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实施“三农”发展大规划

01.09.2016  15:32

 
  “用心用情用力,奋力突破‘三农’发展难题!”2013年以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牢固树立“把潜能政绩留在农村、把改革红利让给农民”的发展新理念,举全州之力编制和实施“三农”发展大规划,农业创新发展活力迸发,农村改革发展成果丰硕,农民持续增收基础日趋牢固,已成为保障全州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压舱石”,调节劳动力就业波动的“蓄水池”,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稳压器”,扩大内需促增长的“强引擎”。

  谋篇布局 全面夯实发展基础

  文山州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大力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通过向上争取项目、整合资金、动员群众参加,3年来全州相继建成了一大批小康路、幸福水、民生电、信息网、高产田等“民心工程”,深得群众称赞。

  累计建成农村道路4807公里,建成重点产业基地运输道路2238公里,农村公路通达通畅能力不断提升,基本消除了自然村不通公路的问题。

  开工建设重点水源工程20件,新增水库库容1.06亿立方米,“五小水利”工程14.1万件,“爱心水窖”工程13.3万个,累计解决58.38万农村人口和1.58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农业有效灌溉率提高到了30%以上。

  聚力推进农村新型能源建设,完成农村水电装机7.34万千瓦,升级改造农村电网4140公里,全州农村户表改造率达100%。同时,还完成小水电代燃料项目6个,建成户用沼气池3700口,安装太阳能路灯1万多盏。

  农民利用现代信息发展产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共建成乡镇(街道)农村信息网络中心104个,完成农村有线宽带网络建设18558公里,农村网络用户达11.95万户。

  实施土地综合整治49.15万亩(新增耕地1.87万亩),土地复垦面积4.13万亩,地质灾害防治项目91个,中低产田地改造85.37万亩,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23.08万亩。

  通过“生态文山”建设,开展公益林保护、工程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工程建设,如今全州森林覆盖率达50.7%,比2012年增长了3.9%。

  改革推动 壮大合作经营组织

  文山州把培育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深入实施“三农”发展大规划的重要抓手,创新制度设计、强化政策扶持、加大指导服务,实现了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双提高”,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呈现“规模扩大、领域延伸、竞争力增强、带动力提高”的良好态势,有效地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已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生力军,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文山州把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作为破解农业“大资源、小产业”的突破口,积极打造优势品牌、拓展市场销售渠道。到2015年底,累计扶持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189家。其中,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41家,州级龙头企业99家。实现综合经营收入120.86亿元、比2012年末增长45.6%;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个、绿色食品认证11个、有机食品认证6个,获得地理标识认证3个,获得云南名牌农产品5个、云南省著名商标29个。

  农民合作社发展迅猛。打造了广南县泛爱农业开发联社等一大批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的典型示范社,大胆探索了富宁县渔业养殖水面抵押贷款、马关县活体肉牛抵押贷款等一批融资发展产业的创新示范社,开创了全州乃至全省全国的先河。到2015年底,累计发展农民合作社3272个(全年新发展1075个),比2012年末增加2614个(含联合社16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7个、省级示范社112个、州级示范社95个,注册资本53.23亿元,拥有社员农户7.62万户,带动非社员农户25.35万户,联动农户发展种植基地132万亩,发展猪牛羊21.56万头、家禽69.24万只,获得注册商标的农民合作社123个,无公害农产品120个,绿色食品认证7个,有机食品认证5个。

  通过宣传发动、落实政策、简化手续、支持发展等措施,家庭农场发展不断加快。到2015年底,累计登记注册家庭农场62个,比2014年增加50个,注册资本9698万元。为破解“谁来种地”“谁来养殖”探索了新路子。

  现代农业庄园发展实现零突破。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年建设、推进发展”要求,积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到2015年底,累计登记注册农业庄园8个。其中,丘北县普者黑玫瑰庄园被国家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按照“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实现农民生活新提高、构建公共服务新体系、建设美丽乡村新面貌、塑造文明乡村新风尚、健全管理民主新体制”的“六新”建设任务,着力打造和建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带动效应凸显,通过实施项目村庄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发展、农村人居房屋改造、村容村貌综合整治等项目,大大提高了项目实施地区农民的幸福指数。

  创新进取 焕发土地生机活力

  文山州按照“坚持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原则,在全国率先探索,大胆开展农村土地承包权、农村房屋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和林权的“三权三证”确权颁证工作和抵押贷款创新,基本实现了农民“有权必有证、权证可抵押”的改革目的。

  到2015年底,累计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确权登记64.01万户,面积892.43万亩,确权登记到户率达93.18%;累计办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证66.11万户,面积15033.36万平方米,确权颁证到户率达94.18%;累计办理农村房屋所有权证48.87万户,面积9593.5万平方米,确权颁证到户率达69.62%;累计完成换(发)林权证55.1万本,农户52.88万户,发证到户率达99.64%。

  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融资工作,让处于长期沉睡的农村资产焕发了生机与活力,使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成为现实,提高了农民获得信贷资金的能力,为深入推进“三农”发展大规划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收到了遍地开花的效果。2013—2015年,累计完成农村“三权三证”(包括渔业养殖权、活体肉牛所有权)抵押贷款余额54.26亿元。

  为有效破解农村土地“零星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经营效益的困境,通过搭建农村土地流转平台,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合同,大力调处土地纠纷矛盾,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势头强劲。到2015年底,全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67.4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22.03%;每年农村土地流转金额达2.69亿元,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讯员 刘丕红 陈兴宏 记者 张登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