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缅旅游合作日渐升温——首届中缅旅游合作论坛侧记

16.03.2017  15:46

论坛现场 通讯员 局部 图

双方交流洽谈 韩成圆 图

布置“中国·云南主题图片展” 通讯员 局部 图  

3月1日-2日,首届中缅旅游合作论坛在缅甸首都内比都召开。此时正值当地最适宜旅游的“凉季”,街头树木葱郁,三角梅、茉莉竞相盛开,召开论坛,畅谈旅游合作,显得恰逢其时。

论坛以“旅游合作——中缅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新动力”为主题,为中缅旅游、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旅游合作,写下了一个个“第一次”。本届论坛,是中缅旅游史上的首次,也是中国与澜湄国家近年来举办的首个专题性论坛。论坛发表了《内比都旅游倡议》,将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体制和机制研究、促进边境旅游等写进倡议,化单方面构想为双方共同所想。论坛的举办,为中缅旅游下一步的合作勾勒了方向,搭建了体制机制平台,注入了合作的新动力——

邻居就要多走动

去年8月,我来缅甸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访问。伊洛瓦底江两岸的景色,乌本桥的落日,固然让人印象深刻,而缅甸人民时时刻刻都展现的微笑、礼让和从容,更让人至今难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的话音刚落,就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我之前去过云南的香格里拉”、“2014年时,我来过缅甸蒲甘”。类似的对话,在论坛上也经常可以听到。从中不难感受到,山水相连、人文相通、交流活跃的中缅,在旅游领域所拥有的良好合作基础。

2001年6月,缅甸就成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随后,两国相继签订了旅游合作协定、谅解备忘录等一系列旅游合作文件。16年时间内,中缅两国在旅游通关便利化、旅游市场培育、湄公河旅游开发、跨境旅游合作等方面开展了密切合作。

目前,中缅互为重要的旅游客源国和旅游目的地。中国游客在赴缅旅游的游客数量中,位居第2。中缅旅游合作中,与缅甸拥有1997公里边境线的云南省,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赴缅游客中,很大一部分通过云南进入了缅甸。

云南与缅甸现已合作恢复开辟了8条边境旅游线路。当前,随着昆明至仰光、内比都、曼德勒等城市直飞航班的开通,我们高兴地看到,双方互访游客数量和互访热情都在提升”,

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文淑琼介绍,在旅游规划研究、旅游人员培训等领域,云南也利用每年一度的中缅胞波狂欢节、边交会等活动,邀请缅甸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协会和旅游企业参加旅游交流与研讨会。她说:“下一步,我们期待加快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加强中缅,特别是滇缅旅游城市合作。

走动还需多便利

在本次论坛举办期间,论坛系列活动“中国·云南主题图片展”,以图片为媒,传递了中国、云南的风土人情和发展变化。而在图片展对面,缅方设置了展台,展示当地传统文化和工艺品。布置图片展的工作人员走到对面的展台,好奇地拿起琴锤敲击缅甸传统乐器竹琴;缅甸志愿者走来图片展这边,欣赏一幅幅和中国有关的图片,成为了现场很有意思的一幕。

中缅边境相接,便捷地到对方国家旅游,欣赏美景,是双方民众共同的期望。”会场内,缅甸饭店旅游部饭店旅游指导司副司长、上缅甸负责人吴昂埃韩的话,为这幕场景做出了解读。

若想多走动,还需多便利”。开展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体制和机制研究、促进跨境边境旅游线路产品开发、加强双方互访、开展联合营销、增进旅游城市合作等,也成为此次与会双方的共识。

吴昂埃韩表达着自己的期待,“中国是客源大国,希望有更多上海、北京等地的旅客,通过云南边境到缅甸旅游。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做好木姐等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接驳等工作。

保山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维增称,近年来,保山与缅甸在边境游、跨境游方面开展了多方面合作。“2008年,我们开通了腾冲—密支那跨境旅游线路。2013年,腾冲边境旅游异地办证经中国国务院批准正式开通。自启动边境旅游异地办证以来,保山共接待参加边境旅游游客10091人次。”他建议,中缅双方需共同携手开发中缅腾密边境旅游线路,争取进一步简化办证手续和出入境检验手续;同时,争取政策支持,建设中缅跨境旅游合作区和腾冲边境旅游试验区,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

临沧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旅发委主任吕江说,2016年6月,该市正式开通了清水河至缅甸的3条边境旅游线路,全年双边往返游客达13批次,1000多人次,与缅甸在旅游客源互送、旅游市场开发方面实现了联动。临沧与缅甸滚弄等地,还建立了定期会晤和培训机制。“之后,如果能联合缅甸曼德勒、东枝、蒲甘等地进行线路规划;同时和周边州市德宏、普洱等地形成合作,争取中缅双方政府支持,推进通关便利化,开发深度旅游环线,就能让游客多游景点,少走回头路。”对于未来的发展,吕江给出了这样的思路。

当我们共同讨论旅游和城市这个主题时,也反映了双方对于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建设的认同。”中国旅游研究院昆明分院暨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院长范德华,在以“旅游,让城市更精彩”的主题讨论中提出,可通过云南省昆明、景洪、瑞丽等与缅甸仰光、曼德勒、蒲甘等旅游城市之间的深度合作,建立旅游城市合作机制,探索开展旅游城市联盟合作的路径和经验。

城市是旅游的客源地和目的地,旅游的合作对于提升城市发展会产生积极作用。旅游城市的合作,也得到了缅方的认同。缅甸仰光旅游部门代表吴翁敏表示:“若想进一步密切城际间的合作,双方还需增设直航航班,开设廉价航线,进一步吸引旅游投资,降低旅游成本,期待能与中国的城市在此方面加强合作。

便利带来广合作

当会场上热火朝天进行讨论时,我们也应看到,相对于双方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相对于稳定发展的战略合作机制,中缅旅游交流尚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合作的空间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交流中,“旅游配套设施要进一步完善”、“通关便利化需提速”、“签证手续要简化”、“人才培养还需加强”等,是中缅官员、学者都频频提及的话题。

此次论坛工作组成员、缅甸饭店旅游部饭店旅游指导司副司长杜钦丹温介绍,缅甸已与除马来西亚之外的东盟其他成员国实现了相互免签。“中缅之间签证手续若能进一步简化,陆路口岸通关便利进一步提升,将极大地激发双方游客出行热情。

缅甸很多旅游企业总部设在仰光等南部城市,当地中文旅游人才较为匮乏。而导游资格证获取难度大,缺乏专门的中文导游培训,更导致中文导游人才稀缺。这些问题不仅让我们头疼,也制约了旅游合作。”缅甸VICO旅游公司总经理Vivian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很多当地从业者的心声。

有问题,更有积极的回应。缅甸曼德勒旅游部门代表吴温貌说,曼德勒正积极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当地目前设有300多家旅店,并在景区配备了游客服务中心。之后,也将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致力于为旅游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一直面向缅甸开展旅游法制、旅游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之后,也将根据缅方的培训需求,增设酒店管理等课程。”文淑琼还分享了中国核发外语导游资格证的经验,希望能对解决缅甸中文导游资格证获取难度大的问题,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

中缅旅游的合作有挑战和困难,更深层次的合作也许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是,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增强人们亲近感的最好方式。参会的每个人,在中缅旅游合作中,看到的是机遇,怀揣的是期待。

原本经营重心放在新加坡的Vivian,开拓云南市场1年多,已经坚定了要加强与云南市场合作的信心。她自己报名中文学习班,在会场里操着还不太流利的中文,和中方企业进行着交流。

你看,这些都是缅甸企业提供给我们的材料,很多都准备了中文的版本。”云南之路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负责出境旅游市场的宋云鹏,向我们展示着厚厚一沓缅甸旅游企业的宣传资料。“这次来参会,看到了当地很多商机。缅甸南部的丹老群岛不亚于马尔代夫,回去之后我们要好好思考,如何与缅方合作,在市场中抢到先手。

导游是一个国家的形象,是一个国家的大使”,随车中文导游缅甸华人姑娘毛福珍,每天都穿着不同花色的传统服装,在车上教中方嘉宾说缅语,“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要进行交流,游客是最好的载体。我希望把缅甸的美,传递给更多游客;把更多中国的人文风情,告诉当地人,增进双方了解。

云南农业大学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研究所所长杨春和说,来到缅甸参会,看到了缅甸民众的真善美,对于未来与缅甸开展农业科技等合作,有了更多的信心。

两个国家,一个目标。中缅即将开始非常棒的合作,让我们为两国的旅游合作一起努力。”缅甸饭店旅游部部长吴翁貌面带微笑,表达着自己的憧憬。

中国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表示,自己来到缅甸参加论坛时,发了一条朋友圈,“到缅甸之后感受最深的是热情好客的主人、多元的文化、满天的繁星。好客的民族、多元的文化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地区或国家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元素,相信缅甸旅游一定会有美好的明天。”这条朋友圈,收获了很多人的点赞。

我们也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人从中国去到有满天繁星的缅甸,也有更多人会从缅甸来到拥有美丽山川和多彩人文的中国。中缅旅游,拥有美好的明天,拥有值得期待的未来。

(云报全媒体记者 韩成圆 曹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