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多措并举确保水安全
雨季不洪涝,旱季不缺水,这是每一位市民的热切期盼,也是全市水务系统上下坚定不移的努力追求。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城市的命脉,科学利用水资源,是对水资源馈赠的最好答谢。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水利厅的指导下,昆明市水务局齐心协力抗大旱,多措并举防洪涝,开源节流保供水,全力以赴确保水安全,为新昆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齐心协力抗大旱
天大地大,抗旱最大;千急万急,保民生最急。2014年,由于多年连旱,昆明库塘蓄水严重不足,供水形势异常严峻,虽然农村旱情较2013 年偏轻,但城市供水却是最为严峻的一年。承担昆明主城供水的“七库一站”蓄水最少时仅有8053万立方米,比2013年同期9730万立方米少1677万立方米、少17%,比历史同期40818万立方少32765万立方、少80%。部分县区也不同程度出现供水紧张,特别是昆明主城供水主要供水水源云龙水库,蓄水最少时仅有1678万立方米,这个数据已低于死库容(1760万立方米)82万立方米。
重担在肩壮歌行。面对严峻的旱情及供水紧张形势,全市水务系统把抗旱保供水工作,作为民生工作最紧迫的任务。及时修订完善各项抗旱供水预案,调整供用水方案,及时调度和寻找替代供水水源全力保障供水,做到主动抗旱、科学抗旱。
决心如铁,措施如铁。在落实抗旱责任方面,全市建立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抗旱保供水工作的制度,层层签订抗旱保供水责任状,明确主要领导作为抗旱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严格实行市包县、县包乡、乡包村、村包户、干部包群众的“五包”责任体系。同时,昆明还完善旱情监控反馈机制,全市各级加强旱情监控,建立气象、水文会商制度,并严格落实市、县、乡、村“四级”旱情报送制度。
针对日益发展的旱情,大力发展抗旱服务组织,发挥专业抗旱队伍的突击队作用,千方百计保障应急供水,努力把旱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抗旱期间,抗旱服务从业人员达11969人,抗旱浇地能力17588亩/天,送水能力653立方米/天。
工程性缺水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干旱面前,昆明启动实施57件农村抗旱应急工程,并以增加抗旱水源工程、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推广节水灌溉为重点,抓紧现有灌溉工程和供水、排水设施的维护、配套和改造。深入挖掘增蓄潜力,充分发挥已建小水窖、小塘坝,做到应蓄尽蓄,以减轻供水压力。抗旱期间,共增加蓄水3万立方米,日供水量5.6万立方米,不仅解决农灌面积1.49万亩,还有效保障了寻甸县城9.6万人和全市29个乡镇、62个村委会、156个自然村的21.58万人和6.9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安全。
齐心协力抗大旱。由于措施有效,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应对,有效减少旱灾带来的损失,2014年昆明全市没有出现因缺水无水喝的情况发生,确保了5年连旱城乡供水安全。
多措并举防洪涝
“只有加快构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才能不断提高防御洪涝干旱灾害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昆明市水务系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狠抓责任落实,扎实开展汛前准备,有力的制度保障是防洪减灾体系正常运行的关键。2014年,在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中,昆明通过编制完善县、乡、村三级山洪灾害防御专项预案,日常建立的防汛抢险应急预案体系,以及各级建立起的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强宣传培训和演练,层层落实防御责任,一旦暴雨山洪威胁群众安全,按照预案转移路线组织群众疏散撤离至安全地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及财产损失。
大力推进防汛抗旱能力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工程效益。针对防汛抗旱工作的薄弱环节,昆明加大河道综合整治力度,完成271座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14个县区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理顺防洪排涝管理体制,加大城市防汛清淤排涝力度,城乡防汛抗旱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地势低洼,河道、城市管道淤塞严重,是造成淹水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一难题,从2013年年底,昆明开始组织专业队伍对老运粮河水系、船房河水系、明通河(大清河)水系、海明河水系河道进行清淤,共清淤13万方。同时,昆明还实施了5个节水改造工程,新增雨水收集系统970套,这大大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2014年,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投资1.3亿元完成“2014年主城区防汛排涝清淤应急工程”,共清淤河道26.14公里、管道85.91公里,河道、管网排洪除涝能力明显提高。
同时,昆明还成立淹水点报汛员制度,组建淹水点报汛员队伍,在13个易淹水点安装视频监控,适时了解并掌握淹水情况,为领导的决策提供第一手详尽资料,并高效的利用各级防汛排涝抢险队伍,及时有效地对淹水点进行处置。
碰到淹水怎么?为确保城乡防洪排涝安全,昆明层层签订防汛排涝责任书,把责任分解落实到市级相关部门、各县区,以及乡镇、街道、居委会、社区、小区等相关部门,明确了防汛排涝各类责任人并在媒体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在城市防汛排涝责任人名单中,明确了主城各个淹水点(片)防汛排涝总负责人、第一责任人、具体责任人、联系人及责任区域。如市民碰到淹水,可以拨打电话和相关责任人直接联系。
一路风雨,一路奋斗;一路艰辛,一路收获。在2014年经历13次较大降雨的情况下,昆明多措并举防洪涝,有效地避免了汛期长时间大面积淹积水现象,确保了主城区2014年安全度汛。
开源节流保供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饮用水供应的首要环节,水源环境保护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由于云龙水库库容一度低于死库容,2014年6月30日云龙水库开始关闸,暂停向昆明供水。为缓解城市供水压力,昆明市水务局认真算好水账,加强会商,科学制定供用水调度计划,采取开源节流并重,蓄、引、提并举,多库增蓄,城乡一体,上下联动等综合措施确保正常供水。
云龙水库暂停向昆明主城供水后,昆明市水务局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从松华坝上游大石坝水库调水300万立方米,弥补松华坝供水缺口;继续发挥已建成的同心闸应急供水工程的作用,从清水海调水经同心闸至松华坝,进一步增加松华坝的可供水量。从红坡水库调水,每天可向自卫村水库补充6000立方米原水,有效缓解西片区水源的不足。加大柴河、大河水库原水取用量,从原来的每天0.8万立方米提高到5万立方米。启用青龙洞龙泉寺地下水每天1.5-2万立方米,确保城市旱季用水高峰平稳过渡。
解决老百姓吃水、用水问题,是昆明的头等大事。同时,昆明还借鉴2013年减量保时段供水的有效措施,通过管网调度调整,避免出现长时间、大面积缺水情况的发生,更没有实行“减量保时段供水”或“分片区停水”,此举赢得了众多市民的交口称赞。
自来水水质的好坏,关系到市民的身体健康。城市供水不但让群众喝上水,更要喝上干净、放心的水,根据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昆明监测站检测结果显示,去年昆明主城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平均达99.81%,这远远优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也就是说,市民去年全年饮用的都是放心自来水。
水,不再是龙头里取之不尽的“自来水”,而是要点滴珍惜的宝贵资源。2014年,昆明开源节流并重,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和节水 “三同时”制度,实行计划用水管理,推进城市再生水及雨水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现在水资源配置体系正逐步步入科学化、合理化轨道,水资 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水的供应和保障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保障好一个城市的供水,首先要解决好原水问题。防汛与抗旱并举,经过一年的增蓄,全市库塘蓄水 11.77亿立方米,比2013年同期10.18亿方多1.59亿立方米、多16%,全市各县区已顺利完成去年的蓄水任务。承担昆明主城供水的“七库一站”(含清水海)蓄水29241万方,比2013年同期19729万方多9512万方、多48%,今年旱季城市供水将有保障。
百尺竿头须尽力,万里征程正举帆。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水务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水管水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起点,昆明市水务局将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思路,勇于改革善于创新,主动适应防汛抗旱新形势新要求,用豪迈激情唱响一曲水务壮歌,让城乡居民切身感受到人与水的和谐相生!(昆明日报 记者杨官荣)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昆明市 发布人:沈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