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供给侧改革重在结构调整
旅游业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必将获得发展新机遇、担当新使命。为此,必须着力推进自身的供给侧改革,优化自身的经济结构,提升旅游供给质量与效益。
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作为一条主线,将贯穿整个“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进程。就全国而言,供给侧结构改革最重要的目标是调整优化一产、二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旅游业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必将获得发展新机遇、担当新使命。为此,必须着力推进自身的供给侧改革,优化自身的经济结构,提升旅游供给质量与效益。
持续旺盛的国民旅游市场表明,当前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侧结构不合理、不平衡,不能适应需求多元化、升级型的市场消费。目前旅游业中存在的种种矛盾,看上去是市场问题,实质上是供给问题。如团队旅游市场中的乱象之所以久治不愈,是线性观光产品雷同与泛滥,旅游供应商进入门槛过低,良莠不齐、鱼目混珠的结果。持续多年出境游火热、入境游低迷,说明国内旅游供给与环境既不能满足部分国民的出游需求,也不适应国际游客的需要。着力推进结构侧改革,提高旅游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时不待我、刻不容缓。
产品结构是供给侧的核心。多年来,旅游产品开发侧重于外来游客需要的观光景点,为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共同需要的休闲度假产品不足;热衷高档次、“巨无霸”式的休闲度假项目,不重视中小型、经济型休闲度假项目开发建设;一味追求开发的速度、数量,不看重质量、效益的提高。全国星级饭店全年平均客房出租率长期停留在50%的低水平上,高档饭店过剩、经营困难。与此同时,家庭度假、乡村旅舍、汽车营地、青年旅馆等大众休闲住宿相当缺乏。
旅游供给要素是一个完整的服务链,该结构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不足都会影响旅游体验的优劣与旅游供给侧的整体质效。在信息和行游住食购娱等旅游基本服务要素链中,长期偏重景点、住宿和餐饮环节的供给,忽视购物、娱乐和康体环节的供给,服务链结构失衡、综合经济效益不高。目前国人蜂拥出境购物,旅游消费中购物的比例,国内游中占2成左右,出境游中占5成左右,这表明旅游供给侧中服务要素结构的不合理、商业环境的不放心。信息沟通、交通导引与衔接,环境安全与卫生、厕所等公共服务等也是不少地方旅游供给侧的短板。
旅游行业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全国旅行社、饭店和景区等三大支柱行业的多年统计资料表明,全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实现利润率等经济指标长期处于低位。旅行社是微利行业,饭店全行业总体亏损,在线旅行商靠外部资本输血,大多数景区平日游客不足、经营维艰。近距离重复建设现象屡见不鲜,旅游产业中局部性的产能过剩与供给短板同时存在。旅游供给侧结构改革就是要化产能过剩为供需平衡,补短板为长板,推动旅游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平稳健康持续增长。
企业是供给侧的市场主体。国企一统天下的局面早已不复存在,但许多国企的行政背景决定了他们依旧享有与市场经济不相称的某些特权(如免税店经营垄断)。国企改革仍然任重道远。以2014年全国星级饭店为例,国有星级饭店数量占全国总数的26.2%,营业收入占30.3%,上缴营业税占28.3%。外商和港澳台星级饭店数量仅占全国的3.9%,营业收入却占全国的13.4%,上缴营业税却占全国的13.3%。两者在营业收入与上缴营业税比例上的巨大差距,足以表明旅游国企按商业类企业改革的必要与紧迫。民营、外商、港澳台和股份旅游企业已成为供给侧的生力军。不少地方仍在用行政力量组建纯国有资产的地方旅游企业集团,而不是重点引导发展各类社会资本企业。旅游企业政策既要培育“航空母舰”,更要扶持“小舢板”“乌篷船”。壮大大型企业集团与发展中小企业在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应同等给力。
旅游产业的综合性决定供给侧改革尤其需要行业联动、产业融合。要把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置于地方国民经济的全局之中,与相关产业的供给侧改革中对接,开拓旅游发展新天地。农业休闲、森林旅游、工业观光、研学旅游等业态依托原有资源,不需要拨地建新设施场地。红色旅游应重点完善提升现有产品,不必新建景物。主题公园、邮轮、滑雪、房车营地、康体养老休闲等新业态要量需而建,防止一哄而起,形成新的设备闲置。有些地方在淘汰落后的产能过剩企业时,可酌情考虑设施与场地转产为文化创意或休闲度假功能区。有些客房出租率低、难以为继的酒店旅馆,可考虑改造成养老、康疗机构。总之,要因地制宜、统筹谋划,盘活存量与做优增量并举,提升已有产品与开发新业态并重,防止盲目上马形成新的产能过剩。
旅游供给侧改革是一块硬骨头,既紧迫又艰巨。今天全国旅游经济总量已相当可观,虽然人均占有量尚待提高,但优化质量与效益更为重要。创造“令人心动的有效供给”和“让人心安的产品质量”,应成为旅游人的新心态与新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