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甸:“贷款红包”激活产业

20.07.2016  10:35

 
  7月14日下午,下着蒙蒙细雨,施甸县摆榔彝族布朗族乡政府的院场上,2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领到了省委办公厅支付的扶贫贴息贷款“红包”——每户10万元产业发展贷款。

  摆榔乡是省委办公厅的挂钩扶贫点。为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发展产业所需的起步资金,省委办公厅干部职工主动与省农村信用社联社协调,推行“定向扶贫贷款”,采用无担保贷款的形式,将2000万元贷款直接发放到摆榔乡创业贫困户手中,由省委办公厅支付扶贫贷款利息。

  阿所英是摆榔乡大中村委会大中自然村村民。今年初,在施甸县从事食用菌产业开发的大本事公司决定,用技术扶持带动建档立卡户种植食用菌。当农村信用社信贷员与食用菌公司技术员作出“如果种植食用菌亏本,由技术员与信贷员帮助赔付贷款”的承诺后,阿所英大胆入驻食用菌产业园,用这笔资金订购了2万棒香菇菌棒开始种植。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她家种植的第一拨香菇产出,一半成本在产品中实现抵扣。她还带动了村里17家农户入驻食用菌产业园。

  在利息补助发放现场,负责贷款发放的施甸县姚关农村信用社主任杨开奇高兴地告诉笔者,今年1月,摆榔乡40户农户由大本事公司预先贷款支持发展食用菌产业,现在这批农户已尝到了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甜头。目前已核定的195户使用无担保贷款的贫困户中,有11户要求发展食用菌生产、100户参与以养殖业为主的合作社生产、45户用于家庭农场的开发。

  当一次性拿到由省委办公厅支付的扶贫贷款利息时,杨开奇激动地说,从事金融服务工作20多年以来,贷款利息预先支付在自己的工作经历中尚属首次。

  本报通讯员 杨连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