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多渠道建保障房托起安居梦

22.06.2018  10:32

五华区普惠园公租房。记者周密摄

住有所居,关乎广大市民群众的民生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昆明不断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采取政府统建、政企共建、委托代建、购买商品房等多种方式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并通过各类棚户区改造、租赁补贴、经适房等补充方式,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房45万套,分配政府统建公共租赁住房10.16万套。争取中央、省级补助资金78.83亿元,融资贷款398亿元,完成投资997.47亿元。如今,一幢幢保障房拔地而起,一批又一批竣工交付,市民生活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托起了昆明人的幸福安居梦。

给保障房一个大大的赞

辛苦了一辈子的汽车修理工朱恒志,去年搬进了普惠园公租房小区。朱恒志有45年工龄,工作10多年后才分到一套房子。房子是上世纪80年代建的,共用卫生间和浴室,生活很不方便,朱恒志一家在那里一住就是30年。看到公租房的报道后,抱着改善住房条件的心愿,试着申请了公租房。申请材料提交了没过多久,很快就通过审核搬进了新家。

说起住进普惠园的这些日子,朱恒志一家乐呵呵的。虽然公租房的房租和物管费都比市场价要低,但是居住品质并没有因为低价而低质。住在这里所享受到的房屋品质、环境品质和服务品质不输给任何一个商品房小区。“小到我们的一个水龙头坏了,他们都会马上来维修;每天很晚很晚,看到他们还在巡逻,就让人感到住着很安心。”朱恒志说,自己做梦都没想到可以住上这么好的新房子,要给保障房一个大大的赞!

多措并举加快保障房建设

朱恒志的幸福安居生活仅仅是昆明加快保障房建设给市民生活带来变化的一个缩影。

安居才能筑梦,为解决城市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难”,近年来昆明市委、市政府狠抓住房保障工作,将其作为提升民生幸福水平的重要措施来抓。加大财政投入、创新实施政策、持续推进保障房建设,努力帮助市民实现“居者有其屋”。

面对每年的任务目标,市政府及时分解指标,以开工、投资、投用等环节为重点,专题研究落实任务分解、规划选址、用地报批、资金筹集等相关工作,及时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持续保持高强度建设。

为破解融资难,率先在全省组建保障房专属平台公司,开展政府购买棚户区改造服务,全国首创公租房运营贷款。通过一系列有特色的融资工作,有效保障了工作顺利推进。

在完善政策、细化措施、精简流程、加强租后管理、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深入改革,由原来的每年分配1至2次,实现了每月都有房源推出,每月都进行公租房配租。在保障性住房申请、分配过程中,最大化提高工作效率,将22个工作日的审核流程缩短为15天。

为将保障性住房建成让群众满意的“放心房”“安心房”,在加强对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的同时,在保障房建设中积极推行绿色建筑标准,实现“廉租不廉质”,经济、适用的目标。特别是以西北片区吉惠园公租房项目为试点,建设了西部地区首个绿色三星建筑的公租房项目。今年1月,吉惠园公租房实现分配及入住,开创了昆明绿色保障房的历史。

创新建立起“五位一体”的保障性住房信息管理平台,主城区实现了保障性住房申请、审核、公示、轮候、配租和租后的信息化管理。运用“信息化管理平台+金融服务”,创新推出全国第一张保障性住房类的服务型金融卡——昆明安居卡,累计发放7.6万张。实现受保障人群电子身份识别、自助选房、自助查询、房租缴纳等多项住房保障业务功能,并能充分享受普惠金融服务功能。

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理念,“昆明安居网”上线运营,让市民通过网络,足不出户即可便捷地申请公租房。目前,安居网累计注册14.52万户,其中提交保障性住房申请8.68万户,通过审核及户型确认5.65万户。

如今,放眼昆明,保障房建设稳步推进,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昆明人的住房梦不再遥不可及,社区配套不断完善,一个个配建有幼儿园、中小学、商业设施的“新家园”正逐步走进人们生活,保障性住房建设这一重要“民生工程”,真正建成了“民心工程”。(昆明日报 记者吴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