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春风吹大地 滇池治理显成效
一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作为昆明的母亲湖,上世纪70年代,曾经清澈的滇池日渐受到污染,成为阻碍昆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昆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滇池治理,自“九五”正式启动滇池治理以来,持续从人力、物力、技术上投入,不断探索实践,经过20余年的努力,滇池流域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营养状态已由原来的重度富营养转变为中度富营养,湖体水质企稳向好。2016年,外海和草海水质均实现了20 年来的首次突破,由劣Ⅴ类提升为Ⅴ类。2017年,滇池25条入湖河道水质达标,全湖水质稳定保持在Ⅴ类。滇池治理作为昆明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在祖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断刷新着奋勇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历史。
坚持科学规划 引领滇池治理提质提效
自“九五”以来,昆明市委、市政府均编制了滇池水污染防治计划和规划,以科学的规划引领滇池环境治理工程正确、高效、有序开展。《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等引领滇池治理从“污染控制、生态修复、资源调配、监督管理、科学示范”的工作方针入手,治理以工程措施为主,共投资109.02亿元,为后期治理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面对庞大的治污工程和艰巨的任务,昆明市委、市政府继续攻坚克难,加大治理力度,“十一五”期间,提出了滇池治理的“六大工程”:环湖截污、农业农村面源治理、生态修复与建设、入湖河道整治、生态清淤等内源污染治理、外流域引水及节水,共投资183.3 亿元。“十二五”期间,继续以滇池治理“六大工程”为主线,全面实施滇池综合治理,投资增加到 420.14 亿元。“十三五”规划,以“区域统筹、巩固完善、提升增效、创新机制”为治理思路,巩固“九五”以来滇池保护治理成效,进一步对“六大工程”提升和完善,滇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健全政策法规和监管体系 打牢制度之基
1980年5月1日,颁布实施了滇池保护的第一部地方法规《滇池水系环境保护条例 (试行)》,开启了滇池保护的法制化轨道。之后,陆续颁布实施《滇池保护条例》《滇池综合整治大纲》《昆明市河道管理条例》《昆明市环滇池生态区保护规定》《昆明市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办法(试行)》等。为不断深化和提升滇池综合治理能力,根据滇池治理中涉及到的各块情况,编制和发布了许多具有创新性、针对性的政策,如《关于在滇池流域内经销和限制使用含磷洗涤用品的通告》《关于对滇池流域面山“五采区”植被修复工作的指导意见》《滇池湖滨 “四退三还一护”生态建设工作指导意见》《昆明市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开展滇池治理三年行动的意见》等。在政策法规相继出台的同时,不断建立滇池治理的监督管理部门,成立了滇池管理局、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彻底截污指挥部、水体置换指挥部等,以统筹协调、监督问责滇池治理中各部门的相关工作,并确保各项政策法规落实。
创新举措 开创滇池治理新局面
自2008年以来,昆明市为加快滇池治理步伐,大力开展“四退三还一护”(退田、退塘、退房、退人,还湖、还湿、还林,护水)的滇池湖滨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恢复滇池湖滨良性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开创了滇池环境治理的新局面,滇池治理成效获得新突破。“四退三还一护”的生态文明建设属于滇池治理“六大工程”中的生态修复工程,在修复和建设湖滨生态以及进一步改善滇池水质方面发挥着非比寻常的作用。通过“四退三还一护”,建设湖岸亲水型生态湿地和湖滨生态林带,全面推动滇池湖滨生态修复与建设。经过近10年的努力,目前已完成退塘、退田4.5万亩,退房145.3万平方米,退人2.5万人,建成湖滨生态湿地5.4万亩,拆除沿湖防浪堤43.14公里,增加水面面积11.5平方公里,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0.6亿元。历史上首次出现“湖进人退”,湖滨生态带环境有了质的变化,生物多样性增加,野生动植物数量陡增,消失多年的海菜花等水生植物、金线鲃等本地鱼类、鸟类又重新出现。2016年,湖滨3600公顷湿地被评为“中国最美湿地”。
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治理任务依然任重道远。乘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昆明将在全面总结过去滇池治理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环境治理工作机制,强化科技支撑,以科学治理、系统治理为出发点,以“六大工程”为主线,努力实现滇池治理再上新台阶,最终让滇池成为昆明的生态之湖、人文之湖和希望之湖。(市委党校市情研究中心博士 李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