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两会]解码昆明新型城镇化路径

21.01.2015  10:23

  截至去年底,昆明城镇化率达69%,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70%,这意味着,短短一年,又将有十余万人实现从“农民”到“市民”角色的转换。在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的背后,我们还面临哪些问题?如何健康、持续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昆明如何思考、如何行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代表、委员,解码“昆明新型城镇化的实现路径”——人的城镇化、产业、特色、城乡统筹都是新型城镇化绕不开的关键词。

   核心 人是城镇化的核心

   思索

   要让农民真正成为市民

  “一座城市幸不幸福、好不好在,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说了算。”对于要建设幸福之城的昆明,今后的工作重点不光是提高城镇化率,还要解决外来人口公共服务的问题。

  昆明属典型的人口净流入地区,省外及省内其他州市流入昆明的人口约198万。快速城镇化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但每年转移的大量农村劳动力,仍然游离于城镇之外,尚未成为真正的市民。

  从事农业工作三十余年的政协委员汪铭表示,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核心,就要帮助农民实现职业上从农业到非农业、地域上从农村到城镇、身份上从农民到市民的转换。理想中的城镇化图景,应该是既让人进得了城,又能让人留得下来,还要让人生活更加美好。

   探索

   建立流动人口积分制度

  市委农办副主任刘正海介绍,根据中央和省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精神,昆明将制定差别化户籍制度改革办法。

  在云南大学教授钱宁看来,如果只有户籍制度改革,没有社会保障、土地、就业、住房等制度的协调配套改革,效果也可能大打折扣。

  昆明探索流动人口积分制度,由人社、民政、教育、住建、交通等部门制定公共服务供给与居住年限挂钩的具体办法,从养老、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等民生基本需求层面,确保转户进城人员权益的落实。

   产业 产业是发展软肋

   思索

   城镇化不能孤军深入

  “作为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我们对未来的变化充满期待。”家住呈贡新区的程丽说,报纸上对呈贡的规划听起来不错,希望能尽快建成,“依我看,一个重要基础还要看新区的产业发展得好不好。有产业,人气、商气就上来了,各种配套设施市场上的资金都会跟进。

  的确,城镇化不能孤军深入。没有产业支撑,无法让百姓就业,城镇发展就难以持续健康发展,就会出现“睡城”现象。那么,如何避免走“睡城”的弯路?如何以产业城镇化带动人的城镇化?

  政协委员龙东林认为,昆明当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发展的关键阶段,工业与这座城市的融合、匹配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必须以产业为支撑,通过产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推进城镇化的合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