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全力推进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建设

28.09.2017  10:20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其中指出,要创新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作为教育部确定的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昆明市学前教育发展脉络与《意见》高度契合。全市1200所幼儿园,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99.04%,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已超过80%。这些数字已经超过了国家“十三五”计划末的发展目标。

科学谋划,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加大投入,调整结构,使得学前教育资源总量逐步增加,教师队伍日益优化,优质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昆明学前教育呈现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上公办幼儿园难、上民办幼儿园贵、优质教育总量不足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结合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工作,昆明市将在实验区稳步推进的同时,出台第三期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做好实施“一村一幼”工程、“一乡两公办”和民汉双语幼儿园项目规划并积极推进建设,并制定村级幼儿园管理办法;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政策,提高补助标准,扩大资金使用范围;探索定向培养和委托培养方式,加强公办幼儿园非编人员管理,委托相关大学每五年培养一批保健医,做好园长、保育员、厨师、保健医等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资格认定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进课题研究和课程改革探索,利用“互联网+”推广,形成昆明经验,呈现实验成果。

科学谋划发展路径  一级示范园已有158所

市委、市政府素来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将其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被批复为实验区后,市级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教育局局长为常务副组长,市级相关部门和省、市大学的相关专家共同参与,行政和专业相结合,负责协调、统筹工作。同时,依托云南师范大学、昆明学院等高校、教科研单位和省一级一等示范幼儿园,成立专家小组,负责指导学前教育专业化发展。

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收集资料等形式,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多次向省教育厅、市级相关委办局、相关高校、县区教育部门和部分幼儿园负责人征求意见,市政府制定了《昆明市开展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的工作方案》,从“扩大普惠性资源,幼儿园教师队伍培养和补充机制,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三个方面进行实验区工作。市教育局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完善了保障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昆明市各级各类学校共2522所,在校生  119.27万人,教职工8.94万人,专任教师7.15万人。其中:幼儿园1200所,在园幼儿21.57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9.04%。

全市幼儿园中,公办311所,公办在园幼儿6.53万人,占比为30.27%,教职工0.6万人。民办889所,在园幼儿15.04万人,占比为69.73%,教职工1.84万人。据统计,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已超过80%。全市省一级示范幼儿园158所,其中省一级一等示范幼儿园30所。

开拓普惠性资源  乡镇公办幼儿园全覆盖

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强调要鼓励多种形式办园,新建、改扩建一批普惠性幼儿园,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面向大众、收费合理、质量合格的普惠性服务。昆明市不断创新开拓,增加普惠性资源。

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政府投入。一方面,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主要用于补助新建扩建幼儿园等。另一方面,加大市级专项资金补助力度。2016年,在原市级学前教育专项资金基础上,调整了专项资金的额度和补助范围,据实列支,上不封顶。对新建公办幼儿园,由市级统筹上级资金,根据建筑面积进行补助。共计投入市级专项资金1.4亿元。各县区也设立了专项资金。

加强项目建设,扩大公办资源。加强公办幼儿园项目建设管理,积极推进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市政府将“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公办幼儿园”写进了年度工作报告,并作为对县(市)区政府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督促项目推进。市教育局实行“挂牌督战”,任务上墙,实行周报制、督办制、约谈机制和问责机制,2016年底,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乡镇公办幼儿园全覆盖。同时,开展“一村一幼”项目规划,积极探索小区配建幼儿园的移交工作。根据《昆明市新建扩建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建设管理规定》,每0.5万人区域内,设9个班规模的幼儿园,每增加600人,增设1个班的建设规模。要同步建设并无偿移交当地政府管理和使用,用于举办公办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据不完全统计,主城五区共移交配套幼儿园10所,增加公办学位2700个。另外,在公办幼儿园布局布点不足区域,通过政府购买民办幼儿园,举办为公办幼儿园,扩大公办资源。目前,共回购幼儿园5所,增加学位1800个。   

加大扶持力度,增加普惠民办。制定了《昆明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市、县两级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根据在园幼儿数,对认定的普惠性幼儿园按照一级园1000元/生/年、二级园800元/生/年、三级园500元/生/年的标准对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进行补助,并给予其他相应的优惠政策。两年来,共计认定和备案昆明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402所,在园幼儿数74989人(不含区级认定)。目前,共下达市级以上资金4200.46万元,其中省级资金1058万元,市级资金3142.46万元。

推进名园融园,增加优质资源。昆明市制定了《昆明市名校融校管理办法》,鼓励和支持优质幼儿园采取“名园加民园,名园办分园,名园带弱园”等办园模式,成功领办了一批“四高”幼儿园,即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和高质量。通过名园融园,缩短了优质资源的成长周期,扩大了优质资源的覆盖面,实现了学前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推进“三名”工程  建立人才培养梯队

在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昆明市结合实际,创新培养机制,加大培养力度;创新补充渠道,合理使用编制;创新培训模式,提高教师素质,建立和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幼儿园教师培养和补充机制。

2014年起,昆明市政府委托昆明学院连续3年每年招收培养100名免费师范生(含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后到农村学校(园)任教。2016年,又面向4个贫困县区增加100个名额。从2017年开始,调整为连续3年只招收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共500名,今年已招收174名。按照“科学核编、动态管理、及时调配”的原则,在本级事业编制总量内,及时动态调整纳入机构编制管理的学前教育机构的事业编制。在实施国家特岗教师计划基础上,从2012年起,全市将市级特岗教师延伸到学前教育,2015年,学前教育纳入中央特岗。截至2017年,全市共招收970名幼儿特岗教师到农村公办幼儿园任教。

同时,建立健全全员培训制度。《昆明市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明确市、县、校三级全员培训的对象和数量。结合“园丁工程”,每年选送50—100名幼儿园园长到教育部园长培训中心提升管理水平。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全市建立了新教师—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春城教学名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梯队体系,为幼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教学保障和智力支持。

根据今年3月份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昆明市实施名校名师名长工程的意见》,培育、引进200所示范引领名校,培养、引进、评选500名春城教学名师和100名名校长。全市评选命名了101位春城教学名师,其中学前教育10名;组建了33个昆明市名师工作室,其中学前教育3个;5个名校长培养基地,其中学前教育1个,促进教师干部队伍梯度成长。

科学保教  建立幼儿成长评价参照体系

幼儿园要关注孩子走得远不远,而不是快不快。”这是昆明市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称《指南》)项目专家组组长、昆明市第一幼儿园园长王珏开展“幼小协调,科学衔接”专题讲座时常说的一句话。

市教育局每年都组织一批省市级专家,到各县区教育局开展讲座,提高教职工实践能力,解决家长育儿困惑,提高科学保教认识,将《指南》用公众易于理解的方式广泛宣传。

这与《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到的“要加强科学保教,坚决纠正‘小学化’倾向。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合理安排幼儿生活作息。加强幼儿园质量监管,规范办园行为。”是完全一致的。

昆明建立了市、县(区)、校三位一体的《指南》落实工作网络,结合幼儿园在实施《指南》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依托省一级一等示范幼儿园、23个市级实验园和4个实验县区,从“幼儿园管理”“家园共育”“儿童发展”“教师专业化”“幼小衔接”“课程游戏化”等方向进行实践研究。同步探索课程改革,完善课程建设。积极探索课程游戏化,特别是具有昆明特色的课程游戏化活动,提高幼儿园保教水平,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全市以晋级升等为抓手,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评建结合,重在过程”的原则,改善办园条件,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规范办园行为,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市级对创建为省一级示范的幼儿园给予20万元奖励。(昆明日报 记者张丽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