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推动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落地落实

24.04.2022  09:53

来源: 昆明日报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要求,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的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不断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和公信力,昆明市委编办坚持机构编制瘦身与健身相结合,按照“事编匹配、优化节约、按需调剂”原则,科学配置机构编制资源,推动市县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任务落地落细落实。

广泛深入调查研究下好“先手棋

一是吃透政策要求。认真学习中央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方案和省实施方案,深入领会精神实质,精准把握核心内容,真正弄清楚改革各环节的内容、要求和步骤,使工作思路更加清晰。同时,积极向省委编办请示汇报,争取省委编办给予政策支持和工作指导。二是全面盘清家底。针对行政复议职责分散、案件管辖模式繁琐、案件类型多样的现状,研究制定调研方案,通过对市级40个政府工作部门和14个县(市)区政府工作部门开展全覆盖式调研摸底,重点了解掌握各部门2019年以来行政复议工作开展情况及承担复议应诉工作的机构编制人员状况。在书面调研的基础上,市委编办先后与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市场监管等10余家部门的分管领导、业务处室及组织人事负责人进行座谈,听取关于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的意见建议。通过调研,收集了原始资料,掌握了市、县(市)区近3年来行政复议案件类别及数量、改革后工作增量、行政复议工作机制衔接和行政复议机构编制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全面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数,为后续提出机构编制调整方案提供支撑。三是学习借鉴他山之石。跟进了解长沙、贵阳、海口等省会城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所涉机构编制调整情况,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做法,拓宽思路,完善举措。

精心谋划工作方案打好“主动仗

按照同一统计口径,与市司法局反复比对调研获取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清洗、数据转化、数据计算等处理方法,保证数据信息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在数据处理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分类、数据关联、数据预测等分析手段,寻找出与机构编制关联度较大的年均工作量、人均任务量两项指标,并进行量化处理。根据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前后年均工作量、人均任务量的变化,同比测算机构编制规模,审慎提出机构编制调整方案。一是在内设机构设置上,根据承担的职责任务和管理幅度,综合考虑市级行政复议工作量大面广,在市司法局增设处室,相应明确各处职能职责,分工相对合理,达到了瘦身与健身相结合。二是在编制核定上,按照“事编匹配、优化节约、按需调剂”的原则,所需编制按年均工作量、人均任务量测算,合理确定行政复议编制规模。三是在编制来源上,以人均任务量为基数,按照改革前政府工作部门的年均工作量同比测算,从不再履行行政复议应诉职责且年均办案量较多的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市场监管等部门划转编制到市司法局。

强化部门沟通协商画好“同心圆

在推进过程中,为了减少部门间因认识不同、利益至上带来的工作被动和外界阻力,我们摈弃了传统的公函往来、意见收集等沟通方式,加大沟通力度,强化部门间协商协调。一是与市司法局事前充分沟通。建立信息互通、数据共享机制,对口业务处室定期会商梳理难点工作、研究重点工作、总结阶段工作,在增强部门主体责任意识的同时,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与职责划转部门普遍沟通。积极配合司法机关与涉及职责划转且案件量较大的部门,传达中央、省、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精神,介绍面上改革进展,协调抽调各社会管理领域业务骨干到市行政复议办帮助工作,确保改革过渡期内工作不断、秩序不乱。三是与编制划转部门重点沟通。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将调整方案中拟随职责划转人员编制的4个部门相关同志邀请到市委编办,以面对面、点对点的形式进行沟通协商。经过沟通,大家从目标上、思想上和情感上作了充分交流,进一步融洽了部门间关系,消除了分歧、达成了共识,增强了协作配合的有效性和主动性,大家同心同力、同向同行,为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改革落地见成效建好“大格局

昆明市在全省16个州市中率先完成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任务,市级行政复议机构由改革前40个精简为1个,全面整合了行政复议资源配置,实现行政复议案件统一受理、统一审理、统一决定。通过改革,除海关、金融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以及税务、国家安全机关外,昆明市、县(市)区两级人民政府一级只保留一个行政复议机关,由本级人民政府统一行使行政复议职责,政府工作部门不再承担行政复议职责;通过改革,改变了行政复议过去繁琐的管辖模式,避免人民群众找不到、找不准行政复议机关而“来回跑”,提高了便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通过改革,统一了案件裁判尺度,避免了改革前不同部门办案标准不同、尺度不一,提升行政复议公信力,充分发挥行政复议纠错功能,倒逼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法治昆明建设。(作者单位:中共昆明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