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官员释疑:十三五为何增速需保持6.5%以上

08.03.2016  10:37
  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五年规划,“十三五”规划历时两年多的研究编制后,终于交到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手中。
  昨日,代表们对此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审议,作为纲要草案起草的具体负责部门,发改委各司局的负责同志分散在各个代表团,收集代表意见,认真为代表答疑解惑。就在代表们认真审议“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的同时,昨日上午,纲要草案起草参与者——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副司长岳修虎接受了北京青年报记者的专访,从具体工作层面回答“为何‘十三五’期间GDP增速目标为6.5%以上”、“‘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的目标指标如何确定”等问题。
  6.5%由来
  所有的研究(表明未来增速)都在6%至8%之间,大部分是在7%左右。
  发改委分三种方案(6%、6.5%、7%)在CGE模型中进行了论证,分析了是否能够实现就业目标、城乡居民收入的需要等因素后,最终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确定了“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
  新增指标
  25个指标,总数上比“十二五”规划增加一个,其中,一些新指标取代了“十二五”规划中的旧指标,“十二五”规划中的一些原有指标有的被合二为一,有些则更加细化。
  “全员劳动生产率”是新增的预期性指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科技进步贡献率”、“空气质量和地表水质量指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由“十二五”规划中的“农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合成。
  调研内容
  在深圳调研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去上海调研开放和体制创新;在浙江调研特色城镇、机器换人、五水共治;在甘肃、云南、贵州等地,调研题目主要围绕扶贫、生态、基本公共服务等。
  版本修改
  “很难统计”究竟修改了多少个版本。
  2015年11月初,发改委提交了“十三五”规划草案的第一个版本
  2016年2月27日,“十三五”规划草案最终定稿并提交人大审查,也就是昨日各位代表们手中看到的最新版本。
  字数变化
  “十二五”规划有65000字,“十三五”规划纲要有83000字,由十几万字到6万字,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由7万字到最终的83000字。
  释疑
  疑问一:6.5%以上目标是怎么来的?
  在五年规划起草者看来,规划中的目标指标就是下一个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而GDP增速又是备受大家关注的一个。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将未来五年经济年均增速目标设定为6.5%以上。实际上,在纲要草案发布之前,6.5%这个数字就被官方和学者频频提及。实现中央《建议》确定的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需要实现6.54%的增速,6.5%以上是否就是这样倒推出来的?
  前期邀请专家论证中国潜在增长率
  岳修虎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作为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指标,GDP增速的设定,程序是非常复杂的。据他介绍,这个指标的确定经历了前期的委托第三方研究、中期的经济模型推演、后期的多方面反复研究论证。
  他透露,在该项指标的设置过程中,发改委曾委托相关专家采取“背靠背”研究的方式,专门针对“十三五”时期的潜在增长率进行系列研究。同时,为了提高科学性,他们也搜集了其他专家、市场领域分析员以及国际相关组织等对中国未来潜在增长率的各种研究。
  “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对‘十三五’潜在增长率的测算(表明未来增速)都在6%至8%之间,大部分是在7%左右。”岳修虎说,这是国际国内对中国未来潜在增长率较为一致的看法。
  曾就6%、6.5%、7%三种方案反复推演
  根据上述区间,发改委选择了6%、6.5%、7%三种增速,在CGE模型中进行模拟论证。CGE模型是一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计量模型,是政策分析的有力工具。在这个模型中,要综合考虑能否实现就业目标、城乡居民收入、资源环境支撑等多方面因素。当然,6.5%以上的目标不只是专家测算和模型推演的结果,还经过了决策层的反复论证,才最终确定。
  岳修虎告诉北青报记者,这个增速既考虑了发展条件的支撑、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需要,也为我国转方式、调结构留下了空间和余地。
  “我们制定的增长速度不能太高或太低。”岳修虎解释,GDP增速长期超出潜在增长率,会付出代价;低于潜在增长率,可能有就业不充分、要素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也不是好的选择”。
  疑问二:25个主要指标如何确定?
  除了GDP增速,“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还有其他一些主要指标。岳修虎介绍,此次规划纲要草案主要指标包括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和资源环境四大类,共25个指标。
  为什么选择这些作为主要指标?岳修虎告诉北青报记者,五年规划中所有的任务和举措都是围绕目标指标展开的,科学设置目标指标,对编制好规划至关重要。在规划起草组中有专门的同志负责指标研究工作。不仅如此,起草组还委托专家专门研究“十三五”目标指标。
  “按照中央《建议》明确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突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短板和难点,结合我们自己的研究、专家的研究和各有关部门的意见建议,确定主要指标的框架,然后一轮一轮地征集意见,不断讨论修改和完善。”岳修虎说,“十三五”指标的设置特别注重各项指标之间的匹配和平衡。“我们是放在发展系统里统筹考虑指标的平衡性。”
  岳修虎说:“各领域的发展不会是突变的,它有其内在的运动规律。指标的设定既要符合长期发展趋势,也要考虑环境条件的变化;既要符合国家发展导向,也要立足国情、切实可行。”
  疑问三:“十三五”新增了哪些指标?
  与“十二五”规划纲要相比,“十三五”的目标指标总量增加1个,约束性指标总量也多了1个。除此之外,起草组还调整了一些指标,不少指标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新增加的。
  经济发展新增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城镇化率的指标在原有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基础上新增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岳修虎解释道:“这主要用来反映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要求。”
  另外,“全员劳动生产率”也是新增的预期性指标。岳修虎告诉北青报记者,全员劳动生产率实际上就是GDP除以就业人员得出的数据,反映的是经济增长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源转变的导向。
  创新驱动新增互联网普及率
  “互联网普及率”是创新驱动大类中的新增指标,岳修虎说,这充分体现了对信息化发展的高度重视,互联网对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人民生活都带来了很大影响,选择互联网普及率作为指标,是为了给大家搭建信息应用的基础平台,让更多人更便利地使用互联网。
  另外,“科技进步贡献率”是“十三五”规划中新提出来的指标。岳修虎介绍,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促进未来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举措,而科技进步贡献率就是一个反映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的指标。
  民生福祉类新增了贫困人口脱贫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短板是实现5575万人口脱贫,所以把这个指标纳入进来。同时,根据统计口径调整,将“农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合并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指标,继续强调增加居民收入,岳修虎解释说。
  将“十二五”的“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改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并设定为2020年提高到90%。岳修虎说,“90%是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另外,将“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改为“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要求完成2000万套。
  资源环境新增PM2.5浓度下降指标
  岳修虎告诉北青报记者,在资源环境大类中,亮点在“空气质量”和“地表水质量”。
  “环境保护领域过去通常设置工作性、过程性的指标。”岳修虎说,在此次纲要草案的主要指标中,“既要求总量减排,还要求有能更贴近百姓直接感受、能够反映质量和结果的指标。毕竟长期累积的结果才是大家看到的真实现象”。
  岳修虎称,此次新增的“空气质量和地表水质量指标”会让人民真实可感,“特别是PM2.5浓度下降指标,中央《建议》明确提出要作为约束性指标”。
  延伸
  起草组如何让百姓和代表了解“十三五”?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与“十二五”相比,在起草好规划纲要的同时,为方便代表审查和百姓了解,“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也做了不少创新。在提交全国人大代表审查前,起草组还特别配合纲要草案制作了针对代表的解释材料和针对百姓的普及动漫。
  15万字草案说明材料方便代表
  今年,审查“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的代表们,人手一本纲要草案解释材料。北青报记者看到,这本解释材料可比纲要草案厚多了。与白纸黑字的纲要草案不同,解释材料是彩色图文版,配有照片和图表。
  翻看材料,首页有图文并茂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总览图解”。除此之外,还有“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十三五”重大举措、名词解释等,代表们拿到解释材料,纲要草案主要内容框架一目了然,很多专业名词不再是问题。
  岳修虎告诉北青报记者,这是首次配合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如此详尽和丰富多彩的解释材料。整个编制过程花费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代表们拿到的这份材料,最初的版本有30多万字,各地方和有关部门提供了许多材料,希望尽最大可能将纲要草案解释透彻,方便代表审查,最终考虑方便和实用性,将字数压缩到15万字以内。
  四分半动漫短片吸引年轻网民关注“十三五”
  除了方便代表审查“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起草组成员在编制过程中还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了解、关注“十三五”规划,这个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五年规划。
  3月6日,网上流传了一个写意水墨画形式的动漫短片——《奔向全面小康的五年规划》。岳修虎透露,短片“前后制作了半个多月的时间”,用四分半钟的动漫浓缩8万字的纲要草案,是五年规划工作中的首次尝试,目的就是让更多年轻人能了解国家规划、参与规划实施。
  揭秘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是如何起草的?
  “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从2013年年中的“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就开始了,到今年2月底纲要草案报经国务院同意,提交全国人大,前后历时两年多。在这么长的编制起草过程中,从具体工作层面上讲,有哪些环节必不可少?
  起草人员第一件工作是学习领会中央决策部署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是由国务院负责编制,国家发改委是具体起草工作的牵头部门。岳修虎介绍,中央《建议》是纲要草案编制的依据,纲要草案的指导思想、发展理念都是充分贯彻落实中央《建议》的精神,重大任务、重大举措也都是根据中央《建议》精神作出具体部署和安排。
  不仅如此,他告诉北青报记者,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基本遵循,要完完整整地贯彻落实到纲要草案中。
  “每一部分的起草,第一件工作就是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中央开过几次重要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每一次中央的最新精神,都会贯彻落实到纲要草案中。”岳修虎说。
  起草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大范围调研
  岳修虎告诉北青报记者,“十三五”规划工作启动以来,从中央领导同志到实际起草者,开展了不同层面的广泛调研。在国家发改委层面,各位委领导分别多次进行深入调研。
  作为“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的参与者之一,岳修虎在起草前为此调研了全国近一半的省份。“我们都是有针对性地去调研,针对不同地方选择不同的题目和重点。”
  去深圳调研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去上海调研开放和体制创新;在浙江调研特色城镇、机器换人、五水共治;在甘肃、云南、贵州等地,调研题目主要围绕扶贫、生态、基本公共服务等,去了解地方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践中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以及听取一线同志的意见建议。
  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发改委同志深度参与整个规划编制
  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国务院相关部门都积极参与了纲要研究起草工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十三五”规划纲要虽然是国家规划,但在起草编制过程中,地方的同志也深度参与,规划编制工作很好地做到上下联动和协同作战。
  岳修虎介绍,在起草过程中,各个省(区、市)分管规划工作的发改委副主任和规划处处长,都曾深度参与过规划研究讨论。“他们比我们更熟悉地方的情况,本省的每个市他们都会跑到”。
  地方的优秀做法也会被吸收进草案。他举例说,“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专门表述了“特色城镇”的发展,而这个就是在调研浙江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此外,河南、山东等地都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云南、新疆、广西等地重视“开放大通道的建设”,在“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均有体现。纲要草案还专门为深圳增加了一句“加快深圳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以更好地发挥深圳在创新中的独特作用。
  岳修虎告诉北青报记者,在调研过程中和一线同志的“碰撞”,对国家政策的制定至关重要,“找问题找矛盾要去找他们,找措施找办法还要去找他们”。
来源:北京青年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