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边远”如何不“边缘”

13.11.2014  17:08

    前段时间,云南鲁甸、景谷相继发生地震,灾情危急,举国关注。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很多网友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寄托哀思,提出建议。有网友提出:“地震区新建房屋必须达到规定防震标准,旧房要分期分批进行防震改造。”类似的建议在新媒体上涌现,表达了网友们对现实事件的关注,体现了网络参与社会管理的进步。同时,很多观点和意见却初看似有理,但近观却发现少了点什么:如果达不到防震标准,居民个人新房能否建设?旧房分期分批改造,钱从何来?

    互联网对距离进行了重新定义,只要有舆情,一个地方便会迅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互联网让边远地区不再“边缘”。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可能会身处舆论中心,但一些边疆省市、边远地区的话语权却仍显边缘。

    发言权不等于话语权。边疆某省一趟列车停运往往很难获得新闻关注,但是某个大城市地铁新线路开通却很可能会获得手机客户端推送。北上广等中心城市集聚大量资源和人口的同时,也集聚着话语权。一来是因为这些城市生活对国家的影响早已超出了城市的范围,二来这些城市也汇集了大批善于表达诉求的人才和传媒资源,能够很快将自身遭遇演化成社会讨论的焦点。

    事实上,边远的不仅是地域,还包括行业和职业。与金融业、工业相比,弱小的农业显然更“边远”;与知识分子相比,体力劳动者在舆论中显然更“边远”。由于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同时缺少更为强势的传播渠道,这些行业和个人能够赢得的话语权相对更为有限。

    改变这样的局面,边远地区的政府和企业必须要改变观念。同样的问题,东部的政府企业“追着”媒体报道——他们说:报道了才有关注,问题才能够更快得到解决;西部的政府机关却拒记者于千里之外,他们想:报道我们的问题,是不是说我们的工作没做好?会不会追究我的责任?边远地区的观念显然需要尽快转变。

    改变这样的局面,新闻媒体显然应该承担更多责任。这样的责任既源自媒体的平台优势,相对于个人来说本身就有传播优势;也是因为媒体的能力优势——记者能够接触更多的专家、更广泛的利益相关方,能够更好地反映实际,更准确、有技巧地表达群众诉求。

    让互联网的阳光平等播撒在每个角落、每个行业,更需要我们每个人抛开成见。微博、微信的发展看似让每个人都获得了发表观点的机会,但是每个人的观点都深受个人利益、自身经历、知识背景和行业专家、社会名人的影响。不少人心中的常识,其实是地方性知识、个性化认识,虽然我们逃不出自己的背景,但对边远地区事务发表意见时,不妨对当地多些了解,对事情多点更深入的思考。

编辑:张钊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