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出台
来源: 昆明日报
日前,《昆明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十四五”时期,昆明将构建“枢纽+集聚区+中心+通道”的“652011”现代物流空间布局体系,到2025年,基本建成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到2035年,昆明市培育形成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周边经济圈的世界级物流枢纽经济产业集群。
物流总收入将达4000亿元
“十四五”时期,昆明市将以推动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为重点,以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为契机,依托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及联动发展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构建“枢纽+集聚区+中心+通道”的现代物流空间布局体系,推广运用多式联运、智慧物流,重点支持冷链物流、跨境物流、电商物流、快递物流、干支联运、分拨配送和智能仓储发展,发展枢纽经济。基本建成“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关键性节点、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周边经济圈的国际陆港城市、区域性国际航空货运枢纽。
到2025年,昆明市基本建成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城市,社会物流成本系统性下降。现代物流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地位全面确立,物流总收入达4000亿元。培育壮大3至5户以上百亿级物流(供应链服务)企业,新增国家5A级物流企业2户以上、国家四星级及以上冷链物流企业2户、国家5A级供应链服务企业2户。三大国家物流枢纽、1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基本建设成型。
展望2035年,昆明市培育形成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周边经济圈的世界级物流枢纽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和高水平开放的全球商贸供应链枢纽。
打造西南地区国际大宗货物集散中心
《规划》提出了“枢纽+集聚区+中心+通道”的“652011”现代物流空间布局体系。“6”是指3个国家物流枢纽和3个省级物流枢纽,即布局建设昆明商贸服务型、陆港型、空港型3个国家物流枢纽;培育昆明(安宁)生产服务型、昆明(寻甸)商贸服务型、昆明(宜良)商贸服务型3个省级物流枢纽。“5”是指着力打造安宁市桃花村物流聚集区、经开区王家营物流聚集区、空港经济区空港物流聚集区、晋宁区青山物流聚集区、嵩明县杨林物流聚集区等5个物流聚集区;“20”是指按照国家级、省级示范物流园区的建设标准,分步、分类布局建设20个市级重点物流中心;“11”是指畅通服务全省、连通国内主要经济中心、辐射南亚东南亚等国家的11条物流通道。
其中,昆明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由王家营片区和晋宁青山片区2个片区组成,并立足王家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中谊村站的多式联运优势,打造成云南省物流枢纽体系的核心节点,为昆明市及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高效的物流保障。昆明—磨憨陆港型(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由安宁桃花村片区、安宁草铺片区、磨憨片区组成,立足枢纽大规模干线组织运输和公铁联运设施优势,推动枢纽实现国内国际货物的高效集散和转运,打造西南地区国际大宗货物集散中心。昆明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选址空港经济区,其依托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门户效应和枢纽优势,拓展机场货物集疏模式,全面打造集航空物流、冷链物流、保税物流、跨境电商等于一体的物流功能体系,支撑昆明打造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构建多式联运物流网
“十四五”时期,昆明市将重点从物流枢纽、跨境物流、市场主体、智慧物流、冷链物流、航空物流、电商物流、城乡物流、绿色物流、应急物流以及供应链物流等11个领域,加快构建昆明市现代物流运行体系。
在发展跨境物流上,依托昆明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滇中海关等资源,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加强中老铁路货源组织和资源整合,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支持国际陆港与国外港口达成海港—陆港战略合作联盟,推动陆港海港联动发展。以国际铁路班列、国际铁海联运班列为支撑,构建承内启外的公铁、公铁水、公铁海、公空等跨境多式联运体系。完善跨境航空运输体系,构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跨境航空运输大通道。
在培育物流市场主体上,昆明将培育一批综合型龙头物流企业、培育一批专业型标杆物流企业,引进一批国内外具备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物流企业落户昆明,有效推动现代物流业总部经济发展。在物流转型等其他运行体系的建设上,昆明将加快智慧物流转型,助推新旧动能转换;补齐冷链物流短板,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夯实航空物流基础,做精航空特色物流;规范电商物流发展,适应消费需求变化;健全城乡物流体系,提升末端服务能力;深化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发展绿色物流;补足应急物流弱项,强化应急管理体系。提高供应链集成水平,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规划》还提出,实施国家物流枢纽重点工程、航空物流发展优势培育工程等11项重点物流工程。其中,中老跨境物流重点工程将推动形成昆明国际班列集结中心,争取实现口岸监管作业功能,加快物流关键节点设施建设与城市物流资源协同等工作达成。(昆明日报 首席记者廖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