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祭祀 绿色清明
又到了清明时节,春城市民纷纷前往各大公墓祭祖、扫墓,寄托对先人的哀思。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家已经越来越接受低碳环保的文明祭扫方式。3月27日,昆明市人民政府发出清明节期间文明安全祭扫的通告,号召党员、干部要带头文明低碳祭扫,引导广大群众采用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等方式缅怀故人,积极参与社区公祭、集体共祭、网络祭扫等现代追思活动。
传统祭祀日渐文明
一杯清酒、一束鲜花、一篇悼词、一曲雅韵……走进金宝山艺术园林,人们正在用这些文明祭扫的方式寄托着对已故亲人的思念。
而在官渡区松鹤殡葬公司所属的龙凤公墓,官渡区有关部门联合开展的文明祭扫宣传活动已经展开。据现场一名公墓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宣传活动,旨在动员广大祭扫的群众自觉参与到文明平安和谐的祭祀活动中来,移风易俗,以“鲜花祭先人”、“丝带寄哀思”等形式,逐步取代“烧香焚纸”、“泼洒浆水饭”等不安全、不环保的祭祀扫墓方式,在群众中培育和树立绿色文明祭祀理念。
在五华区龙翔街的一家鲜花店里,白菊花、黄菊花、百合、康乃馨等鲜花占据了花店的主要位置。来买花的李女士告诉记者:“我今年60岁了,以前每年清明节都会以烧纸等传统方式祭奠母亲、寄托思念之情。现在人们更加注重生活和生存环境的质量,用鲜花祭奠,既美化环境,又陶冶情操。今年我也到花店选择母亲生前最喜欢的鲜花,等到清明节祭祀时摆在供台上。”
野外祭祀严防火灾
昨日虽然不是周末,但金殿后山的五家村马场上已经停满了私家车,马场背后的两座山上,布满了年代久远的老坟,不少市民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两边开始了祭祀活动。
“野外不能用火我们十分理解和支持,祭祀特别是野外祭祀需要以文明作保证。”市民张先生和家人一早就来到坟前,清理杂草、打扫墓碑。一束鲜花,一盘糕点,寄托着对先人的哀思。祭祀结束,收拾一番,人手一个塑料袋,随手把垃圾带走。 “半个月前就陆陆续续有市民前来,每天大概能停100辆私家车,平均每天400人左右,周末能到1000人。”马场负责人介绍。为了严防突发情况,盘龙区青云街道办事处实行街道办、社区、村委会、村小组四级防火网络,每级派专人负责,划分白龙寺村、刘家营村、云山村、五家村、六合实业村5个责任区。除延长值守时间、增派20余人进山巡视外,在五家村卡点的办公房内还堆满了应急包、急救箱、喷雾式灭火器、水桶、背负式风力灭火机、灭火弹等设备,凡进山祭祀的市民都需要登记,并告知“不能用火”。
网上祭祀逐渐兴起
家住创意英国小区的王先生今年42岁。5年前他的父亲在湖南老家去世,由于相隔较远他不能常去祭拜。去年,王先生看到了关于网上祭祀的新闻,于是,他在网上为父亲建了一个“墓地”,有空就写写网络日记来寄托思念。张先生对记者说:“这种方式挺好的,像我这种因为距离远不能常回老家祭拜的人,能时常在网上为父亲献上一份心意,我也安心了。”
记者在网络上搜索关键词“网上祭祀”时发现,有数百家网上祭祀的平台。大多数网上祭祀平台内的色彩风格都是清新淡雅的,符合人们祭祀的心境。另外,在网上祭祀页面内,市民可以注册私人墓园,也可以对先烈进行公祭,还有宗祠园区、许愿树、文字留言等信息。在私人墓园中,使用者可以建立与现实墓地相差无几的网上墓地,墓碑、花草、树木、祭祀用品等一应俱全。
云南日报 记者 张雁群 茶志福 龙舟 李竞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