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严控保护文明街历史街区
近日,五华区政府对《昆明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修编)》进行公示。作为昆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主城区唯一保留下来的一片原汁原味的老街区,也是昆明市中心面积最大、保存清代和民国时期特色民居建筑、商铺建筑最多的片区,文明街的改造及保护吸引着众多市民的关注。未来,这里将打造成为以商业服务、文化体验功能为主,兼有传统居住功能,展现与传承昆明传统建筑特色、抗战精神、儒家文化与传统商业文化的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三纵两横,单核多点”结构
据介绍,此次修编的主要内容是按照新的规划编制要求,重新组织技术成果体系;在保持保护范围与紫线划定方案及名城规划保护规划一致的前提下,根据保护要素分布情况、建构筑物风貌情况,对核心保护范围进行调整;增补了保护要素,扩展了保护框架,并对各项保护要素提出专项保护要求,具体的分区控制要求;对高度控制提出具体的分区控制要求。对用地、交通、基础设施、防灾等提出专项规划方案。
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北至华山南路,南至东风西路,西至云瑞西路、五一路,东至正义路,包括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总面积为21.92公顷。
核心保护范围面积为13.92公顷,包括文庙片区、抗战胜利纪念堂片区以及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与传统风貌建筑密集的区域。建设控制地带面积为8.00公顷。
修编方案中,提出了严格保护文明街历史化区“三纵两横,单核多点”的整体结构。
三纵是指街区内三条主要南北向传统街巷,分别为昆明历史文化名城中轴线的重要段落——正义路,抗战胜利纪念堂以南的甬道街,以及文庙建筑群以南的文庙直街、文明街。 两横是指街区内两条主要东西向传统街巷,光华街和景星街。
单核是指构成街区“酒杯型”格局的抗战胜利纪念堂及云瑞东路、云瑞西路。多点分布在街区内的15处文物保护单位、27处已登记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22处历史建筑及44处建议历史建筑。
保护“鱼骨状”街巷格局
对于传统城市轴线的保护也提出了明确要求。首先,严格保护昆明历史文化名城中轴线重要段落——正义路的传统风貌及正义路看五华山的视线通廊。其次,严格保护文庙轴线(文庙直街、文明街)及抗战胜利纪念堂轴线(甬道街)的传统风貌及视线通廊。
严格保护以街区内重要公共建筑——文庙、抗战胜利纪念堂为核心形成的 “酒杯形” 格局和空间形态特征;严格保护抗战胜利纪念堂建筑群,按照文物保护相关要求对文庙建筑群进行重点修复或原址重建;严格保护构成“酒杯形”格局的传统街巷: 云瑞西路、东路及文庙巷。
对于街巷格局的保护,要求严格保护原有的“鱼骨状”街巷格局,确保传统街巷的名称、走向及尺度不变; 街区内不得擅自新建、扩建道路,对现有道路进行改建时,应当保持或者恢复传统肌理、道路格局和景观特征。为增强街区通达性和消防安全性,根据规划功能需要增加的巷道不宜宽于3米,较宽的新增巷道宜增设传统风貌的巷门,维持街巷立面的连贯性。
而地面铺装的保护与整治,也要求严格保护现状青石板路面铺装,延续传统风貌;整治现状沥青、水泥等非传统铺装路面,逐步恢复为原有的石板路风貌。
街景以清末民初建筑风貌为主
对于街区内的文庙直街、文明街、甬道街、光华街、景星街的街景整治也提出了明确目标。
文庙直街总体风貌应以清末民初为主,兼顾街巷风貌的多样性。文明街应集中体现民国初期统一规划建设的传统建筑风貌。路面依据历史信息,严格保护文庙直街、文明街的线位、宽度和断面形式,路面应按照传统手法,采用石材铺装。天际线保护文庙直街错落有致、文明街高度较为统一的立面特征。
甬道街沿街建筑应以清末民初建筑风貌为主,现有特色突出、质量较好的绿色饰面建筑可保留其现状风貌,以体现其历史的连续性、真实性与多样性。路面依据历史信息,严格保护甬道街的线位、宽度、断面形式,路面应按照传统手法,采用石材铺装。并严格保护甬道街两侧的景观大树。
光华街、景星街东段沿街建筑应以清末民初建筑风貌为主, 兼顾街巷风貌的多样性。景星街西段的更新建筑宜为融入昆明传统建筑的现代建筑。此外,地铁五号线在景星苑公园及其东侧设置的通风井等外露设备应进行必要的装饰或遮挡,使之与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相协调。
据了解,本次规划公示时限至2月23日,公示途径包括五华区政府网站、昆明市规划局网站、五华区政府一楼大厅、昆明城市规划展览馆等,市民可上网查询或到公示现场了解信息。(昆明日报 记者吴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