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政协多名常委、委员为"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

26.10.2015  10:47
  编前:“十三五”是昆明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和谐和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也是促进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新形势下,科学编制好“十三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于引导和推动昆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好昆明在全省跨越发展中的“火车头”“排头兵”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今年以来,市政协通过组织调研视察、专题协商等形式,广泛开展为“十三五”规划建言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2日,市政协召开第24次常委会议,通过小组讨论、大会发言,集中为昆明市“十三五”规划建言。
  22日,参加市政协第24次常委会议的8位专委会主任、政协常委及政协委员作了大会发言。大家在发言中达成一个共识,即“十三五”规划编制应突出问题导向,以解决“十二五”规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为基础,并以发展的眼光来制定未来的计划。
市政协常委李昆敏:
  打造“双创”良好软环境
  “十三五”期间,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必须增强昆明市的科技创新驱动能力,要增加全市科研投入力度、加强全市创新体系建设、营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优良环境。
  目前,昆明市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不足1.8%,低于全国2.06%的平均水平。“十三五”期间,政府要持续增加财政科技投入,撬动社会资本科研投入。要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联姻”,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支持企业创建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孵化器等创新平台,开展科研攻关,并加速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规划中要注重完善创新政策,从用地、资金、税收、培训、人才等方面,对创新主体、平台、项目给予扶持。
市政协常委李旭东:
  滇池治理继续作为 “重中之重
  “十三五”期间,要继续高效推进滇池治理工作。滇池治理任务的制定要结合实际,确保目标完成;要加大滇池流域“五采区”植被修复工作力度,加强实施造林工程;加大环湖截污、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入湖河道整治、生态清淤等工程建设,实现滇池外海水质不断改善,草海各项污染指标持续下降;要加强牛栏江的管理保护,抓紧规划论证滇中引水工程作为滇池补充水源的可行性。
规  划中还要多途径推进全市环保工作,保护好昆明的蓝天白云等生态名片。应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要切实建立鼓励环保的政策机制,鼓励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集聚发展,大力支持静脉产业园的建设,高度重视“城市矿产”基地的建设和国家级示范基地的申报工作。此外,建议尽早开展“海绵城市”建设。
市政协常委李云保: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针对昆明市优质学校占比低、扶持政策缺乏、教师流动机制尚未建立、城市发展与优质教育需求还不相适应等问题,建议在编制“十三五”教育规划时,突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以优质、均衡、公平、开放为标准,实施学前教育突破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通高中特色发展、职业学校产教发展的策略。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应制定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发展规划,将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探索乡村优质公办幼儿园联办管理、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化管理、普通高中特色管理、职业学校校企管理等办法,完善教师岗位编制管理,实施县域内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建立教师补充和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和教师成长激励机制。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规模,提升昆明城市教育综合竞争力。
市政协常委李旭升:
探索养老产业引入PPP模式
  “十三五”规划中应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应实现养老服务床位率达40%,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覆盖率城市达90%以上、农村达60%以上。改造建设好市级公办养老龙头机构,将市社会福利院建设成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管理服务水平较高,并具有实训功能的医养综合型示范养老基地。大力引导培养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产业,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产业与休闲娱乐、康体健身、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开发生态休闲养老、医疗康体养老、旅游文化养老等多种养老模式及养老项目。在养老领域探索推广PPP合作的模式,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
此外,建议由市委法治昆明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牵头编制《“十三五”法治昆明建设》专项规划。
市政协委员木志群:
做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
  做好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对维护全市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全市要提高对民族地区扶贫开发重要性的认识,通过整合资源,以大扶贫促大发展,继续完善资源大整合、社会大参与、群众大发动、连片大开发的投入格局和扶持机制,扩大整乡推进的规模,加强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加大投入,形成合力。
要加大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发展环境和条件,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扶贫步伐,把深度贫困人口、深度贫困自然村的扶贫攻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深度贫困群体优先受益。在宗教领域,规划应注重整合多方力量,加强宗教工作法治化建设,保护宗教界合法权益。
市政协常委徐力争:
擦亮“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
  昆明是国内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规划中要高度重视昆明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块金字招牌,要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以合理的开发提高保护的水平,让城市历史得以延续,城市文化得以延伸,城市文明得以繁衍,使文化古迹成为提高城市品位、彰显城市内涵的永久地标。
  规划中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最大限度地维护文化古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做到城市现代化进程与历史遗迹保护有机统一,现代建筑与历史建筑相得益彰,现代文明与历史文明交相辉映。进一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的保护工作,在申报数量和管理质量上有新提高。进一步加强昆明市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利用工作,尽快编制《昆明市“十三五”地名专项规划》。
市政协常委李为民:
加快昆明生态新区建设
  “十三五”期间,呈贡新区、盘龙区北部山水新城、官渡文化生态新城等综合性新区建设正处在突破崛起的关键时期,在艰巨而繁重的建设任务面前,应努力破解瓶颈和制约,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入融合、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加快打造昆明生态新区建设,让其形成城市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昆明生态新区建设要与全市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以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与生态环境建设为主要内容。要树立“统筹城乡、以城带乡”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宜业高原湖滨生态文明城市;发挥规划科学引领的关键作用,坚持科学规划,提升新区的现代化品质;坚守生态环境底线,牢固树立“生态宜居”规划理念;将开展城乡环境整治作为新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市政协常委窦志萍:
乡村旅游要“土野俗古洋”结合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发展的重要抓手。
规划中,应基于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打造生境、画境、意境“三景”,将美丽乡村建成为适宜的生活环境、美丽的“画境”、寄托“乡愁”和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承载地。乡村旅游应从市场需求出发,做到“土、野、俗、古、洋”五个结合,即留点土味,保持一分原真;带点野味,守护一方乡野;显点俗味,演绎一种风情;存点古味,传承一脉文韵;沾点洋味,生发一丝创意。同时,注意引力、趣味、节庆和管理的升级,要以主题导入,激活资源,创造核心吸引力。注重就地取材,新奇创意,打造独特品牌。
市政协常委、委员分组讨论:
昆明急需建设连接国内外高铁网
  22日上午,市政协第24次常委会议第一次大会后,与会人员分为3个小组,围绕昆明市“十三五”规划积极建言。
小组发言中,与会人员关注的重点涵盖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大家希望通过建言献策,为昆明的发展贡献智慧。
昆明应有“国际范
  多名政协常委、委员提到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的话题。与会人员认为,昆明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核心区,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点,必须在云南对外开放中先行一步,抓住机遇、主动融入、发挥优势、积极作为。“十三五”期间,昆明要实现两个突破,才能体现“国际范儿”。一方面是城市交通路网的突破,另一方面是科技信息化的突破。作为一个区域性的国际城市,交通路网要四通八达;信息化建设方面,昆明要有“大手笔”,例如要实现全城WIFI全覆盖,以此充实昆明国际城市的硬件和软件。
市政协委员刘凌提出,随着各国间文化交流的发展和教育的国际化,教育和留学产业完全可以成为带动昆明区域性发展的新动力。
市政协常委李卫民认为,发展跨境电商是昆明要辐射南亚、东南亚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式,应加大发展力度。
连接国内外高铁交通网络
  讨论中,与会人员认为,目前昆明在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仍有许多不足,辐射带动作用还不突出,因此,“十三五”期间,仍需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市政协常委胡开林说,昆明要发挥辐射中心的作用,当务之急需要建设连接国内外的高速铁路交通网络,国外建设中泰、中老、中缅、中越高速铁路,国内则要和国内高速铁路网实现对接。“只有交通便捷了,才能引来‘金凤凰’,如果昆明拥有几小时就能到达南亚东南亚国家的高铁线路,那个时候国内的各大企业都会争先来云南落地。
市政协常委张本美认为,目前各县区的发展受区域交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最大,建议规划编制能加快推动各县区及区域间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市政协委员孙庆辉建议,将东川区纳入渝昆高铁线的途经地,未来以便捷的交通带动当地发展。
应抓好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
  产业是带动地区发展最直接的动力,与会人员也纷纷建言昆明的产业发展,认为昆明市应集中抓好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发展。
市政协常委刘志军说,昆明的发展离不开工业的突破,现在昆明的新型工业发展得还不够,建议注重工业研发的政策支持,扶持支柱产业和名牌产品,打造以支柱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有委员建议,昆明市要发展好文化这个大产业,“十三五”期间,通过突出昆明在全省的文化中心地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软实力”。
昆明拥有众多宗教和文化古迹,厚重的历史积淀,今后应加大开放力度,围绕产业创新做好昆明的精品文化产业。”市政协常委马子富说。
与会人员认为,扶贫攻坚是“十三五”规划要面对的“硬任务”,应把农村脱贫纳入规划编制,把农村扶贫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入点来加以重视。
  市政协常委徐小川说,“十三五”期间如何让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脱贫是规划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
  与会人员认为,在扶贫攻坚方面,可以结合文化产业的发展统筹考虑。农村有很多文化资源可利用,可借助发展“一村一品”,引进技术和人才,对农村的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打造,最终让老百姓具有“自我造血”功能,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此外,多位委员建议,全市正全力推进扶贫攻坚工作,在推进精准扶贫的同时,也要关注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的身心健康。 来源: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