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5年增长4倍
“从2012年到2017年,昆明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成效明显,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增长了4倍,数量和质量均得到提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逐渐形成。” 近日,记者从昆明市知识产权局获悉,今年以来,昆明市制定了新的任务计划,明确将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抓手,提升全市社会创新能力,着力发展知识产权事业。
职务专利申请近9成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昆明市职务专利申请和非职务专利申请构成比例为8.8:1.2:,专利申请人结构构成日趋合理。其中,工矿企业申请3822件,同比增长28%,占申请总量的52%。昆明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叶明表示,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企业和学校等各方支持,从近年发展趋势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正逐渐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20多年时间建立起知识产权制度。在这一过程中,许多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并不强。因为缺乏核心知识产权,有的企业失去了发展良机。“三流企业卖苦力,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专利。”叶明表示,企业的创新和文化会影响整个企业的发展,也正是认识到这点,近几年,昆明市不断加大知识产权宣传,提高企业创新意识。“以云南白药为例,到目前,企业累计授权专利417项,发明专利112项,相比其他没有发明专利或发明专利少的企业,云南白药的年利润多出了数倍甚至十多倍,创新对企业的驱动力以及核心技术对企业的支撑作用显著。”
12家企业质押融资1.79亿元
昆明地处边陲,与沿海城市相比,交通和人才成了发展瓶颈。叶明表示,思想差距是最明显的问题,公众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不够,缺乏文化氛围,“有的企业只看重利润,忽视了创新才是企业最大的附加值,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市场导向体系还未形成,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除此之外,相关人才缺乏,服务能力被削弱,部分想申请专利或想朝创新方向发展的企业得不到人才支持,没有目标。为了解决两大瓶颈问题,昆明进行了很多探索,通过政策引导和优势发挥,形成差异竞争。
政策引导上,2016年以来,昆明深入开展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实行100%贴息制度,推动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本对接,入选全国首批知识产权质押试点城市。12家企业达成贷款协议,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79亿元,并取得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贷款零的突破。同时,积极宣传,营造社会氛围,落实市政府有关品牌建设奖励政策,对中国驰名商标、云南省著名商标、昆明市知名商标“三级品牌”商标进行表彰奖励和社会推介,带动了企业争优创牌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加大专利行政执法力度,开展“双打”专项执法行动,打击各类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维护了市场秩序。优势发挥上,积极推进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借助平台优势深入工作。其中,自主研发的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儿童手足口病疫苗等原创性成果面世。
15家托管机构服务千家小微企业
未来,昆明将围绕短板,紧扣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目标,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形成突破,完善知识产权托管服务,鼓励小微企业创新发展。
从去年建立知识产权托管机构以来,昆明不断完善相关服务和政策,采取“政府出钱、机构出力”的方式解决小微企业无人才、无资金、无思想的状况,给予托管机构“每托管60家,补助10万元”的扶持,鼓励机构与小微企业合作。在人才和思想上,托管机构根据不同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状况设定发展方向,为企业建制度、做培训、谋布局,通过多方面支撑,提高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意识,增加企业文化附加值。到目前,昆明共建立知识产权托管机构15家,服务小微企业上千家,企业文化氛围被逐渐带动起来。
叶明表示,昆明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大,接下来将探索建立风险共担机制、评估服务体系、知识产权联盟等平台,提供核心技术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建立机制,使平台、企业等多方共担风险,减少企业压力,助力全市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昆明日报 记者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