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全力争创第七次全国双拥模范城
立足新起点,再创新业绩,谱写春城昆明双拥工作新篇章。昆明春城是我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中心枢纽,因其特殊的战略地理位置,形成了驻军多、兵种全的格局,具有民拥军、军爱民的优良传统,1992年以来,已先后六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和八次荣获云南省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
近年来,昆明市以创建第七次全国双拥模范城和第九次云南省双拥模范城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新时期“军地双方要共同努力,把双拥工作抓得更加扎实有效,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坚强保证”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抓难点、创特色、求发展,全市双拥工作基础更加扎实,特色更加鲜明,重点更加突出,成效更加显著,各项创建成果得到了较好的巩固与发展。
“不关心国防建设的书记不是称职的书记,不关心国防建设的班子不是过硬的班子……”23年来,昆明市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每次交接,必定重点交接双拥工作。“双拥工作的优良传统千万不能丢。”这是一种叮嘱,更是一种承诺。
春城昆明,作为云岭高原的一颗璀璨明珠,经济的发展一直是全市人民群众的骄傲,地理天候也一直是世界人民向往居住的地方,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昆明市委、政府时刻不忘关心国防建设,2013年,当得知驻昆某部队进出道路狭窄,给部队战备训练和工作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时,市委、政府立即从紧张的经费中拿出3.2亿元用于改善部队进出道路1.7公里。另外,还积极对烈士纪念设施、退伍军人接待转运站、优抚医院、退伍军人培训基地等进行了修缮和建设。多年来,无论是部队营房建设、信息化建设,市政府都将其纳入财政预算,有力地支持了部队建设。
在解决退役士兵就业问题上,昆明推行了计划安置和自主择业相结合、考试考核、择优选岗相结合的安置办法,出台了《昆明市退役士兵安置实施办法》、《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军人子女入学入托的意见》等文件,4年来,全市共接收安置退役士兵7125名,解决驻昆部队257名干部随军家属的就业安置,协调解决了军人子女1005人的入学入托问题,各项安置、优待率均达100%。
新时期拥军工作如何拥?这是昆明“双拥”工作中不断思考的问题。“紧紧围绕强军目标,着眼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局面,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奉献地方所能是我们拥军的原则。” 昆明市委书记程连元如是说。多年来,昆明市充分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全面开展科技拥军、教育拥军、文化拥军、法律拥军和企业拥军,特别是昆明天波有限公司的民兵数字化分队,充分发挥其通信科技优势,先后67次义务参加护林防火、抗震救灾和国防动员军事演习等活动。充分利用昆明大专院校集中的优势,在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单位,建立人才培训和智力拥军基地,培训国防生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00多人,选派一批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民兵预备役专业技术人员,促进了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生成和提高。
如今,行走在昆明街头,无论是在窗口服务行业,还是车站,都能在醒目位置看见“现役军人、优抚对象优先”等标志牌。走进驻昆部队的军营,几乎清一色是绿树成荫、整齐划一的营区面貌、丰富多彩的书目、设备齐全的训练及娱乐场地,说起昆明市委、市政府,说起昆明人,官兵们无不竖起大拇指。
每逢的元旦、春节、“八一”、国庆等节假日,除了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开展走访慰问外,市内各知名企业、个体工商户、社区以及各乡镇,都要走访慰问驻地部队官兵、伤残军人和烈军属,为他们送去慰问金、慰问品,并克服编制、岗位等一系列困难,积极接收安置退伍军人。
面对昆明市人民火热的拥军热情,驻昆部队始终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父母。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驻昆部队子弟兵当先锋打头阵。无论是在护林防火、滇池治理、抗洪抢险还是在捐资助学、扶贫帮困、支援驻地“乡村建设”等任务中,他们都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出动、第一时间参与、第一时间救援,圆满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仅近四年来,驻昆部队参与各类抢险救灾500余次,出动兵力20万余人,转移被困人员5000余人,清运垃圾、杂草、淤泥3000余吨,种植各种苗禾300多万株,极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谱写了一曲曲亲民爱民的青春之歌,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云南网 记者杨之辉 通讯员王文跃 朱雄)
编辑:赵艳芳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