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昆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109公里
昆明信息港·昆明日报 首席记者杜托 2月9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喜良主持召开市政府第130次常务会议。昆明市将着力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生态环境、科技人才、社会事业等方面补齐短板,进一步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会议学习传达近期国务院和省政府常务会议精神,通报了“十一届市委第15次常委会精神”,研究了《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明确昆明市供给侧改革补短板的目标为:大幅提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产业规模明显扩大,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有效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现行标准下全市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更加优化,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全市人才总量进一步扩大,人才结构更加优化;滇池水质稳步提升,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具体目标为:
基础设施——到2018年,“五网”建设全面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109公里。到2020年,全市公路里程达2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000公里以上,二级及以上干线公路达到3000公里以上,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基础设施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适应。
产业发展——大力发展“188”重点产业,建立健全推进产业发展“五个一”工作协调机制,推动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脱贫攻坚——2018年基本解决17.1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基本消除绝对贫困;2017年寻甸县脱贫摘帽,2018年东川区脱贫摘帽,2020年以前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科技创新——2016—2018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各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的区域创新体系。
人才发展——到2020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177万人,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46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20%,主要劳动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26%,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18%,人才贡献率达37%。
生态环境——到2018年,草海稳定达到Ⅴ类,到2020年,滇池外海水质稳定达到Ⅳ类,7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2%以上,森林总蓄积量达到7600万立方米。
《方案》提出昆明市“补短板”政策任务。一是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包括建设完善高效的交通网、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障基础设施项目顺利推进4个方面的任务。二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包括落实产业发展推进机制、补齐产业链发展短板、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促进产业集约集聚发展5个方面的任务。三是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包括大力发展产业扶贫、全面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实施易地搬迁移民工程、不断完善扶贫开发机制5个方面的任务。四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包括做好以滇池为重点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大牛栏江、螳螂川、普渡河、阳宗海流域污染防治力度、控制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加快实施再生水处理及回用工程、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5个方面的任务。五是着力破解人才瓶颈。包括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人才服务工作、提高教育供给质量5个方面的任务。六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包括建设各类高水平创新载体、加强产学研合作、转变财政研发项目经费投入和管理模式、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支持众创空间建设发展6个方面的任务。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