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乡村+扶贫,让紫溪彝村富起来
楚雄市紫溪镇紫溪彝村,距楚雄市12公里,坐落在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紫溪山脚下,为支持西静河水库、修建广大铁路和楚南一级公路建设,20年间紫溪彝村经历了两次搬迁。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帮助下,紫溪彝村干群齐心协力,携手建设美丽彝村。在建设美丽村庄的同时,不少村民有效利用村子的区位和环境优势,不断转变观念,积极寻找致富路子,一条条致富之路正在美丽的彝村绵绵延伸。
彝族民居让村庄靓起来
绿意浓浓的8月,沿着平坦宽阔的水泥路,笔者来到紫溪彝村,村口矗立着一个红黑黄三色绘成的大牌坊,古香古色的“紫溪彝村”四个大字映入眼帘。来到村里,成片的果树挂满丰硕的果实,一幢幢二层小楼掩映在青山绿树之间,整洁漂亮的房屋,平整宽阔的村间道路,内容丰富的文化墙,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村标广场、火把广场……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当地人介绍说,如果是节假日,村里游人如织,活动丰富,客栈、农家乐都需要提前预定。尤其是刚刚过去的火把节期间,村里的两个停车场全部停满,客人络绎不绝。
紫溪彝村84户人家全部是彝族,原本住在吕合镇的一处贫困山区。1994年~2014年间,村民们先后因建造西静河水库、修建广大铁路及楚南一级路两次搬迁。
搬迁到现址后,综合考量了紫溪彝村交通便捷、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等各方面的优势,省州市各级各部门将乡村旅游纳入了紫溪彝村的发展蓝图。在乡村建设上,党委、政府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帮助群众合理布局村庄建设功能区域,按照统规自建的方式,在紫溪彝族村建成了50套独具彝族传统建筑风格的二层别墅式民居。
笔者看到,村民家的小楼统一采用斜顶青瓦;墙上绘红黑相间的彩绘;门窗护栏涂成木色、土色;庭院里遍植花木扶疏,以簸箕、笼子、土罐等农家用具作装饰。客栈、农家乐使用的餐具、桌椅、托盘等,都选用土陶、竹篾、草编等传统材质和传统样式,被褥、摆件则大量以彝绣装饰。来到彝村的游客可以全方位感受到群众说彝话、穿彝衣、唱彝歌、跳彝舞、吃彝菜,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品牌。知道有记者走访,紫溪彝村阿成农家乐的杨启龙专门去找了一件最漂亮的彝族服饰穿在身上,他认为这是彝家人乃至紫溪彝村最好的标识。
提高素质让村民美起来
随着村容村貌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紫溪彝村村民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他们一改过去“等、靠、要”的观念,以主人翁的姿态建设新家园,从村庄“脏乱差”无所谓转变成文明卫生靠大家,从住上新房就知足转变成没有新产业就不是新家园……观念一变天地宽。于是,发展种植、养殖、外出务工、办农家乐……村民开始想方设法寻求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来到村民杨启龙的家,客厅、餐厅、厨房、棋牌室、卫生间等一应俱全。杨启龙告诉记者,他家有4口人,过去,全家人的心思都放在家里的几亩农田上,一年下来收入只有几千块钱,生活过得很拮据。近年来,在国家惠民政策的帮扶下,杨启龙经营农家乐增加收入,全家人的年收入达10余万元。经营农家乐两年不到,杨启龙不仅还清了欠款,还买了漂亮的私家车。
由于服务规范,彝族特色浓郁,很多游客喜欢到彝村做客,杨启龙说,这得感谢党委政府,在开农家乐之前,自己和家人均参加了市里组织的各类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怎么炒菜、如何铺床、如何上菜等,反复学习直到合格。农家乐开起来后,村里专门驻扎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还会定期不定期地对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等进行检查。吃野生菌的季节,还要接受专门的督察教育。
楚雄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王丽介绍,紫溪彝村开村后,为提升服务质量,保持良好的口碑,当地组织了关于接待、礼仪、厨艺、保洁等多方面的培训,培训合格后发给证书。就农家乐本身而言,当地专门制定了农家乐的级别评定标准,以评定标准规范农家乐的布置和经营,达标的发放一定金额的补贴。在日常的管理中,相关部门要求所有的客栈、农家乐按照标准对菜品进行统一定价、明码标价,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物价、工商、食药监等监督管理部门到村里提供上门服务,全力规范涉旅企业、商户的经营行为。
据了解,紫溪彝村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4年的近500元,增加到2016年的9000元,真正使群众实现了“腰杆挺起来,腰包鼓起来,笑容露出来”。
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让村民富起来
紫溪彝村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发展了彝村,带动了宋村,而且辐射了周边村组,成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据紫溪社区主任李加斌介绍,紫溪彝村84户村民,有28户开展乡村旅游。2015年,全村共接待游客4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50万元,户均增收近8万元,人均增收近2万元,乡村旅游成为彝村的支柱产业。考虑到发展的实际需要,紫溪彝村还专门引进了楚雄紫溪旅行社进行产品开发。2015年,紫溪彝村、宋村与紫溪旅行社共同成立了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这是楚雄州首家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
楚雄紫溪旅行社总经理唐红梅说,紫溪彝村主要的客源地是楚雄附近的昆明、玉溪以及四川攀枝花等地,游客以散客、自驾游客为主。紫溪彝村宋村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改变了紫溪彝村、宋村的乡村旅游模式,由原来小、散、弱的独家独户经营方式,发展成为了“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整体规划、综合开发模式。我们通过节假日主题活动、户外系列活动、生态农业观光、体育主题活动等,将紫溪彝村、宋村建设成为集强身健体、科普教育、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城市远郊活动基地,全力打造一个绿色生态和设施齐备的现代乡村旅游生态基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在紫溪彝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村民自发争相书写这样一副对联:“二十载两搬迁越搬越好,一辈子跟党走永不变心,横批是饮水思源”。我们欣喜地看到,突破传统旅游业各项要素,多元创新、融合发展,“旅游+乡村+扶贫”创造出无限可能,紫溪彝村旅游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