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丘北县“私人订制”促化肥产业转型升级
冬日的丘北县,绿油油的冬小麦竞相生长、油菜花含苞待放。春去冬来的劳作中,对于天星乡法白村村民陆廷华来说,施什么肥、怎么施,一直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一般是商店卖什么肥料我们就买什么肥。”陆廷华介绍,自己家里有20亩地,无论是现在种的小麦、油菜,还是夏季种的水稻和玉米,平时他都选择施用尿素和复合肥,“因为用习惯了。”
不过,陆廷华也有“抱怨”:“现在种田是越来越难种了,地是越种越薄,庄稼生病的很多。”
“万物生于土”,土壤承载着农作物的生长,作物的产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的质量。“单一作物的连续种植和化肥的盲目使用,会导致化学物质大量长期保留在土壤中,使土壤微生物系统失调、生态功能变差,农作物病虫害频发。”云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教授续勇波表示,测土配方、合理施肥是破解这些难题最有效的方式。
为了解决土壤难题,云天化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探索出了“智能化肥微工厂”项目,通过对土壤养分的测量,了解土壤性质,然后根据种植作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一剂一药”,为农户科学配方;“一物一肥”,为作物量身定做全套营养方案。
微工厂的设备主要由小型配肥机械与电脑两部分组成。通过电脑的配肥管理系统,智能化操控小型配肥机,农户可根据需要现场配肥。通过实地测土,建成了覆盖全省的土壤肥力数据库,该数据库会根据每年一次的现场土壤肥力分析数据实时进行更新升级,农户在配肥的时候,可根据土壤情况补充所需微量元素,在施肥的同时也对土壤进行修复,有效保证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据介绍,目前公司已在保山、大理、西双版纳、楚雄、文山等州市建立起了10余个“微工厂”示范点,积极调动乡镇进行测土配方,制作土壤体检表,有针对性地开展化肥的配置。
我省拥有多样化的地形特征,从山地、高原到盆地、河谷,地形的精彩纷呈决定了土壤的多样化,受不同区域降水、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土壤的肥力也显现出了不同的特征,拥有18个土壤类型,284个土壤种类,农作物更是丰富多样。根据土壤和农作物的不同,农业化肥因时而异、因地而宜,走“私人订制”的路子,是科技发展的趋势,也是人们对食品安全高要求的必然。
“智能化肥微工厂是肥料企业适应市场需求,开展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措施,对推动化肥产业转型升级,转变肥料产品推广方式产生重大影响。”省土肥站站长刘友林表示,实现不同土壤、不同作物的个性化施肥,对推进我省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有重要作用,“智能化肥微工厂”前景不可小觑。
记者 严家芬 杨建华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