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昆明市新老工人文化宫的颜值打几分?
看了昆明市新工人文化宫具体长啥样,你会给它的颜值打几分?
“太普通了,不像老文化宫一样是当时的最高建筑,是当之无愧的地标。”“新文化宫很有设计感,尤其是在高楼林立的地段,还能空出广场,盖些矮楼,这非常难得。”
记者随机采访市民、网友,请其为昆明新老文化宫的“颜值”打分,他们年龄不同、经历有异,我们得到的答案也五花八门。
当然,所谓“颜值”不仅指文化宫的外观,采访过程中记者也请向市民、网友综合考虑功能、运营状况等因素。不尽相同的答案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忘不掉的“老情缘”,受不了的“新姿态”;模糊的“旧印象”,可期的“新未来”。
“新姿态”不敌“老情缘”
“老昆明”普遍给老文化宫打高分
70分是赵永如老大爷给新文化宫打的分数,“这个分算可以的了,虽然不高,但起码过了及格线。我给老工人文化宫打的是90分,新文化宫的扣分点在商业气息浓了,以前的气氛不在了。”
不过,赵大爷与此同时表示,自己不是“跟不上时代的人”。虽然自己更喜欢的从前那种“集体记忆”,但对现在年轻人的喜好也表示理解。“时代在变,年轻人喜欢的东西和我们的不一样了,我觉得新工人文化宫还有不少发展的空间,至少从规划上看得到为市民们准备的东西。”
过去在昆湖针织厂工作的李佳如今已经当上了奶奶,和赵大爷不同,她一点儿都不看好新工人文化宫,而每每回忆起曾经的工人文化宫,激动之情都溢于言表。“工人文化宫建成后是昆明最高的建筑,那时候里面有电梯,每个人都想坐电梯到顶楼去看看城市的风光。我们还小,在工人文化宫看人下象棋打牌,有时候也会去滑冰。”李佳给老工人文化宫打80分,“每次回忆文化宫,都是在怀念年轻的时光。”
“那新工人文化宫呢?”记者问。
“60分吧。以前我们可以玩的东西不多,文化宫是最时髦的地方。虽然现在KTV这些娱乐场所也很时髦,但总觉得看不到从前那种文化的影子。”
李佳举例说,虽然年代不同,但两个文化宫都承载了年轻人的趣味。“从前我会带小孩去老工人文化宫玩,但年前我带孙子去文化宫玩了一趟,到处都是‘花花绿绿’的,感觉不太好。时代在变,现在哪里不是先想着挣钱。”李佳感叹道。
对如今四十多岁的昆明市民来说,老工人文化宫是他们儿时的乐园。
“小时候最开心的就是跟着爸爸去工人文化宫了。”梅葆林女士告诉记者,以前文化宫刚修起来的时候自己才十多岁,“感觉里面什么都有,唱歌的、跳舞的,打牌下棋。我什么都不会,但看着就觉得高兴。如果让我给它打分,绝对能到90分。”
相比之下,梅阿姨则对新工人文化宫兴趣不大。“虽然昆明不大,但我真的到现在都没有去过,所以不好打分。”
当然,钟情老文化宫的也并非只有中年、老年市民,“90后”的王睿倩也向记者表示,作为新一代,相比之下,她和小伙伴们更喜欢的是那幢倒下的老楼。“说实话,我们虽然都没怎么在老文化宫里面玩过,但都知道里面有什么,起码那种氛围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会受到感染,会尊重它。反观现在的文化宫真的没什么意思,去过几次,有正义坊的影子、昆都的影子,虽然也有老文化宫的影子,但像这个像那个,反倒把自己弄得‘四不像’了。我当然知道,新工人文化宫里面的好多东西都在迎合年轻人的胃口,但连我都喜欢不上,又怎么能让上一辈人继续投注感情呢?所以我不太想打分,因为我不想比较。老工人文化宫和新工人文化宫是两回事!”
“新昆明”更容易接受文化宫新容
2月19日是刘建平的生日。去年9月,他辞去了保山的工作来省城闯荡,一转眼半年已过。生日这天,小刘的两个室友请他吃饭,之后,三人订了一个KTV小包间K歌,那家店就在如今的昆明市新工人文化宫内。
“我的第一感觉是惊讶,文化宫里面竟然有KTV这种大型的娱乐场所。我的意思是觉得挺好的,纯粹的夜场也能那么有文化。”刘建平的视角与记者采访的部分“老昆明”很不一样,后者普遍难以接受文化宫商业化,但前者则从商业场所“文艺化”的角度来看问题。
“我开的是酒吧,但是音乐酒吧。很多本地乐队的首演都在我这里,电视台还直接在我这里搭棚做音乐节目。”在新工人文化宫经营酒吧生意的一位杨姓老板告诉记者,他自己虽然做的是酒吧生意,但因为选址在文化宫,会特别考虑和这里的文化因子融合。“我也觉得文化宫的文化味淡了,但我觉得是人气不够的原因,还有天幕、4D电影院这些新的文化地标没有建成的原因。”杨姓老板说。
在本系列报道第一篇稿件中,记者利用图片的形式,全方位展示了新工人文化宫的样貌。固然,新工人文化宫在改建的过程当中,许多曾经的记忆也随之尘封,比如坐电梯俯瞰昆明。但与此同时,不少传统项目也保留了下来,比如表演。
2015年冬天,云南省话剧院小剧场邀请季在昆明市新工人文化宫职工剧院上演。曲靖姑娘张蕊从省外大学毕业后回昆工作,因为话剧,立马爱上了新文化宫和昆明。
“我喜欢看话剧,在北京念书的时候也经常去人艺、蜂巢、木马什么的。当时选择回昆明工作,遗憾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没太多剧可以看了。但那几个礼拜(小剧场邀请季),职工剧场上演的全部是引进的高质量剧本,演员也来自全国各地,看的真心过瘾。”张蕊说,每次话剧结束都是晚上9点多接近10点了,因此,她还会就近在文化宫内找宵夜。“有家奶茶挺不错的,但不一定每天晚上都开门。”
张蕊对新工人文化宫的整体评价是活动场所多、活动形式丰富,她给新工人文化宫打85分。喜欢设计的她还特别提到了新工人文化宫的外观,场馆有设计感,符合年轻人的审美,看上去耳目一新。“我尊重老工人文化宫带来的独特的‘昆明记忆’。但就设计而言,老文化宫在当时走在了时代前沿,但后来就被追赶超了;新文化宫虽然也很普通,但能在林立的高楼间看到一块开阔的广场和不算高的楼房,真的很难得。从前‘高’是时髦,现在‘矮’才更加珍贵。”张蕊说。
安徽人任洁找了一个昆明男朋友,之前没在这儿生活学习过的她在去年10月去延安医院体检时,注意到了对面的新工人文化宫。“文化宫?我们这代人很少去了吧?最多也就是参加里面的兴趣班嘛,但我小时候爸妈没给报过,长大了没进去过。我在安徽时候没去过文化宫,反倒是来昆明后去过延安医院对面那个。整体感觉做挺好的,功能齐全,算是多元发展吧,基本能满足吃喝玩乐和学习这些需求。我对文化宫没有情结,从功能上打分,新工人文化宫应该有80分。”
说说你和文化宫的故事
赵菊华,52岁,退休工人:我给老文化宫打95分
我是贵州人,1987年时候来到昆明。老工人文化宫是当时昆明的第一高楼,可以坐电梯一览昆明全景,在电影院看电影,在广场上看喷泉,玩常很多。时代在变,高楼大厦越来越多,文化宫也大变样。我认为,工人文化宫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都应该是昆明的标志性建筑。以前就算是我们省外来的人,问路一提文化宫,都知道在哪。但现在,我在昆明生活了快30年了,要不是儿子说,还不知道文化宫就在人民路上,只晓得在东边。但是话又说回来,我还是应该到新文化宫去看看,不管变成什么样,也应该去看看。
雷学军,60岁,退休工人:我给老文化宫打90分
我记得很清楚,那个年代昆明能坐电梯的楼不多,工人文化宫就是其中一个,5毛钱一个人,坐电梯上去可以俯瞰昆明全貌。楼下有食店,可以吃饭,还可以在广场上拍照,2块一张,那个时候相机用的都还是胶卷。当时,除了公园,文化宫好像就是昆明人最常去的活动场所。
周稚浩,26岁,新闻工作者:我给老文化宫打70分
对老工人文化宫的印象要从记事时说起,感觉太久远了。我是四川人,那个时候刚来到昆明读小学。我记得,家里人只要外出,去的地方除了圆通山动物园就是文化宫,我有好多照片都是在这两个地方拍的。好多人提老文化宫都会讲电梯嘛,我也是。最开始不敢坐,硬要爬楼,结果爬不动,然后坐了这辈子第一次电梯,当时真的觉得好神奇,上去之后又因为胆小,都不敢往下看。除了这个,对老文化宫就没太多特别的印象,毕竟我们这辈人,不一定非要在文化宫玩。
罗婷婷,32岁,家庭主妇:我给新文化宫打60分
我对文化宫没有太多特别的记忆,老的、新的都打60分,毕竟是重要的市政设施。我大学毕业后回昆明,之后参加工作就没怎么去过文化宫。对老文化宫的印象很模糊,基本是从父母口中听说的,他们说它很牛,很高,连坐电梯都要收费。很多人在那耍,唱歌跳舞的,我都只是路过,最多拍拍照。对新文化宫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一个是因为我住在北市区了,离得远;而且新文化宫也不像老文化宫一样,感觉一到周末,大家说去玩都是那儿。
董超,28岁,银行工作人员:我给新文化宫打75分
我没有去过老工人文化宫,但巧合的是,租了三次房子,每次都在那儿附近。现在那个地方已经被推平了,等着要重新盖什么房子吧。实际上,最开始租房子的时候,我连那个地方是老文化宫都不知道。我跟我爸形容那个位置,他说,“哦,就是文化宫嘛”,感觉就像是说翠湖一样,是个地标。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老的文化宫没见过,我有天还专门去了次新文化宫。感觉怎么说呢,还行吧,有文化宫的感觉,但也不像我老家的文化宫。
张蕊,24岁,大学毕业生:我给新文化宫打85分
房屋经过设计,活动丰富多彩,符合年轻人审美,我给新工人文化宫打85分。我也听过关于这里的不好的声音,但见仁见智嘛,有争议也才有价值。但我想说的是,文化宫还有没有文化味和文化宫变样了是两回事。没有文化味的文化宫肯定需要被质疑,但如果文化宫只是在外观形态位置上变了,不再那么高了,不再那么地标了,内核没变的话,总说过去的好,那就不是怀旧而是带着有色眼镜了。
新老文化宫好比两父子
结合市民观点,不难看出,老工人文化宫无疑曾是昆明的标志性建筑,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与之有过接触的市民,尤其是老一辈的昆明人,在“颜值分”上打得都不会太低。而对于年轻一代,似乎更加青睐新工人文化宫,看中的是它提供的服务,精巧的外型设计,以及其对当下娱乐文化的理解。
时代变革,市民的娱乐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老工人文化宫在使用了近30年后尘封历史,新工人文化宫应运而生。文化宫的存在就是为了给市民提供娱乐休闲的服务,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在逐步提升,每一代人自然而然地就应该有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文化宫。90年代,我们跳舞看戏,坐电梯览昆明全境,其乐无穷;现在,我们K歌喝酒玩自拍,亦是眉开颜笑,娱乐方式的改变,决定了人们对娱乐场所的选择。
所以,新老文化宫都有存在的必要,因为他们都在竭力去满足不同时代,不同市民的娱乐需求。或许你曾经喜欢跳舞,在老工人文化宫留下许多回忆,如今喜于养鸟种花,常去花鸟市场,因此疏远了新工人文化宫,难道就觉得新工人文化宫没有存在的必要?同理,如果新文化宫沿用老一套的娱乐模式,只在外型上变了样,那青年人能接受吗?
新老文化宫好比两父子,父亲功绩显赫,被世人称赞,而3岁的小儿子可能才刚学会走路。我们不能因为前者过于耀眼而不原意去肯定后者,毕竟再辉煌的历史终将成为过去,而未来是得靠年轻的一辈人去开创的。
2013年建成竣工的新工人文化宫或许还有诸多不足,我们需要做的是多给予其关注,帮助它不断完善功能,以求日趋满足市民多层次需求。相信在以后,“他”会慢慢长大,成为父亲那样的人。
之后,云南网将继续关注昆明市文化宫这一话题,就“我们想要什么样子的文化宫”“文化宫该如何谋求发展”等问题展开讨论,还请读者继续关注。
云南网记者 罗浩 李星佺 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