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主任:十三五要实现成品油价格完全市场化
日前,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接受《学习时报》采访时表示,“十三五”时期要实现成品油价格完全市场,要逐步放开天然气气源和销售价格,要推动逐步放开公益性以外的销售电价。
在2015年12月31日,国家发改委就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推进成品油价格进一步市场化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预计此次大范围征求意见后,价格机制完善的重点和方向将基本明确,新机制出台步伐将加快。
成品油价格调整在去年12月份经历了两次“暂缓”。2015年12月29日新华社报道称,成品油价格机制正在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预计新机制出台前,成品油价格将继续暂缓调整。事实上,2014年至2015年,有关部门五次干预成品油价格调整,原因或是消费税上调,或是雾霾严重以及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
据新京报报道,隆众石化网分析师薛群此前分析认为,当前的成品油价改阶段出现或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是产业链利润分布不均。目前,国际原油价格长期处于低位,从勘探、炼油、批发、零售四个板块来看,利润分配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从国内炼油行业整体来看,勘探板块、批发板块亏损严重,炼油、零售板块盈利。炼油产业链“旱涝不均”或将倒逼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提速。
实际上,除了定价机制,业内普遍认为,放开上游垄断才能真正推进价格的市场化。
卓创资讯分析师朱春凯认为,石油价格真正市场化需要放开上游资源垄断,让国资民资一起公平竞争才能实现。
隆众石化网分析师薛群明确指出,有关部门干预程度过高。长久以来,我国成品油处于垄断格局,成品油定价完全没有达到市场化。而2015年国内石油市场放开加速,或为后期成品油价格加速市场化做出良好铺垫。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则针对国内成品油市场格局表示,“现有上游资源被垄断的情况下,如果成品油价格完全放开的话,中石油、中石化会涨价。”
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发展历程:
1998年6月3日
原国家计委出台了《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规定国内原油、成品油价格按照新加坡市场油价相应确定,这标志着成品油定价市场化的开始。其中,原油基准价由国家计委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上月平均价格确定,每月一调,汽油和柴油则实行国家指导价,中国石油[-2.75%资金研报]、中国石化[-4.03%资金研报]集团在此基础上可上下浮动5%。
2000年开始
国内成品油价格开始与国际市场接轨,跟随国际油价变化调整。2001年11月,国内成品油价格接轨机制进一步完善,由单纯依照新加坡市场油价确定国内成品油价格改为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石油市场价格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当国际油价上下波动幅度在5%—8%的范围内时保持油价不变,超过这一范围时由国家发改委调整零售中准价。
2003—2008年
由于国际油价进入大幅波动且快速上涨的环境中,成品油价格由国家发改委宏观调控,通过让国家和企业消化高油价成本,将国际油价的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降到了最小。
2009年
国家发改委再度推出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方案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2013年3月
国家发改委公布完善后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一是将成品油调价周期由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二是取消挂靠国际市场油种平均价格波动4%的调价幅度限制;三是适当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