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积极稳妥推进质量兴州工作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文山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国质量大会精神,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关于质量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着力促进质量发展,稳步提升质量水平,为全州经济发展“转、调、创”和提质增效升级更好地发挥作用。
质量兴州工作协调方面有新举措。一是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推动“质量兴州”战略的整体合力,全州上下建立健全组织网络和工作制度,如例会制度、联席会议制度等,定期研究解决在实施“质量兴州”战略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分析运行情况,搞好督促检查和工作指导,强化调度指挥,使全州质量兴州工作上下一致,协调联动,形成整体合力,不断增强推进工作的有效性;二是制定规划,明确目标,实现目标责任管理的不断强化,相继制定了年度计划、工作方案和中长期规划,明确了工作任务;三是大力宣传,广泛动员,增强全民参与质量兴州工作的积极性。质监、工商、药监、卫生、农业、科教等部门结合各自实际,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各种渠道和媒介,把“质量兴州”活动宣传延伸到县、乡(镇)、村,传达给广大企业和消费者。
政府质量奖励工作开创新思路。去年州政府开展的首届政府质量管理奖评审表彰工作,开创了质量管理奖评审的思路,成立了州政府质量管理奖评选委员会,进一步规范评审工作,严格按程序开展评审工作,评选表彰的5家获奖企业都是行业的标兵,都是质量管理的优秀代表,得到了州政府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认可,整个评审过程包括公示阶段,没有收到任何针对评审工作或获奖组织、个人的异议或投诉信息。第二届州政府质量管理奖评审工作正在积极筹备。
名牌评价工作获得新进展。在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加强对名牌工作的研究,进一步创新名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名牌认定中的主导作用,遵循社会机构评价、市场和消费者为主导、政府监督和引导的原则,将名牌评价改为考核认定,建立健全严格完善、公开公正的认定和监督机制。围绕州政府中心工作,重点在现代特色农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培育品牌。目前,全州10家企业14个产品被评为2014年度云南名牌产品,知名商标76件, 4个产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8个产品申报绿色食品认证,组织筛选省科技厅“科技创新强省”计划1项,“民营经济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2项,“云南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3项,“科技富民强县(工业类)”2项。
宏观质量分析取得新成效。不断完善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在编制质量状况分析报告时,注重通过有关数字较全面地反映全州、各县市、重点区域和行业的制造业产品质量状况,展示质量工作成效,增强时效性、预警性和指导性,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质量基础工作得到深化。严格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管理,全州共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38家。加快农产品质量提升,发展“三品”有效用标产品总数57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7个、绿色食品43个。8个农产品获准农业部登记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强化药品监督管理,获得药品再注册批件20个,受理审核138个,年内将全部完成药品再注册工作,帮助1家医院上报31个制剂再注册工作,12户药品生产企业通过新版GMP认证、7户药品批发企业通过了省GSP认证检查组现场检查。严格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今年以来,共受理食品生产许可申请书32份,审批26份,待审批6份,办结率81.25%;受理新办餐饮服务许可620户,核发《餐饮服务许可证》441户、变更5户,依法注销450户,不予许可23户,延续166户; 11393户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覆盖率达57.34%,其中动态评定A级单位122户、B级单位1883户、C级单位4528户。全力抓好工程质量,进一步摸清质量安全现状,组织对全州在建工地进行全面停工,对建筑工地安全隐患全面排查,彻底清除安全隐患。引导提升服务质量,通讯、邮政、交通、医院等公共服务业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积极推进污染减排,加强污染防治工作,环境质量不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