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甸脱贫攻坚:山沟沟如何脱贫?搬出来的好光景

02.03.2016  11:58

核心阅读

走完这山是那山。”行走在施甸县的土地上,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山多”是施甸县的符号与象征,而在深邃的大山褶皱里,贫困成为最难攻克的堡垒。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14个连片特困地区滇西边境山区县,要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有着6066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施甸县,任重道远。越艰难,越要敢于啃硬骨头,攻坚拔寨,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打牢脱贫攻坚的基础,全面小康的路上,施甸决不让一个贫困地区掉队。

循着新年的钟声,施甸县各级领导干部走村入户,探访大山里的各个贫困角落,帮助贫困群众算清经济账、生活改善账、子孙账、教育账、医疗账、土地山林账和搬迁后发展账“七笔账”。“没有安居,谈何小康。”县委书记施继平介绍,针对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频发等不适宜生产生活地区的贫困群众,施甸县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完成3万户10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其中1万户搬入县城,完成项目投资100亿元以上,真正让贫困群众挪穷窝、断穷根。

易地扶贫搬迁,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5年,围绕全县6万人的脱贫攻坚工作,施甸县切实改善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和拓展增收渠道,帮助搬迁人口逐步脱贫致富,保障搬迁群众利益,确保他们搬得来、稳得住,有发展、有奔头。

立足实际搬离穷窝窝 多措并举斩断贫穷根

46岁的董春成是何元乡组军门村上李子梅村民小组27户居民中第一户搬到县城的,“政策好,我们也要跟着形势走。”在施甸县委、县政府的帮助下,董春成在县城买了一套两室一厅、面积72平方米的安居房。这几天他回到老家,准备卖掉家里养的猪,打理完还未收割的庄稼,就到县城里生活了。

上李子梅村距村委会11公里,而出村的6公里路仍然是沿山而建坑坑洼洼的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寸步难行。“靠脚支撑着慢慢滑出去,左拐右拐,掌握不好平衡就会摔跤。”董春成比划着说,路下面就是悬崖,每次出村都是胆战心惊。让他下定决心在县城买房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每到雨水天就会“往下落”的地基,上李子梅村家家户户都是沿山而建,屋外便是几十米高的山坡,一到雨季就会滑坡,经常会有房屋、院子开裂。“雨天都不敢住在家里。

缺水,同样困扰着在这里的村民。没有自来水,只能将雨水天的屋面积水引入水窖,用于一年的生产生活用水,如果家里养了牲口,水不够用,村民只能从邻村借来塑料桶,用拖拉机到12公里外的水沟里拉水,“也担心沟水不干净,只能拉回家烧开之后再喝。”村民董春双蹙着眉头介绍,运回来的水每一方成本多达120块钱,种庄稼就只能靠天下雨了。董春双也决定报名到县城购买安居房了,“搬下去好啊,在外面一天挣50元钱,也比种地划算。”到县城后,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能得到解决,这对于还未能出过一个大学生的上李子梅村来说就是“福音”。

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施甸“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现象,道路建设成本高、地质灾害频发、饮水困难、教育医疗水平滞后……都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难题。为从根本上斩断“穷根”,施甸抓住国家加大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支持力度的重大机遇,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成立施甸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颁发《易地扶贫搬迁实施细则》,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统一规划、有序实施、政策协调、讲求实效的原则,对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缺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扶贫成本过高、生态环境脆弱等地的贫困群众,按“先县城、再集镇、后中心村”的顺序有序实施搬迁。目前,全县13个乡镇共布局安置点27个,规划在县城安置1万户、集镇安置1.3万户、中心村安置7000户群众。

在实施过程中,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与旅游国际化、特色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融合,“一村一方案、一户一办法”,加大对搬迁户的财政和金融支持,搬迁到县城的建档立卡户每户补助10万元,非建档立卡户补助8万元;搬迁到乡镇、集镇的建档立卡户每户补助7万元,非建档立卡户5万元;搬迁到中心村的建档立卡户每户补助4万元,非建档立卡户补助1.2万元。有贷款意愿的搬迁农户还可向县承贷公司申请6万元的住房建设转贷资金,建档立卡户可享受3年政府贴息;符合农村危房改造的贫困户可享受5万元的农村信用社危房改造优惠贷款。

在建设中采取统规代建为主,统规联建或统规自建为辅的方式,按照基础条件成熟一批建设一批的原则,分批次分梯度实施易地扶贫安居点建设。民居建筑风格突出区域民族特色,功能布局上满足于现代生活需求。同步推进产业培育和转移就业,有效解决农户“住房难、出行难、饮水难、看病难、上学难、发展难”问题,实现“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走村入户算清七笔账做出承诺解群众心结

2月13日,大年初六,木老元乡大地村委会活动室里热闹非凡,县委书记施继平正在为当地群众讲一堂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的专题课,通过现场讲解、现场答疑、现场解难的方式宣讲易地扶贫搬迁政策。

我为什么要搬迁?我可以搬迁吗?搬迁后我怎样生活?我的老宅和土地怎么办……”村民就自己关心的问题纷纷提问。

你们居住的地方经常会有滑坡等地质灾害,只有搬出去了才能实现安居乐业。”施继平一一解答,“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干部包保责任,负责帮你们在县城找工作,确保搬到县城的农户天天有事做,天天有收入,保证你们的收入不比种地差……

春节期间,施继平带领干部职工深入到木老元乡大地村、姚关镇富阳村和瓦窑村,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谈、心贴心沟通,使全县搬迁的相关政策在群众的心里逐渐明朗起来。

为让贫困群众深入了解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施甸县抓住全县近8万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过春节的机会,动员干部职工“凑份子”到回乡农民家里过年。全县32名处级领导、99家“挂包帮”部门、569名科级干部等7000多名干部职工在春节到来之际分赴1623个村民小组、近4万户农户家中,开展“走百村、串百户、吃好百家饭、算清七笔账、搬进幸福窝”的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县级领导进村委会讲政策、科级干部进小组开火塘会议的方式,接受群众“访谈”,和群众一起分析致贫原因,提出脱贫策略,解答群众的搬迁困惑,把易地扶贫搬迁宣传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

通过召开县、乡、村、组四级干部动员大会,详细分析易地扶贫搬迁“七笔账”,更好、更全面向贫困群众答疑解惑。将《施甸县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处置与管理办法》等政策配套文件编印成图文并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宣传小册子,列出“七笔账”明细表,结合“挂包帮”“转走访”,组织县乡干部进村入户宣传的同时,县委宣传部还组织民间文艺团体自编短剧、小品等文艺下乡活动,让搬迁政策、补助标准、搬迁后的好处家喻户晓,动员群众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搬迁到县城、中心集镇或中心村。

对于群众关心的原承包土地、林地的问题,施甸县委、县政府做出承诺: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不变,继续保留农村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农户享有对原有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益,继续享有国家对农民、农业的生产性和保障性补贴;对于确权发证的承包林地,继续归原有农户承包经营,搬迁户承包的林地可采取多种方式流转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拥有原承包经营林地的收益。

为解决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施甸县积极开展对搬迁群众的职业培训,厨师、家政等培训活动都受到了搬迁群众的欢迎。同时,完善社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发出2000多个临时性就业岗位作为搬迁群众进城发展的过渡岗位,确保每户搬迁户至少有一人有工作、有固定收入。

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宣传发动,帮助贫困群众树立搬迁脱贫理念的信心和决心,让广大贫困群众实现了从“不愿搬”到“自愿搬”,从“被动搬”到“主动搬”的转变。目前,全县共有6514户农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653户报名搬迁到县城、中心集镇和中心村安置点,报名搬迁到县城的有1376户。

坐落在施甸县城北面的安居小区,一栋栋淡紫色的五层楼房整齐地排列着,小区里宽阔的水泥路面一尘不染,一排排景观树生长茂盛,竞相绽放的雏菊更是为小区增添了一抹亮色。段建增一家刚从何元乡王家庄村攀枝花村民小组搬迁到了这里,今年22岁的他也顺利从施甸职业中学毕业,目前在一家打印店做学徒,从农村到城市、从颠簸的土路到平坦宽阔的柏油路、从土坯房到楼房……在大山里长大的段建增将在县城寻找他人生中的另外一种可能。

产业支撑拓宽致富路精准施策增添新动力

早春时节的旧城乡一片生机,清澈的勐波罗河蜿蜒流淌,灿若朝阳的木棉花如期而开,装点着河岸边连绵不绝的高山。

属于干热河谷气候的旧城乡以蔬菜种植而著称,但是局限于狭窄的坝区,去年,随着云南万家欢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入驻,旧城乡迎来了新的产业发展机遇,这个施甸县的南部小镇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以前山上都是大片大片的甘蔗。”旧城乡乡长王文洪介绍,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糖价的下降,老百姓种甘蔗已经成为了赔本的“买卖”。如今大片的甘蔗地已被一棵棵长势良好的蓝莓树代替,白色的蓝莓花正迎风绽放,成为山间最靓丽的颜色。

去年,万家欢集团在旧城乡流转土地1万亩建设大山基地用于蓝莓种植。“这里的蓝莓比其他地区的生长快,上市也早一个月,丰产期的蓝莓每亩纯收入能达2万元。”基地负责人姚永平介绍,目前,万家欢集团以每亩300元至400元的价格,在施甸流转土地20600亩,建设集生态种植、农业观光、特色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种植观光园。未来,公司将在木老元乡、摆榔乡、旧城乡、酒房乡、万兴乡、何元乡、老麦乡等地规划种植特色水果8万亩,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为枯柯河流域片区、高寒山区特色产业发展建设提供支撑保障。

为解决搬迁群众对土地利用的后顾之忧,施甸县采取农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办法,由政府依托实体融资公司统一流转土地,再按市场价格统一承租给企业发展现代农业的模式,对搬迁农户的土地进行规模化、公司化经营,发展产业。

通过土地流转,原来的传统农民身份发生转变,成为产业工人。”王文洪介绍,除了土地租金的收入,当地群众还可以到基地打工或自己发展种植业,农民一下子有了3份看得见的收入。通过发展经济林果,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龙头企业的引进,充分开发利用了旧城乡的热区资源,大大增加了贫困群众实现全面小康的信心。

脱贫攻坚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产业的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持久动力。施甸县出台区域发展、产业扶持精准到村到户的政策机制,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做好园区产业扶贫、旅游产业扶贫、生态产业扶贫等区域产业的谋划布局,把推进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到村到户高度融合,让贫困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

随着土地流转效益的突显,旧城乡当地村民也尝到了甜头。村民赵家富这几天就思忖着搬到县城的“大计划”,他家里有64亩山地,以前种甘蔗,一年只有1万多元的收入,而现在仅土地流转的租金就有2万多元。“孩子可以上个好的初中,看病也不用跑很远,自己可以在县城打份工……”赵家富描绘着全家人未来的生活蓝图。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