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探索“六子登科”治理模式遏制石漠化

21.07.2015  20:06

    新华网云南频道7月21日电(刘馨蔚)21日,在“向贫困宣战 建幸福家园”专场新闻发布会上,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表示,文山现有贫困人口45.16万,收入不到785元的深度贫困人口3.2万,而石漠化是文山致贫的主要原因,因此,文山积极探索“六子登科”的治理模式,有效遏制了石漠化蔓延。

    据介绍,“六子登科”治理模式分为六个方面,一是山顶戴帽子,采取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生态公益林保护等措施,恢复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做好水土保持。二是山腰系带子,充分利用退耕还林和沿山一带的土地,大力发展核桃、油茶等特色经济林,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三是山脚搭台子,对坡度小于25度的山前缓坡,开展炸石垒埂造地,通过“坡改梯”,建设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台地,确保人均1亩基本农田地。四是平地铺毯子,在水源较好、地势较为平坦的山间平地,实施高稳产农田建设,使其成为山间绿地。五是入户建池子,大力发展户用沼气池、小水池(窖)建设,户均建一口水窖、一个沼气池、秸杆氨化池,解决农村能源、人畜饮水和牲畜饲料,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保护石漠化的治理成果。六是村庄移位子,对石漠化地区失去生存条件的农户实施易地搬迁,村庄向条件好的地方迁移,劳力向发达地区输出,缓解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同时,做好群众的科技培训和劳务输出工作,使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十二五”以来,文山抓住国家实施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重要发展机遇,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全面实施滇桂黔石漠化文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累计完成总投资887.24亿元,实施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生态环境、能力建设“六大”工程。到2014年,全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2806元提高到了6998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从72.24万人下降至45.16万人,累计解决了27.08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累计解决了40.13万人12.77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

    文山州副州长李春林介绍,文山州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战为一体的特殊贫困地区,结合贫困实际,文山制定并实施了“三农”发展大规划。规划以建设“美丽村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改革创新、公共服务、生态环境、能力提升、考核评价”八大工程和建立“农业产业化支撑、农村新型经营、政策突破创新、社会服务保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才支持、考核评价”八大体系为主要内容,按“1258”时间表(一年规划同步试点,两年开始推广逐步完善,五年全面推开巩固提高,八年实现奋斗目标、形成科学发展长效机制)来推进实施。到2020年,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基本达到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州8个重点县和片区县、36个贫困乡镇、329个贫困行政村、45.1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文山也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居住着汉、壮、苗、彝、瑶、回、傣、蒙古、布依、仡佬等11个世居民族,壮族和苗族是文山的主体民族,因此在扶贫开发中我们绝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李春林介绍说,文山州境内有瑶族支系“山瑶”群众9217人、彝族支系“僰人”群众12056人、彝族支系“花倮”群众3190人,三个民族支系群众都居住在石漠化严重地区,整体处于绝对贫困状态。从2011年开始,文山州政府对特困群众实施了整体精准扶持,按照“搬家、种树、办教育”的扶持发展思路,全力推进“山瑶”、“僰人”群众整体扶持工作。目前,“山瑶”扶持发展项目已投入资金3.71亿元,完成2070户9217人山瑶群众的扶持任务。“僰人”扶持发展项目共投入1.53亿元,已全面完成规划投资和项目建设任务。通过实施整体精准扶持,“山瑶”、“僰人”群众人均耕地、收入、素质、生活水平等 “四低”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饮水、出行、住房、用电、就医等“五难”问题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李春林表示,由于历史、地域、自然等因素制约,文山州的扶贫攻坚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与全州贫困群众的迫切愿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基本公共服务不足。三是石漠化严重,生态脆弱。今后,文山将把精准扶贫作为扶贫攻坚战的重要措施,在“六个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因地制宜研究实施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完)

编辑:旷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