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政法走基层”首站关注全市未检工作
近日,市委政法委结合“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在全市政法系统开展“政法走基层”活动,第一站来到昆明市未成年人观护教育基地,关注全市未检工作。
昆明市未成年人观护教育基地是由市检察院主导,联合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的全省首个未成年人观护教育基地,基地将执法专业化与帮教社会化紧密结合,开创了未检工作的新局面。
昨日,基地邀请专业的心理老师,为即将结束考察期的4名被附条件不起诉和被判缓刑的涉罪未成年人上了一堂生涯规划课程,希望帮助他们增强信心,为未来的生活做好规划。在心理老师的指导下,几个孩子和市检察院的检察官们做着小游戏,嘻嘻哈哈笑个不停。
“这在半年前是根本不可能的。”负责教他们劳动技能的师傅史江昆回忆,几个孩子刚到基地时因为自卑,都不爱说话。半年以来,他们白天学习劳动技能,晚上学习文化知识,定期接受专业心理辅导。检察院检察官、专业社工、志愿者等定期到基地,为他们教授文化课,进行军事训练,组织他们参加公益活动等。在多方力量的帮助及关爱下,他们已经慢慢适应了基地内的学习生活,并逐渐从自卑及犯罪阴影中走出来,并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渴望。
记者看到,基地中有一栋2层钢结构小楼,设有活动室、阅览室、心理辅导室、食堂、宿舍等,有专门的生活、劳动技能培训和观护帮教场地,可进行监督考察、观护帮教、心理辅导、行为矫治、法制教育、技能培训等。这里更像一个开放的学校,平时家长可以到基地看望孩子,涉罪未成年人也可以在周末、假期请假回家。基地从去年年底成立以来,已接收10名被附条件不起诉和被判缓刑的涉罪未成年人。为无羁押必要但又缺少监管条件的未成年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监护及管理场所,对保障诉讼顺利进行,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具有重要意义。
这仅是全市未检工作的一个缩影。自2013年5月专门承办未检业务以来,市检察院未检部门已办理未成年人一审案件160件230人,未成年人二审上诉、抗诉案件23件45人,完成社会调查报告220份,附条件不起诉14人,相对不起诉2件3人。市检察院未检部门主动延伸检察职能,在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回访帮教、预防犯罪、法制宣传等领域积极探索,呈现出诸多亮点和特色,实现了观护帮教基地化、法制教育载体化、帮扶教育个性化、办案机制专业化、社会动员立体化,构建了涉罪未成年人观护教育长效机制,为未成年人撑起“青春护航”工程。
记者 唐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