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设立5年 救助188名受害者

26.12.2017  11:02

我国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后,使得很多交通事故的受害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昆明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设立5年来,累计垫付费用1814.30万元,救助受害者188名。不过,由于部分被救助者、医疗机构对政策了解不足,救助基金在使用中还存在一些误解,特别是垫付后的追偿环节。今年,昆明市政府印发实施了《昆明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提升救助基金使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

成效 今年垫付基金200余万元

近日,昆明市财政局组织召开了2017年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工作培训暨联席会议,交警部门、医疗机构等救助基金涉及的主要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相关工作人员均参加了会议。自2012年昆明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成立以来,召开联席会议已成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成为推动救助基金“绿色通道”建立完善的有效机制。

昆明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通过近几年来的宣传培训和实践探索,救助基金在交警部门、医疗机构事故受害人中得到了广泛认可。据统计,截至12月20日,今年救助基金共对23起符合情形的交通事故开展救助,垫付基金共计223.93万元,涉及29人。昆明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设立5年来,累计为119起道路交通事故中的188名受害人垫付费用1814.30万元。

案例 垫付让受害人得到及时救治

李某是昆明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帮助过的受害者之一。2016年3月7日,在禄劝县乌东德集镇至新村的便道上,骑着两轮摩托车行驶到转弯处的李某,被迎面驶来的一辆小型面包车撞上,李某当场被送往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抢救。

经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认定,该起事故面包车驾驶员曾某承担全部责任,李某无责任。在抢救过程中,李某家属缴纳了7万余元抢救费。其余费用由于超出交强险限额,事故双方当事人及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申请垫付尚未结清的抢救费用8215.19元。经救助基金审核,给予了垫付。

由于救助基金向医院垫付了抢救费,让李某得到了及时救治。是不是因为有了救助基金,责任人面包车驾驶员曾某就不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呢?

今年1月9日,禄劝县人民法院受理了事故受害人李某的起诉,昆明市救助基金作为第三人申请参与了诉讼。经法院审理后,判决由事故责任人曾某在判决生效之日起15日内偿还救助基金垫付抢救费8215.19元。但责任人曾某至今未履行判决。

据悉,在整个追偿过程中,救助基金共支付诉讼费、律师代理费5025元。如果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还需再支付执行费。

记者了解到,通过诉讼是目前实施救助基金追偿最主要的方式,少数通过协商、自主追偿的方式追回。昆明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中心数据显示,在一些事故中,部分事故追偿成本甚至超过了救助基金垫付的金额。

后续 出台管理办法规范基金使用

是什么原因致使救助基金追偿难、成本高?

部分使用者对救助基金存在误解,是造成追偿难的原因之一。“救助基金垫付的原则是救急不救穷,并不是无偿使用。”昆明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中心负责人说,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并不是一项普遍福利,而是针对特定对象的一项社会保障政策。另外,在实践中发现,部分医疗机构费用偏高,在后续追偿中受到事故受害人、责任人、法院等多方质疑,增加了诉讼的难度和成本。

为进一步规范救助基金的使用,今年出台实施的《昆明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办法(试行)》(下称《办法》),对救助基金的垫付和追偿给予了明确规范。《办法》第十条规定,对道路交通事故中,发生符合“抢救费用超过交强险责任限额的”“肇事机动车未参加交强险的”“机动车肇事后逃逸的”“经上级或本级政府批准给予救助的其他情形”其中之一,而事故中当事人和法定连带责任人又暂时无支付能力,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应当垫付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用、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

第十六条规定:市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垫付抢救费用和丧葬费用后,应根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确定事故责任人,依法向事故责任人进行追偿。

追偿并不是根本目的。追偿是救助基金实施包含的制度设计,是救助基金能够良性循环的保障。”针对救助追偿中遇到的问题,日前召开的联席会议上明确,一方面要进一步畅通“入口”,交警部门、医疗机构、救助基金管理部门之间要加强信息共享,增强工作合力,共同做好救助基金的申请和垫付;另一方面要把好“出口”,对于部分事故医疗费用较高问题,医疗机构要建立严格的审核把关机制,确保费用的合规合理。(昆明日报 记者吴洁 通讯员杨长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