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会吹来国际风
国外参展商表演器乐(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记者 杨峥、黄喆春、李秋明、周灿、陈飞摄)
“我非常看好中国市场,对于尼泊尔的文化产品也很有自信。这次来就是希望借助文博会这个平台,让更多中国人认识尼泊尔文化,帮助我们扩大产品销路。”来自尼泊尔的阿雅说。这是她第一次参加文博会,带来了尼泊尔的羊绒、毛毡等纯手工制品。
本届文博会的影响力和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成为许多外国参展商发掘文化商机、开展文化交流的新平台。共有来自韩国、尼泊尔、泰国、越南、老挝、巴基斯坦等8个国家、近100家机构参展,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
作为本届文博会的参展商之一,老挝东南国际旅游有限公司主要经营东南亚旅游、商务租车、酒店预订、会务服务等旅游服务。中国游客近几年的出境游热潮,点燃了这家公司参加展会的热情。“老挝琅勃拉邦是老挝传统文化的中心,一直很受中国游客的喜爱,这也是我们着力打造的旅游产品。”这家公司的负责人介绍,中国出境游市场的火热,让他们的一些老挝同行也来到云南开拓自己的业务。而近几年的发展,也让他们发现相较于以往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产品,现在的中国游客更注重文化游、深度游。在本届展会中,这家公司也带来了侧重体验当地特色民俗风情的旅游线路,希望以此获得中国游客的青睐。
除了挖掘商机,更多的国际参展商来到文博会,看中的是云南的文化氛围和在区域文化交流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尼泊尔商人潘迪对于能够参加本次文博会感到十分激动。他为展会准备了自家工厂生产的尼泊尔传统手工羊绒围巾和唐卡。与其他许多国外参展商不同的是,他已经在尼泊尔学习了两年中文,能用中文进行简单的交流。“其实这次来参展,我不是那么在意生意的好坏。更加看重的是这个平台,希望文博会可以让我和云南人民以及其他参展商进行文化交流,通过云南试水中国市场,将来把生意做到更多的地方。”来到昆明仅仅两天,潘迪就决定要把企业在中国的基地驻扎在这里,他一边忙着招呼生意,一边向记者咨询如何在中国的银行开户。
还有更多的企业期待借助文博会这个平台,挖掘商机、深化合作交流。巴基斯坦参展商带来了传统木制品和手工皮衣,缅甸参展商带来了缅甸手工艺饰品……国外参展商的踊跃参与不仅让文博会吹起了一股国际风,更折射出随着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步伐的加快,云南的区域文化影响力正不断提升。本报记者 张若谷 罗蓉婵
实习生 韩成圆
>>>点击进入文博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