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极不平凡、极为艰难的一年。面对新冠疫情反复冲击、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各类风险挑战交织叠加的严峻形势和多重考验,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工作的主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以赴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 我们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的要求。 二十条措施出台前,我们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严防外传,构建扁平化运行指挥体系,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以快制快处置本土疫情;采取“五个在外”的措施,强化“三个缓冲区”建设,牢牢把疫情防在境外、控在边境,为全省疫情防控大局作出了巨大贡献。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我们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坚持社会防治和个人防治相结合,合理调配医疗资源,抓好重点群体防治,加强科普培训,把千家万户建设成为新冠防疫的战斗堡垒,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 我们坚决落实“经济要稳住”的要求。 及时制定35条稳增长和50条稳经济等一揽子政策措施,有效落实减税降费等惠民惠企政策,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税缓费53.5亿元。坚持不懈在重要文件、重要会议中找项目,健全完善经济运行、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三个示范区”建设、“五项重点工作”月调度机制,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排名全省前列。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000.24亿元,增长4.7%,增速排名全省第6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8%,增速排名全省第3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6%,增速排名全省第6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4.13亿元,增长3.5%,增速排名全省第6位;同口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25亿元,增长3.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6.01亿元,增长10.1%;招商引资市外到位资金931.72亿元,增长19.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21元,增长3.9%,增速排名全省第3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94元,增长7%,增速排名全省第4位。
—— 我们坚决落实“发展要安全”的要求。 全力以赴开展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工作,守住了重特大敏感事件零发生的底线。扛牢扛实强边固防政治责任,确保了边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全力维护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有效防范经济和金融重大风险。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深入开展食品药品、自建房、交通、矿山等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全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进一步提升。
主要取得9个方面成效 :
——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有效落实政策衔接、动态监测、产业培育、主体带动、风险防范等重点措施,建立防返贫监测网格1.09万个,监测对象户均享受帮扶措施3.51项,精准帮扶8148户消除致贫风险,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17万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7.7万人,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5.73万人,脱贫人口收入同比增长17.8%。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全面完成2.07万户农房抗震改造任务,获评省级美丽村庄100个。
—— 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产业投资快速增长,新开工产业项目352个,投资同比增长157.7%。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83万亩,粮食播种面积434.54万亩,产量108.8万吨。36个企业产品入选云南省“绿色云品”目录企业和品牌名单。永德(澳洲坚果)入选全省重点帮扶“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县。工业发展攻坚战成效明显,规上工业企业达206户,入园工业企业达506户,园区实现营业收入456.4亿元,增长21%。累计开工风、光新能源项目28个、装机容量327.86万千瓦。旅游产业提质提效,新增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翁丁老寨完成原址重建并全面开放,5个乡镇、19个村被评为全国全省乡村旅游名镇、名村、重点村,实现旅游总收入228亿元。
—— 基础设施加快完善。 云县至凤庆高速公路全线通车运营,临沧至清水河、临翔至双江等5条(段)高速公路分段建成,累计建成高速公路417公里。巍山至凤庆、双江至沧源勐省高速公路开工建设。临沧至清水河铁路项目“工可”通过国铁集团咨询审查。实施农村公路建设1600多公里,镇康县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凤庆通用机场建设加快推进。46个在建重点水源及连通工程加快实施,22件沿边行政村供水项目建成通水。新开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8229户、城镇棚户区改造8191户、保障性租赁住房6525套,22个烂尾楼项目全部复工盘活。新建燃气、供排水等管道449公里。新增城镇建成区面积6.47平方公里。临沧市被住建部列为城市体检样本城市。新建5G基站1460个,44个边境村在全省率先实现5G网络全覆盖。
—— 对外开放不断深化。 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稳步推进,出台支持海公铁联运链主企业发展壮大25条措施,培育集装箱物流产业发展,对每个标准集装箱的货物运输给予平均1万元的物流补助,成功运行“重庆—临沧—缅甸”“四川德阳—临沧—缅甸”“深圳—临沧—仰光—印度”等海公铁联运国际线路,实现新通道进出口货物149.48万吨、进出口额65.8亿元,海公铁联运专列双向互运20批次。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稳步推进,孟定清水河口岸被列入全省智慧口岸建设名单,并作为全省首个“运抵直通”试点口岸正式运行,南伞口岸边民互市落地加工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永和园区境内境外联动发展项目加快实施。援缅滚弄大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084万元,辅桥建成移交。成功举办第三届缅甸(腊戍)—中国(临沧)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对外贸易实现“三个首单”。
—— 创新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 坚持“五个一”举措全力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开工建设示范区项目56个,累计完成投资164.56亿元,临沧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案例被列入《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2)》,并由外交部向联合国提交推介。新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5个,成功举办临沧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院士行”活动。选派国家“三区”科技人才91名、省级科技特派员66名。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1项、省级项目12项。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户,入库国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51户。云科临沧同创众创空间获国家级备案,临沧工业园区获批“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数字临沧”建设加快推进,投资增长91%。
——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三线”划定成果正式启用。实施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广泛组织“绿美云南”化为“绿美临沧”培训,全面推进“八大领域”绿美建设,获评省级绿美乡镇8个、绿美村庄30个,绿美村庄获评数量居全省第一。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临沧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9%,提高0.8个百分点。完成水土保持生态建设362.9平方公里。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澜沧江、怒江两大水系11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获评省级美丽河湖12个。林长体系全面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持续向好,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纳入亚洲象国家公园创建范围。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巡视、审计等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扎实推进。镇康县成功创建“云南省美丽县城”,临沧市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 营商环境明显改善。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出台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建立完善市场主体直接评价营商环境平台,持续推进行政审批精减化、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至1个工作日,政务服务好评率95%以上。全力实施市场主体倍增“阳光、雨露、土壤”行动,扎实开展“三进市场主体”活动,市场主体总量达21.91万户、净增4.44万户,净增企业1.29万户,个转企任务完成率居全省第一。坚持党政“一把手”带队招商,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各1户,实施10亿元以上项目48个。净增外资企业8户,实际利用外资1238万美元。
—— 民生福祉更加普惠。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用于民生保障。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双减双升”成效明显,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普通高中毛入学率等主要教育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连续保持全省前列,临沧职业学院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临沧健儿在国家级、省级赛事中获得金牌50枚。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7家县级医院入选国家首批“千县工程”,全市二级中医医院全部通过综合服务能力达标验收。城镇新增就业3.15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63.36万人、228.61万人。殡葬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成功举办第九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滇红茶制作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临沧市连续5届被命名为全省双拥模范城。
—— 边疆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扎实开展“四个专项行动”,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和信访难题,依法治市、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八五”普法扎实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稳步推进。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不断优化,人防物防技防“三防”融合加快推进,边境管控格局实现系统性重塑,走私、偷渡、贩毒等跨境违法犯罪大幅下降。智慧广电固边试点项目圆满完成。深入实施“1336”工程,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现全覆盖,宗教领域和谐稳定,临沧市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统计、农垦、供销、水文、地震、气象、国防动员、搬迁安置、机关事务、住房公积金管理等工作扎实开展;工会、红十字会、青年、科协、工商联、侨联、文联、社科联等工作不断进步。10件惠民实事有效落实。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以实际行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扎实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深入开展政府系统工作作风专项整顿,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大力推行“三法三化”和“三个马上”,实现“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升、工作大起色”。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45件、政协提案118件,一批办理成果有效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务实举措。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工作难中求成、难中求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市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人大代表依法监督、政协委员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向驻临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人员,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临沧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正视问题才能加压奋进。我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尚未充分转化为开放优势、发展优势。主要表现为:产业基础薄弱,缺乏龙头企业,品牌建设滞后,产业链短、附加值低;人才支撑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民生领域仍有不少短板;乡村全面振兴任务艰巨,城镇化进程较慢;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主体总量不大、质量不高、韧性不强,营商环境优化还需加力;一些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维护边境和谐稳定任务繁重;部分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任务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全面部署,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意见,为我们扩大开放,加快推动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我们要坚定信心,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五个坚持”“六个更好统筹”“五大政策取向”和“五个重大问题”,一步一个脚印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擘画的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市委五届三次全会安排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培育壮大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全力稳经济、增动能、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为实施“3815”战略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3%以上;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
重点抓好10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筑牢政治忠诚上持续发力
坚持全面学习。 全面学习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和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坚定性和系统性,原原本本学、融会贯通学、系统跟进学、联系实际学,学出理论武装的坚定信念,学出狠抓落实的责任担当,学出自我革命的清醒坚定,自觉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统领全局、统揽工作。
坚持全面把握。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守住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各项决策部署,把握总目标、总方向、总要求,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坚持全面落实。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安排上来,按照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推进“3815”战略发展目标,结合我市“十四五”规划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政府各项工作的时间表和施工图,坚定不移推动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临沧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聚 焦“三个好”要求,在推进守边固边兴边上持续发力
建设好美丽家园。 把“绿美临沧”作为建设好美丽家园的重要载体,立足“美丽中国、绿美云南、醉美临沧”定位,不断巩固和拓展“党委政府主导、市场化、爱心捐赠”三条路子,建设一批绿美城镇、绿美社区、绿美乡村、绿美公路、绿美河湖、绿美校园、绿美园区、绿美景区。大力发展绿美产业,加快培育临沧特色苗木花草及关联的建设管养、生态旅游、科普研学等产业,推进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加快补齐以绿化美化为基础的“绿美+”经济全产业链。
维护好民族团结。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行动,努力将沿边44个行政村(社区)全部创建成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社区),做好全国第十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单位)申报创建工作。实施“枝繁干壮”工程,切实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实施“石榴红工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实施“润土培根”工程,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守护好神圣国土。 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全民国防教育,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和颠覆分裂活动,构建完善新时期维护国家安全工作体系。健全落实“五级段长制”“五位一体”强边固防机制,深化推进“三防”融合。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持续深化打击治理跨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坚决铲除黑灰产业赖以生存土壤,全面净化边境治安环境。推动边境地区加快发展,加快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不断巩固沿边地区边民富、边疆美、边防固的良好局面。
(三)聚焦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上持续发力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按照未消除风险和新识别监测对象的风险类别和发展需求,动态调整“一户一策”帮扶举措,强化产业发展、就业帮扶、社区治理等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实现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5.4万人以上,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深入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抓实“九条措施”,实现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8%以上。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深入实施现代农民培训工程,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提高农民在全产业链发展中的增值收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实现村均10万元以上。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开展“设计下乡”活动,规范农村住房建设。持续开展绿美乡村建设,建成省级绿美乡镇10个、绿美村庄22个,市级绿美村庄778个。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农房抗震改造7000户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提高到60%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和收集处理率完成省级考核目标任务。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垦、供销、林业综合经营改革。实施农村基层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加快 新型城镇化 步伐 。 高质量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创建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县城,城镇化率达40%以上。推动城市更新改造,建设燃气、供排水等管道250公里,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万户以上、棚户区改造1.7万户以上。提高城镇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品质与水平,实施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1.2万套以上。加快城市公园、口袋公园建设。扎实推进17个城镇化片区开发,不断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以临沧边合区为重点,统筹抓好沿边城镇规划建设,建好孟定国际新兴口岸城市,将镇康、沧源打造成为扩大沿边开放的重要中心城镇,推动边境地区人口聚集、产业聚集,解决好就业、城镇化、农民增收等问题,真正把“边”的优势发挥出来,合法合规“靠边吃边”。
(四)聚焦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在扩大开放上持续发力
推动海公铁联运规模化常态化。 持续推动商签中缅第三国货物过境贸易、国际道路跨境运输、金融合作等双边协定。加快临沧火车站、云县大临铁路暨滇西物流产业示范园区和临沧(清水河)陆上边境口岸型物流枢纽建设。推进孟定清水河口岸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项目建设。落实中缅印度洋新通道集装箱货运物流补助政策,加强多式联运设施建设,全力实现双向互通海公铁联运标准集装箱1万个以上的目标。
发挥通道优势 加快口岸经济发展。 抓好通道沿线产业布局,吸引实力雄厚的市场主体落地临沧,大力发展落地加工、仓储物流、国际贸易、综合服务等产业,做大进出口总量,形成口岸经济集群,促进口岸经济由“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争取孟定清水河口岸扩大开放为国际口岸、南伞口岸升格为国家口岸,完成孟定清水河口岸智慧化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区、口岸中央商务区等项目实施,促进“大通道+口岸+城镇+产业”协同联动发展。
深化跨境农业等 对缅开放合作。 加强与缅北地区的跨境农业合作,进一步规范和服务好企业境外投资,解决好政策、通关、标准、交易等问题,支持国内市场主体走出去,合作共建粮食、甘蔗、橡胶、饲草和养殖等农业生产基地。深化与缅甸等周边国家在边境治理、经贸往来、公共卫生、教育科技等领域合作,继续办好中国(临沧)—缅甸(腊戍)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办好临沧百国华侨华人跨境跨贸商洽会。积极推动清水河至皎漂通道建设,加快援缅滚弄大桥项目施工,拆除重建南伞口岸跨境涵(桥),推进清水河至腊戍高速公路和铁路前期工作。
(五)聚 焦延链补链强链,在构建现代化 产业体系 上持续发力
依靠科技创新推进 特色农业 全产业链发展 。 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换应用力度,建专家团队、制技术标准、抓科技示范,大力发展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促进农业产业从种养环节向加工流通等二三产业延伸,发挥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推动全产业链发展。糖产业要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全程机械化、副产品综合利用力度。茶产业要提升精深加工、企业品牌引领水平,用名山茶的品牌、多元化的产品不断扩大临沧茶的市场份额。核桃产业要加快推进自动化智能脱皮等关键技术攻关和全资源利用创新型产品研发。临沧坚果产业要在提升原果品质和产量上下功夫。林产业要加快现有林草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做强做大木竹加工、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绿色富民产业,推进林板一体化发展。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新增绿色食品基地认证50万亩,认证产品60个。新增有机农产品基地认证8万亩,认证产品20个。大力发展和推广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持续抓好“一县一业”示范县、“一村一品”专业村和特色产业基地。完成农业投资110亿元,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2%。
持续打好工业发展攻坚战。 聚焦已有的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大力发展资源经济。积极推动电化学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建设,探索氢储能转化利用,新开工能源项目装机达140万千瓦以上,建成并网200万千瓦以上,完成能源投资100亿元以上。加快发展锗、高岭土等新材料产业,积极发展农用机械、外向型轻纺、小五金家电等产业。加强与大型药企深度合作,做好中药材精深加工。2023年,力争全市规上绿色能源等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0个以上,能源以外工业投资增长25%以上;净增工业企业1000户以上、规上工业企业30户;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9%。
发挥 亚微节品牌优势建设创训养基地 。 全面提升亚微节举办水平,丰富活动内容,把沧源纳入亚微节的重要节点,将亚微节品牌优势与临沧的人文生态、民族文化、地缘特色等旅游资源结合起来,盘活利用好脱贫攻坚期间打造的示范村、特色民居等基础设施,做好“文化+”和“旅游+”文章,大力开发文化展示、体育竞技、娱乐体验等新产品、新业态,聚力打造集文化创意、体育集训、休闲养生于一体的创训养基地。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乡村旅游,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高端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业与健康、体育、文化、教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以人均消费、日均消费为重点的旅游综合效益。加快创建崖画谷5A级旅游景区,创建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云南省金牌旅游村和最美乡愁地4个。实现旅游总收入270亿元以上,乡村旅游总收入增长15%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7%。
一体化规划布局壮大园区经济。 统筹规划建设国家级、省级、市级园区,避免同质化、低端化竞争,推动形成协同互补发展格局,打造规模化、差异化的区域产业集群,力争园区规上工业产值突破350亿元。临沧边合区聚焦进出口加工和跨境商贸物流,临沧高新区聚焦绿色食品加工、以锗为主的新材料、现代服务业,凤庆产业园区聚焦核桃、茶叶延链补链,云县产业园区聚焦绿色能源新材料和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按照“一县一业”“一园一主导”的思路,加快市级产业集聚区和特色优势园区建设。
(六)聚焦增投资促消费,在扩大内需上持续发力
促进消费持续恢复。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统筹好稳物价和促消费工作,改善消费条件,创造消费场景,释放消费潜力,让群众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加快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业发展,促进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提振大宗消费,壮大新型消费。推进电商进农村,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20%以上。
抓实重大项目建设。 坚持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月调度机制,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实施进度。准确把握政策指向、发展方向,谋划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抓实项目前期,争取更多支持。持续打好重大项目要素保障攻坚战,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持续优化投资结构,完成产业投资405亿元以上、占全部投资比重达50%,实现民间投资占比达45%。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打造省市4小时、市县2小时、县乡2小时“422”经济圈,全面扫尾“能通全通”工程,全线建成临沧至清水河、临翔至双江、永德链子桥至耿马勐简高速公路,基本建成云县至临沧、瑞丽至孟连高速公路临沧段,累计建成高速公路560公里以上,实现“县县通高”。加快南涧至云县、巍山至凤庆、双江至沧源(勐省)高速公路建设。启动凤庆至永德、昔归至云县、双江至澜沧高速公路,以及国道G219线永德(户乃)至镇康(白岩)、耿马(班幸)至沧源(南撒)段二级公路建设。建设和改造农村公路1500公里以上。力争临沧至清水河铁路纳入国铁集团勘察设计计划并启动建设。完成沧源佤山机场改扩建及临沧博尚机场总体规划修编,建成凤庆通用机场,争取将孟定民用运输机场纳入省级、国家级相关规划。积极开辟直飞国内主要城市的航线航班。完成澜沧江244界碑至临沧港四级航道整治。
推进“兴水润临”工程。 加快建设耿马灌区等重点水利工程,启动大勐统河大型灌区建设,推进南汀河、小黑江大型灌区项目前期,竣工验收5件重点水利工程,加快41件续建重点水源和连通工程进度,新开工5件水源工程、7件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5件河道治理项目,逐步消除工程性缺水和区域性缺水,提升供水安全保障水平。
推进“数字临沧”建设。 实施“城市大脑”一期、市域社会现代化治理、智慧县城、智慧园区、智慧口岸、智慧医共体、智慧景区等数字化应用场景项目建设,建成省级智慧县城和智慧园区各1个,力争建成省级数字农业示范基地2个。新建5G基站1000个。数字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增长20%以上。
(七)聚焦市场主体培育,在提升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
大抓营商环境。 实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统筹推进投资和建设项目审批、商事制度等领域改革,精简单证及证明材料,持续推进“一业一证”“一企一证”“证照联办”“一照多址”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升“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省内通办”政务服务水平。创新监管机制,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完善市场主体信用承诺制度。
大抓招商引资。 围绕壮大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立足特色农业、文旅康养、新能源等优势资源,聚焦节能环保、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新业态招商,突出交通、物流、口岸等开放大通道,紧盯链主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精准招商、定向招商,强化“一把手”带头招商,采取市县园区“六个一”举措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借力民营资本,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等区域合作招商。引进超10亿元优质产业项目10个以上、链主企业10户以上。
大抓市场主体。 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倍增“阳光、雨露、土壤”行动和“与企同行·助企成长”帮扶行动,持续推进“三进市场主体”活动,认真落实减税降费、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等助企惠企政策措施,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聚焦管理、发展、脱困、改革,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发展三年行动,促进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大做优。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推动民营企业保存量、扩增量、提质量,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60%。实施龙头企业培引计划,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户以上。兑现升规升限奖励扶持政策,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净增企业1万户以上、“四上”企业116户。
(八)聚焦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在推进绿色发展上持续发力
推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 落实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29条措施,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和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三年行动,拉动规模以上企业、在临高校等创新主体研发经费投入增速达17%以上。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在重点产业领域突破关键技术10项以上,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8项以上,开发新产品30个以上,组织推荐申报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相关平台10个以上,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5户以上。加强科普宣传,持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治理。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建设工程和国土绿化行动。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开展劣V类水质断面“清零”攻坚,加大澜沧江流域(临沧段)、怒江流域(临沧段)和南汀河流域综合保护开发力度,保持11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推深做实林长制,全面压实森林资源保护责任,完成营造林10万亩、人工种草1.8万亩。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筑牢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扎实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抓好澜沧江国家水电基地、“风光水储一体化”多能互补基地建设,加快“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绿色低碳产业,推进碳汇项目开发,加快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提升碳汇开发能力,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九)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上持续发力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推进就业创新提升行动,持续做好高校毕业生、青年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大对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力度。实施“临沧兵”变“临沧人”工程,妥善安置好退役军人。实施“技能临沧”行动,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万人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95万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7万人以上。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巩固拓展“双减”成果,持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性,规范民办教育,整体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全力支持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提升办学水平,持续深化与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合作办学,推进临沧职业学院项目建设。加快教育专项工程项目实施,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新建改造校舍4万平方米、运动场5.5万平方米。
推进健康临沧建设。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智慧医共体建设,加快优质资源向县乡村延伸,发展壮大农村和社区卫生队伍,构建市优、县强、基层稳定的医疗服务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全面完成“双提升”工程。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工作,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做好重点人群服务保障,着力“保健康、防重症”。抓好中医药、民族医药传承发展,加快市中医医院(佤医医院)建设,提升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扎实推进健康县城建设,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创建成果,确保8县(区)顺利通过评估(复审)。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落实基础养老金标准常态化调整机制。持续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新增缴存1万人以上。上下联动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实施生育支持工程。加快构建居家社区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强化残疾人社会保障。健全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推进边疆文化长廊、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实体书店、国门文化建设,倡导全民阅读。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十)聚焦安全发展,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上持续发力
守牢粮食 安 全底线。 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落实种粮补贴政策,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20万亩以上,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产量稳定增长。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基本完成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推进以水稻、玉米、茶叶等为主的种质资源圃建设。开展粮食节约行动,有效降低粮食损耗浪费。
守牢财政金融风险底线。 全力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坚决遏制政府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化解存量。全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严厉打击违法金融活动,确保经济稳定与金融稳定相互支撑、良性循环。全力防范化解企业债务风险,强化市属国有企业债务约束。加快财政支出标准体系和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鼓励和支持基层培植税源,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坚持过紧日子、苦日子,持续推动财力下沉,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任务。
守牢社会稳定风险底线。 深化基层党组织体系网和社会治理体系网两网融合,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效能,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妥善解决信访群众合理诉求。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创建禁毒示范市,打好第五轮禁毒和防艾人民战争。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加快建设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以零容忍的态度开展非煤矿山、危化品、道路交通、建筑、消防、燃气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基本建成覆盖市县乡村的应急广播体系。
各位代表!全市各级政府都是政治机关、落实机关、服务机关、清廉机关。 我们要打造担当型政府。 深化拓展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坚持“面对面”的工作方式,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以实干担当推动发展提速提质提效。 我们要打造创新型政府。 强化政府工作人员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敢于冲破思想观念障碍、摆脱传统路径依赖,创造性开展各项工作。 我们要打造服务型政府。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想问题以民意为重,办事情以民生为本,办好10件惠民实事,下大力气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做到政府工作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 我们要打造廉洁型政府。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压紧压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加强对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效能监督,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我们要打造法治型政府。 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各位代表!实干成就梦想,奋斗创造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埋头苦干、开拓创新,奋力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临沧篇章!
名 词 解 释
1.“五个在外”: 防在境外、隔在境外、检在境外、治在境外、控在境外。
2 . “三个缓冲区”建设: 境外缓冲区建设、边境缓冲区建设、口岸缓冲区建设。
3 . “五项重点工作”: 招商引资、南汀河流域治理、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
4 . “三个首单”: 首单云南省跨境电商“9810”(海外仓)模式出口货物从孟定清水河口岸通关、首单市场采购贸易货物从孟定清水河口岸通关、首单孟定清水河口岸边民互市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
5 . “五个一”: 坚持一个引领,以高质量党建推进示范区建设;建立一套机制,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示范区建设;制定一套政策,以良好发展环境推进示范区建设;实施一批项目,以重大项目实施推进示范区建设;突出一个核心,以科技创新引领推进示范区建设。
6 . 国家“三区”科技人才: 为加快建设艰苦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本土科技人才和农村科技创业人才队伍,选派科技人员到“三区”提供科技服务、开展农村创新创业。
7 . “三线”: 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8 . “八大领域”绿美建设: 绿美城镇、绿美社区、绿美乡村、绿美交通、绿美河湖、绿美校园、绿美园区、绿美景区。
9 . “三进市场主体”活动: 政策宣传进市场主体、政策服务进市场主体、政策兑现进市场主体。
1 0 . “双减双升”: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
11 . “千县工程”: 到2025年,全国至少1000家县级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
1 2 . “四个专项行动”: 特殊群体服务管理、突出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命案防控三年攻坚、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1 3 .“1336”工程: 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为主线,紧扣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三大任务”,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心向习近平总书记、心向党、心向国家“三个心向”,推动实现基础设施智慧化、乡村产品商品化、人居环境生态化、日常生活健康化、社会治理信息化、群众工作组织化“六化”目标任务。
1 4 .“三法三化”和“三个马上”: 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任务一发布马上抓落实、工作一部署马上去推动、工作一完成马上就反馈。
1 5 .“五个坚持”: 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1 6 .“六个更好统筹”: 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
1 7 .“五大政策取向”: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
1 8 .“五个重大问题”: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
19 . “3815”战略发展目标: 三年上台阶(2023—2025年),到“十四五”末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上新台阶;八年大发展(2023—2030年),到“十五五”末与全国发展差距明显缩小;十五年大跨越(2021—2035年),到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 . “枝繁干壮”工程: 围绕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入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民族地区文化惠民、民族文化精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文化研究、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边疆文化安全等工作。
21 . “石榴红工程”: 围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成效经验研究、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各民族共建共享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方面,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创建等13个项目,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22 .“三项计划”: 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
23 . “润土培根”工程: 围绕深化理论研究、强化思想引领、实施文化浸润、推动自我革命、提升能力素质、全面从严治教等任务,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
24 . “九条措施”: 动态保障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切实做好省外务工脱贫劳动力稳就业工作、加强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帮扶、加强公益性岗位管理、发挥帮扶车间促进就业作用、大力实施消费帮扶行动、加大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扶持力度、发挥政策性兜底保障作用、规范和加强扶贫项目资产运营管理。
2 5 . “六个一”: 一起联动推出重点项目、一起精准对接目标企业、一起整合招商政策、一起落实服务机制、一起培养专业队伍、一起考核招商成效。
2 6 . “四上”企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2 7 . “风光水储一体化”: 侧重于电源基地开发,结合当地资源条件和能源特点,因地制宜采取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多能源品种发电互相补充,并适度增加一定比例储能,统筹各类电源与储能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
2 8 . “源网荷储一体化”: 侧重于围绕负荷需求开展,通过优化整合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要素,以储能等先进技术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以安全、绿色、高效为目标,创新电力生产和消费模式,为构建源网荷高度融合的新一代电力系统探索发展路径,实现源、网、荷、储的深度协同。
2 9 . “双提升”工程: 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提升工程、疾控机构核心能力提升工程。
附 件
2023年10件惠民实事
一、稳定和扩大就业
年度目标: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95万人以上,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不低于2022年水平;实现残疾人就业700人;实施“临沧兵”变“临沧人”工程,推动新增退役军人就业4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持在87万人以上,其中,转移省外就业18万人以上;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5.4万人以上,其中,转移省外就业4.8万人以上。
主办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体育局、市乡村振兴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残联,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
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能力提升
年度目标:统筹盘活基础教育资源支持乡村幼儿园建设,加大县城、城乡接合部、城区幼儿园的建设力度,新建、改扩建6所幼儿园,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
主办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
三、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年度目标:建设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农民院士科技服务站1个,加强农业农村产业发展及乡村振兴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推动科技与农业产业、科技人员与农村深度融合,有效解决农村科技服务、技术推广、科学素质不足等问题。争取省科技厅至少向我市新选派省级科技特派团1个、省级科技特派员50人,建立边境村产业科技示范点3个,发挥科技和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将科技创新的动能延伸到田间地头,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更大成效。
主办单位: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科协,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
四、住房保障和居住品质提升行动
年度目标: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2806套;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89个、529栋、116.84万平方米,惠及群众10021户。
主办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
五、农村供水保障3年专项行动
年度目标:建设100件集中式供水工程,改变1.2万依靠水窖供水人口和0.2万水窖辅助供水人口供水方式。
主办单位:市水务局,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
六、县级公立综合医院专科能力提升工程(薄弱专科)
年度目标:8家县级公立综合医院中,85%以上设立精神科、眼科,70%以上设立老年病科,40%以上设立临床营养科。
主办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
七、农村公路安全 “ 消危 ” 行动
年度目标:完成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400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四、五类危桥改造25座,确保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安全可靠,保证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主办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
八、 “ 文化大篷车 · 千乡万里行 ” 惠民演出和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民族村寨旅游提升工程
年度目标:国有文艺院团开展“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惠民演出送戏下乡640场以上。实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工程项目13个、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项目2个。建设20个民族村寨特色旅游提升示范村。
主办单位:市文化旅游局、市民族宗教委,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
九、惠老阳光和老年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年度目标:聚焦高龄失能老人照护刚需,改造建设5个乡镇级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新增护理型床位300张,全市护理型床位占比达53%。加快构建“十五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持续提升社区日间照料机构覆盖率,重点发展老年人急需的助餐服务,建设“老年幸福食堂”。开展500户失能、残疾、高龄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打造2个社区(乡镇)医养结合示范机构,1家医养结合优质服务单位。
主办单位: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
十、“村村寨寨广播响”工程(应急广播体系建设)
年度目标:建设应急广播市级平台1个、县级平台5个、乡镇级前端51个、行政村级前端688个,应急广播终端5596个,实现党的方针政策、社会治理等日常信息宣传和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应急信息快速播发,形成市、县、乡、村一体化指挥调度体系。
主办单位:市广播电视局,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
录入者:李贵荣 责任编辑:李贵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