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办惠民工程谋民生福祉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千家万户幸福至要。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首要任务,实施一系列惠民利民措施,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不断增进广大群众的民生福祉。
从大学生就业率年年超90%到农村创业示范区,从社保全覆盖到待遇全面提升,从救助补助较大提高到养老机构遍地开花……在昆明,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劳有所得、困有所济已不是梦。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来,我市围绕政策扶持就业、项目扩大就业、创业带动就业、服务保障就业,一直努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确保了全市就业规模持续扩大。截至10月底,我市共提供就业岗位15.13万个,城镇新增就业11.04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02万人,帮助2.21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3%。
多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是我市就业工作的首位,连续5年保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面对今年的“史上更难就业季”,我市多措并举,打出系列“组合拳”,帮扶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市就业部门先后实施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挖潜增岗”、“千企万岗”计划、“三支一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岗位特设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各类基层服务项目,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鼓励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
同时,加强就业与新开发项目的对接,有针对性地开发轨道交通、物流、信息等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此外,我市还积极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优惠政策,今年已发放就业补贴708万元。
截至目前,到全市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登记的省内外应届高校毕业生共有15517人,其中13806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就业率达到89%。
在农村,我市率先开展创业示范乡村建设活动。由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分别安排500万元和50万元专门用于扶持农村创业示范乡村建设。通过一年的推进,目前我市首批建设的22个创业示范村,有三分之一已形成具有本村特色的产业或行业,一部分示范村正按规划推进一村一品建设。石林县阿着底村、西山区龙潭村等均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一村一品。
不断密织社保网
从职工医保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已经实现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人人享受社保的目标全面完成。
截至今年10月,我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23.5万人,全市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585.74万人,工伤保险90.93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75.76万人。各项保险制度均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在扩面的同时,我市社保保险待遇不断提高,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我市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连续10年上调,平均养老金达到1988元。连续9年对“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的发放标准进行调整,生育保险待遇享受也不再为女性所特有,参保男职工配偶未就业的生育时,也可享受产前检查费、生育医疗费,生育医疗待遇位居全省第一,西南省会城市第二名。
在医保报销方面,我市通过落实各项提待政策,城镇职工、城乡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平均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3.45%、72.4%。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25.9万元、11.8万元,已超过现在执行的昆明地区职工平均工资、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
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报销待遇越来越高,这还不够。今年围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市在养老保险方面实施了“两打破一推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今年10月1日起,昆明市(含县区)养老保险关系出现变更时,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不用“两头跑”了。转移到户籍所在地参保的,只需携带户口册、身份证等相关资料到户籍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同时,昆明市辖区范围内新参保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就近就便选择到市内任一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参保缴费手续。目前,全市已有1.5万人次依照新程序办理养老保险市内转移手续。
完善救助 福利再升级
“今年,我市涉及民生的生活补助、困难补助,均有10%以上的提升,增长速度均高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市民政局局长张正平介绍,截至10月底,我市全社会救助覆盖的救助对象总数达32.7万人,累计支出保障金5.45亿元。其中,城乡低保平均保障标准增加了15.38%,农村平均保障标准增加了19.5%,五保供养集中供养标准平均增长15.7%,分散供养标准平均增长16.7%,优抚对象人数比较多,生活补助提高较大,增长在12%-19%之间。
据统计,我市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16%,约80多万,加上流动老龄人口10多万,全市共计有百万余老年人。如何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也是市委、市政府着力解决的问题。
今年以来,我市加大对居家养老的投入力度,加大城乡老年活动设施、活动场所、城乡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0个,星光老年之家161个,卫生服务站226个,老年活动站1257个,全市95%的城市社区和85%的村委会成立了老年协会。下一步,将加大县级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力度,把老年活动、老年文化、老年协会等引领好,老年人得实惠。
“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多层次、多样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张正平说,我市正着手出台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实施意见,该政策有望从土地、财政、金融、绿色通道、社会组织培育及政府考评等方面,鼓励、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模式兴建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吸引大量社会资本、企业进入到养老服务领域,增强养老服务业发展活力,并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整合GPS卫星定位助老信息平台、“居家宝”、“爱心通”、汇费通等服务系统资源,搭建社区助老服务信息平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