昆明开启项目建设加速度

21.04.2022  09:10

来源: 昆明日报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把脉问诊”、大力支持下,昆明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强化问题导向、要素保障,形成领导挂帅、部门协同等齐抓共管的新格局,有力地打通了项目推进“肠梗阻”、扫清项目建设“绊脚石”,从而使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开门红”,同比增长9.4%,为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注入了新动能。

开启“加速度

一季度已开工264个项目

面对经济下行和疫情防控压力,昆明把“稳投资”作为重点工作,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顺应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大势,突出发展新材料、大健康和数字经济产业,着力打造以数字经济和总部(平台)经济为引领、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推进全市重大招商项目的对接洽谈、更新推进、项目落地服务等工作。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认为,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要一刻不松抓项目,抓项目谋划、抓项目开工,开启项目开工建设的“昆明速度”。按照省委、省政府对项目管理工作的统一部署,昆明全面落实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通过坚持长中短期项目统筹、大中小项目配套、政民外项目齐抓,加快形成“五个一批”(即谋划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增资一批)的滚动发展态势。2022年,昆明实施“五个一批”项目1900项,总投资31598.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574.8亿元。其中,谋划一批324项,年度计划投资45.2亿元;签约一批70项,年度计划投资11.4亿元;开工一批1166项,年度计划投资3035.2亿元;投产一批317项,年度计划投资472.1亿元;增资一批23项,年度计划投资11亿元。

除加大项目储备力度外,昆明还通过加大项目前期经费投入,为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夯实基础。截至目前,今年昆明首批计划已安排前期经费项目91项,共1.36亿元;根据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情况,按季度下达新开工项目计划,每10天通报项目开工情况。2022年,一季度昆明已开工项目264项,总投资1000.7亿元。

打通“肠梗阻

联系服务重大项目1118项

今年以来,昆明以问题为导向,高标准抓好项目招商,大力度抓好项目建设,全方位抓好服务保障。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打通项目推进“肠梗阻”,昆明采取了抓项目问题交办、建立市级领导和市级部门联系服务重大项目机制、抓跟踪服务3项措施。

在项目问题交办方面,昆明采取按月交办项目问题清单的方法,明确市级领导、市级部门主要领导和县(市)区、开发(度假)区主要领导责任,由市政府交办市级分管领导,牵头做好项目服务工作,确保存在问题限时办结、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数据表明,1月商请11家市级部门协调推进重大项目39项;2月省政府昆明现场会提交省级部门协调推进重大项目38项。

昆明还从2022年市级“五个一批”项目计划表中,挑出占年度目标任务60%的项目,由市级领导和市级部门联系服务。其中,市级领导联系服务102项重大项目,总投资6936.1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10.93亿元;市级部门联系服务1118项重大项目,总投资18306.3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28.18亿元。同时,昆明突出高位推动,强化部门联动,增强上下互补,形成领导挂帅、部门协同、分级推进、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此外,针对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昆明强化跟踪服务,带着问题走访重点项目,现场办公、现场解决;及时梳理问题办理情况,已解决问题的及时销号处理,未解决的继续跟踪落实。

扫清“绊脚石

确保项目落得下来动得起来

在惊醒中奋发,在奋发中践行初心。今年以来,昆明强化要素保障,盯住关键节点,抓住关键问题,一个一个地解决,一项一项地攻坚,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和担当,扫清项目建设中的“绊脚石”,有序有效地开创项目建设新局面。

具体来说,在项目建设用地保障上,昆明建立土地供应年度计划和管理机制,切实加大土地出让力度,确保项目落得下来、动得起来。同时,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区切实履行征地拆迁主体责任,根据项目建设进度需求,采取连片开发等形式,合理有序开展征地拆迁工作,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在资金保障方面,昆明坚持不等不靠,积极筹集资金,确保在建项目不停工、新建项目按期开工建设;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依托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积极组织吸引民间投资项目入库推介;积极争取专项债券,2022年提前批次发行专项债券项目26个,获得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62.01亿元;积极争取中央及省预算内补助资金,2022年一季度争取省预算内补助资金2.4亿元。

此外,昆明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渣土外运、混凝土车辆通行困难,进场道路、供水、供电、排污等公用配套设施配套不全等问题,确保项目施工顺利进行。(昆明日报  首席记者廖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