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走边疆·看环保”采访报道】生态音符奏和谐 傣乡大地畅享“绿色福利”

21.12.2016  12:02

青山含黛,绿水如蓝

  初冬时节,走进云南西双版纳州各地,层峦叠嶂,密林深深,满目翠绿,处处生机盎然,集中修建的屋舍整齐排列,水泥路通到村民的家门口,家家户户门前干净整洁,垃圾分类收集箱新颖别致……

  行走在傣乡大地上,整洁清爽的农村让人眼前一亮,群众灿烂的笑容让人过目难忘。

  从昔日山道崎岖、村庄破旧,到今日交通顺畅、乡村美丽,一粒生态文明建设的种子在广袤的傣乡大地播撒,生根发芽,把一个个村庄装点得如诗如画。

  近年来,在“生态立州”战略的指引下,西双版纳广大农村走上一条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之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农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村规民约守护绿色底色

  “家庭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品要摆放整洁;不按照规定打扫房前屋后垃圾,发现第一次以帮助教育为主,第二次处罚100元,第三次处罚200元……如违规按照以上条款进行处罚。

  2016年1月1日,曼兴村29名户主在“村规民约”上签字、摁手印,并在村委会粘贴公示。村规民约中对尊老爱幼、盗伐树木、两污排放等定下了“硬规矩”。

  将生态文明写入村规民约,增强村民的自律,正在成为傣乡人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一种自觉。

  然而就在几年前,对于村民而言,“生态发展”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随着“生态家园”等具象化的事业蓬勃兴起,这个抽象的概念词汇也逐渐落实为切实推进农村发展的新引擎。

  “寨子能有今天,离不开38条村规民约和一张承诺书,更离不开各项扶持政策和项目带动。”担任了20多年曼兴村村党总支书记的岩糯坦言,以前村民靠山吃山的思想严重,上山滥砍伐树木的情况司空见惯。

  “但现在他们完全改变了这种习惯,随着生态保护意识深入民心和现代家用设备进入家庭,柴禾的用量明显减少,他们用的柴禾也大多来自于庄稼地里的废物利用。现在,他们还在茶地里套种了思茅松,既为绿化山地做出了贡献又能取得经济效益,还节省了劳动力,这种一举多得让他们感到满足和喜悦。”岩糯说。

  村民岩叫认为,现在国家花钱买生态,青山绿水能变为钞票谁还会舍得砍树卖?村民们彻底废除了随意砍山种地、上山砍树、捕猎等破坏生态的生活习俗后,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林子里的动植物资源在明显增多。

  “现在到处都栽上了树,空气非常清新,四周都是绿油油的,感觉特别的清爽。”勐海县勐海镇勐翁村委会曼派村小组村民玉燕儿说,“现在,房前屋后每天打扫一次,生活垃圾装进垃圾箱,全村每5天打扫1次卫生,大家都成为习惯了”。

  “我们村就像个大公园,不但自来水通到了家家户户,而且小轿车也能开到家门口。”玉燕儿笑呵呵地说。

  从保护水源、植被,到生态茶园、林下养殖等扶持项目的实施,再到村庄的绿化美化、“两污”治理,傣家村寨的“绿富美”进行曲正在上演。

  如今,房子新了,道路干净了,庭院整洁了,轿车、拖拉机、摩托车成为村民的“标配”……。

  “生态保护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勐海县环保局局长赛勐表示,勐海县立足资源优势,正确处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让各族群众共享“生态红利”和分享“绿色福利”,走出了一条保护生态与经济发展互动双赢的文明发展道路。

  生态家园山川秀美颜值高

  进入勐罕镇,不由让人萌生了一份沉醉和向往:宽敞干净的水泥路一直铺到绿荫掩映的傣楼底下,路旁的太阳能路灯、垃圾箱、污水处理系统一应俱全。

  午后时分,漫步在勐罕镇,观赏优美的自然风光、完好的自然生态、洁净的村容村貌,是件十分惬意的事。

  眼前这美景,得益于农村环境综合连片治理示范村项目的实施。

  景洪市环保局负责人介绍说,过去,由于生活污水直排,村民生活虽然不断富裕起来,但寨里的环境卫生面貌却没有改变: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猪鸡乱窜,卫生“脏乱差”现象突出。尽管村寨也组织开展过一些卫生清洁活动,但过不了几天就又回到环境脏、乱、差中。

  “修一公里路奖励1万元,修一个篮球场奖励5千元,建一个垃圾池奖励2千元……”勐罕镇镇长岩罕温说,从2006年新农村建设开始,镇上对群众自发建设村寨进行补助,通过各种奖励政策、措施策动,寨子发生了全新的变化。

  村党总支书记岩党说,村民实施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积极性很高,大家都齐心协力,自觉投身改善生态和卫生环境,让我们的村庄不断地在变美丽。

  2016年6月5日,勐罕镇获得国家环保部授予的“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先进集体”殊荣。

  在曼峦嘎村头,有一座生态湿地工程,这是曼嘎俭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项目的内容之一。重点实施居民庭院雨污分流、村落污水排水、村落污水处理、村落垃圾收集清运4项整治工程后,从“源头到途径及末端”都做好了污染控制。为发挥工程最大效益,土建工程尽可能地保持了绿树掩映、花果飘香的生态景观。通过3年的努力,曼嘎俭共整合各类项目资金500多万元投入环境综合整治,打造特色环境优美工程。

  “打造生态文明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让祖祖辈辈生活在村寨里的村民有了自豪感和幸福感。”岩罕温自豪地说,群众能主动去建设、美化家园,爱护家园。

  基诺山乡逐梦绿意浓

  从原始社会末期农村公社阶段跨入现代文明社会,从“刻木记事”到推广使用计算机办公、教学;从刀耕火种到普遍应用农业科技发展绿色经济;从以茅草房为居,到住进基诺特色的山间“小洋楼”,从人背马驮到驾驶自家的拖拉机、汽车、小轿车……云南基诺族人民演绎出了一个个跨越发展的奇迹。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让农民得到实惠,而且点燃、激发了广大农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

  “景区不收摊位费,平均每个月有2千多元的收入。”巴坡村小组的周叶在基诺山景区摆了一个摊点,向游客售卖特色工艺品、基诺烟等物品。

  “老公、女儿、女婿在景区上班每月也有2千元左右的收入,加上茶叶、橡胶等收入,一年下来,全家的收入远超10万元。”周叶说。

  “旅游旺季摆摊,行情好时卖茶叶、卖橡胶,寨子里像周叶家这种情况的还有很多。”巴坡村村小组长大切布鲁说。

  基诺乡党委副书记谢艳介绍,坚持“生态立乡”战略,坚定不移的走经济生态化、生态产业化道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严格对照国家级生态乡镇的指标体系要求,大力挖掘整合生态资源、人文资源,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把基诺族乡建成漫山翠绿、鸟语花香、文明富裕、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生态乡镇,实现了基诺族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2008年基诺族乡被命名为云南省生态乡镇。

  如今,基诺山已经逐步走上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群众生活更加殷实的发展道路。

  生态建设带来“裂变效应”,景区旅游日渐火爆,乡村旅游逐渐升温。

  借助西双版纳的旅游发展优势,基诺山寨凭借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也成为当地旅游的重要一站,平均每天都有近五百人前往基诺山寨观光旅游。

  “汉家领导进山寨,登上竹楼问冷暖;汉家领导进山寨,扶贫建设基诺山;山歌米酒敬亲人,基诺人日子比蜜甜。”面对记者,朴实的基诺族同胞表达了基诺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

  生态“彩笔”绘就美景

  据傣族贝叶经书《坝英麻板》记载,很早以前西双版纳的各族人民就形成了“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没有土地、森林、资源,就没有人类”朴实的观念。

  多年来,西双版纳州以“生态立州”发展战略为引领,全力推进生态创建工作,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力度,数十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进集体”脱颖而出,全州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尽管政府财力十分有限,西双版纳州各级政府始终坚持保护优先,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2012年,西双版纳州政府出台《关于加大生态创建资金投入保障基础性生态创建工作意见的通知》,率先连续3年从中央转移性支付的生态补偿资金中,给予全州每个乡镇200万元,重点用于乡镇“两污”治理或巩固提升生态创建。州政府设立奖励机制,对命名的每个国家级生态乡(镇)给予10万元奖励、每个国家级生态县(市)给予100万元奖励。

  截至目前,西双版纳州、各县(市)政府共投入生态创建专项资金约1.1亿元,涉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支出累计25.87亿元,占全州公共财政支出的7.7%。

  据西双版纳州环保局局长阳勇介绍,目前,全州31个乡镇中,已有26个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生态乡镇,3个县市创建国家生态县(市)工作已通过环保部考核验收。西双版纳创建国家生态州的5项基本条件已经具备,3大类18项22个验收指标已基本达到。

  阳勇说,西双版纳州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且成效显著。争取进入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名单,与老挝共建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区域5片,面积达300万亩,实施“4185”保护区建设工程,加大州级保护区、县市级保护区和保护小区的建设工作力度,新建保护区面积超过100万亩。在全国率先开展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公众责任险,在全省率先建立森林资源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将所有集体天然林和农地天然林纳入公益林管理,并实行生态补偿,形成了国家、省、州、县(市)四级公益林管护体系。

  西双版纳州实施生态立州战略领导小组组长、州政协主席杨沙表示,该州将继续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把绿色发展观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更高层次地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州创建工作,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西双版纳州森林覆盖率由78%提高到80%,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1400多亿元。西双版纳州在收获生态环境效益的同时,经济发展也同步提升,老百姓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云南网记者杨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