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深入民生服务 全国网媒记者探寻“陕西经验”
5月15日上午,来自全国40多家网络媒体的编辑记者走访了“陕西经验”的核心关键——陕西省信息化中心。
办证难,办事难,很长一段时间,老百姓抱怨最多的就是在政府部门办理各种证件手续麻烦。2014年,陕西省卫计委为了简化办事程序,开通了网上办证申请业务。市民在办理独生子女证、再生证等只要在线操作,等待系统审核通过,便会得到短信领取通知。
记者了解到,这套网上办证申请业务由未来国际网上办证系统提供,将大量的数据存储在网上系统,市民不需要在多个部门来回奔跑。目前,西安市、宝鸡市、铜川市等多个城市均可提供此服务。
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陕西信息化中心将信息化服务覆盖到乡镇、延伸到行政村。围绕医疗、住房、就业、食品药品安全、移民搬迁安置和信访等民生问题、老百姓切身关注的热点、紧迫点和关键点做好信息化服务。这些经验被国内200多个省、市学习、借鉴。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深处内陆、经济较东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陕西在我国电子政务领域如此傲然前行呢?5月15日上午,来自全国40多家网络媒体的编辑记者带着这些疑问走访了“陕西经验”的核心关键——陕西省信息化中心。
中心有95个单位共336个业务系统运行
其实,从2006年开始,陕西省委省政府一贯坚持“统一领导、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的原则,以电子政务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推进全省信息化基础资源统建共享和业务协同工作,建设陕西省信息化中心,建成“两网四库三平台”为支撑的信息化公共平台服务体系,推动省市县三级政务信息化基础资源共享。
陕西省网信办副主任黄永宏介绍,截止到2015年底,陕西省信息化中心共有各类服务器1122台,存储24台套、总容量798TB,数据库102个、数据量1883GB、沉积的数据量达212TB。95个单位共336个业务系统在省信息化中心部署运行,其中包括:79个省级单位(含下属单位)的301个业务系统、12个企业单位的30个业务系统和4个市级单位的5个业务系统。还有51个省级单位的182个业务系统也正计划于近期逐步迁入陕西省信息化中心。
到2015年底,陕西信息化中心已累计完成19个数字化城镇建设。同时,陕西全省10个地市和89个县区基于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开展通用办公,公文传输,网站为民服务等业务应用。
南郑县将全县主要行政审批事项集中上网,实现“一站式”加“一网式”服务。凤县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实现了对全县29家药品零售企业药品购进、验收、养护、销售等信息的全程监管,保障百姓吃上放心药;眉县的猕猴桃公共服务应用系统、铜川市王益区的社区居家养老等一批典型应用项目也受到百姓欢迎。
陕西政务信息管理工作体制取得突破
在此之前,陕西省率先成立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由省委书记担任组长,亲自谋划全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率先成立陕西省委网信办,在政务信息化工作体制机制、政策制定和管理程序上取得新的突破、激发活力。
在管理方面,首先明确政务信息化由陕西省委网信小组统一决策、省委网信办统筹协调、管理陕西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决策重大事项,起草和制定相关政策、制度,负责全省信息化规划、建设、实施和运维的管理工作。
同时制定发布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形成了陕西省电子政务项目由各级网信部门统一管理、资金集中使用、各部门基于统一的政务信息化公共云平台开展业务应用的管理模式,保障了信息化基础设施集中统一,高效使用。
此外,突出抓好顶层设计这个关键环节,确保政务信息化集中统一、安全可靠、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一盘棋”发展。 突出“统建、共用、开放、服务”,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和技术服务系统,加强自主可控软硬件产品,统一建设安全保障设施,统一安全管理制度,从服务机制、队伍建设、标准规范、管理制度等方面加强指导和建设,确保技术服务安全、规范、高效。
未来国际董事长王茜说,西安未来国际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陕西省信息化中心主要的技术服务和运行维护支撑单位,自主研发了26款云计算核心技术产品,并通过安全服务集成构建云、管、端三层和多元化的政务云安全防护体系,确保陕西省政务云服务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编辑:张钊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