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十二五”七个方面再上新台阶
1月13日上午,昆明市代市长王喜良将在昆明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十二五”期间昆明取得的成就。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经济总量突破4000亿元,年均增长11.5%,人均生产总值超过6万元,年均增长10.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4.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2%。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5.8∶45.2∶49调整为4.8∶41.2∶54。
城乡建设迈出新步伐
中心城区面积达412平方公里,比2010年增加12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61.6%。市级行政中心顺利搬迁,呈贡实现撤县设区。
“环线射线”骨干路网基本形成,地铁投入运营,机场开通航线276条,市民出行条件大为改善。一批水利基础设施建成,通乡油路率和行政村公路通畅率均达100%,建成新农村和美丽乡村634个,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
全面推进滇池治理“六大工程”,环湖截污干渠闭合贯通,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实现通水,建成湖滨生态湿地3600公顷,滇池水域面积增加11.51平方公里,实现了还水予湖、湖进人退。
滇池水质由重度富营养转为中度富营养,入滇河道水质基本消除劣Ⅴ类,草海水质基本达到Ⅴ类,外海水质基本达到Ⅳ类。阳宗海水质基本恢复到Ш类。主城建成区累计新增绿地5386公顷,城市绿地率达38.2%。完成营造林4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
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
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显,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深入推进。小升初、异地中考改革顺利实施。公立医院改革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实施。投融资、社会治理等各项改革全面推进。滇中新区和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升级为“国家级”。南亚、东南亚友城数位列全国第一,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提升。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
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1%和14.6%。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建立了统筹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5.3万套,城镇住房保障覆盖率达28%。学前教育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优质普高学校学生占比由67.2%提升到72.5%,人均受教育年限从8.9年提高到10年。城市居民“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初步形成,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从76.5岁提高到77.5岁。在全国率先实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两馆一站”全部免费开放。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9.3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0年的11.2%下降到2015年的4.8%。
社会治理取得新进步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格局逐步形成,社会治安持续稳定。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日趋完善。开通“市长微博”,完善“市长热线”,畅通信访渠道,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完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监管能力稳步提升。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民族宗教、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史志档案、港澳台侨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
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严格落实“八项规定”精神、解决“四风”问题、促进政风转变,“三公”经费年均下降11.5%。坚持依法行政,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为74项。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严肃查办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李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