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卫生健康事业谱写新篇章

23.08.2019  09:4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昆明地区卫生健康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居民健康主要指标处于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2016年昆明市打造中国健康之城,我市卫生健康事业驶入快车道,居民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水平跨越式提升,健康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8月22日,在“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昆明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发布会上,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马涛主任介绍了昆明市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

两升四降全覆盖”  居民健康水平提前达到“国标

2018年昆明市平均期望寿命79.01岁,较2017年增加0.05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0.5%,较2017年提高2.2%。孕产妇死亡率11.62/10万,较2017年下降13.80%;婴儿死亡率3.25%。,较2017年下降12.8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2%。,较2017年下降8.3%。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12.2%,较2017年下降1.5%。以上指标均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30年全国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9.0岁。2008  年至2018年十年间全市人均期望寿命增长了3.04岁,我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提前达到“国标”。

2011年昆明市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2015年顺利通过第一次复审。2018年,再次通过了国家复审,在全省率先实现国家卫生城市(县城)、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覆盖,安宁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国家卫生乡镇全覆盖,不仅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坚实基础,也标志着我市居民健康环境再上新的台阶。2018年,昆明市首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称号,2017年昆明市荣获“国际健康城市”荣誉称号,2018年入选全国创建幸福家庭示范市。

截至目前,昆明地区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440个,床位6.36万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9.29张、执业医师4.18人、护士5.44人。昆明市自2015年起启动实施“十百千”工程和内设研究机构(技术中心)建设项目以来,累计遴选培养国内知名专家19名,省内知名专家105名,昆明市临床医学知名专家、学科带头人及后备人选613名,内设研究机构(技术中心)221个。市属医疗机构拥有28个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市共建立了4个院士工作站、9个专家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博士后工作扶持站、“小儿科、心脏大血管内科、肝肾移植、肛肠科、传染病科、脊椎疼痛科、老年病科、妇产科、眼科、精神科、呼吸科”共11个省内优势学科。2017年,市延安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获批国家干细胞研究机构备案。2019年7月,延安医院成为全省唯一一家获得国家批准的临床研究备案项目医疗机构。


京昆沪合作“外引内培”  医疗服务水平跨越式提升

在2016年引进北京9家三甲医院合作办医的基础上,今年以来,昆明市已成功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等6家国内顶尖医疗机构签订医疗卫生合作协议,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共建专家工作站,与解放军总医院远程医疗合作正式上线启动,4月份至今,共为51名患者提供远程诊疗服务,首批32名市属医院医疗骨干正在解放军总医院接受培训,第二批25名医疗骨干即将出发。市卫生健康委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合作共建全国首个高原呼吸病学研究中心,与北大肿瘤医院携手共同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北京地坛医院帮助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筹建东南亚传染病专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与市三院签约建立结核病互联网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乐今教授专家工作站落地昆明市妇幼保健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帮扶昆明市中医医院。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签约共建肿瘤防治远程医疗协同平台……京昆、沪昆医疗帮扶合作千帆竞发、硕果累累。

医改坚持“稳中求进”  保基层、织网底惠及民生

目前,市属10家医院全部开展了医联体、医共体、专科联盟试点,覆盖14个县(市)区县级医院和519家医疗机构。6367名家庭医生组建了2188个家庭医生团队,辖区居民签约336.5万人,签约率64.5%,其中,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家庭签约服务全覆盖。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全市共建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91个,乡镇卫生院102个,诊所和医务室2543个,村卫生室1273个。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2017年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云南省4所“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被昆明斩获。“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医疗服务圈”已基本建成。

2016年昆明市入选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在2017年全面推行“三体一式一型”的“311”医养结合工作模式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以市第二人民医院等政府机构为龙头、各类医养机构为主干、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补充的医养结合工作格局;2018年探索出医疗+养老+幼教+党建的新模式,工作得到了国务院督查组、民政部、国家卫健委、省政府的肯定。目前,全市91.89%的养老机构能够提供医疗服务,100%的医疗机构开设了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

健康扶贫“拔穷根”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关键仗

2018年,东川区、寻甸县、禄劝县3个贫困县的全部乡镇卫生院和511个村卫生室已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建成,乡村医生已按配置标准到位。“三个一批”(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完成率99%以上,贫困人口看病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结算。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患者住院自付比例为6.7%,县域内救治率达到90%以上。

卫生健康事业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的历史时期,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的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在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上持续不断下功夫,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奋力谱写昆明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新篇章,为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和中国健康之城建设,增强人民福祉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答记者问

记者:请问马涛主任,围绕“昆明提出的中国健康之城”的定位,你们采取哪些措施来推进健康城市建设?下一步还会有哪些新招围绕健康来开展工作?

马涛:  昆明市2011年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并先后通过2015年和2018年的卫生城市复审。目前,昆明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全覆盖,安宁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国家卫生乡镇全覆盖。健康城市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它是国家卫生城市的升级版,标准更高、要求更严。为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四项工作:一是梳理健康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明确建设要求;二是学习上海、杭州、张家港等创建健康城市的先进经验,探索符合昆明实际的建设路径;三是选取多个社区、单位开展健康细胞试点建设,构筑健康昆明建设的微观基础;四是邀请杭州师范大学编制《健康城市(村镇)建设规划》(2020-2022年),为推进健康昆明建设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

下一步,昆明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健康城市建设:一是将健康理念融入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和建设管理,在城市道路规划、绿地布局、体育健身设施、慢行系统等多个方面体现健康场景。二是提供政策支持,优化健康环境,保障饮用水、食品、空气等安全。三是大力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倡导居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昆明日报 记者徐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