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疯狂接送”怪象须回归教育初衷

23.04.2015  12:19

    每逢上下学时间,北京学校周边交通基本就陷入瘫痪状态了。无论是在哪里,行车道上都停满了接送孩子的车,好一点的还留下一两条通道,让其他车辆通行;糟糕点的,则把所有道路都当成了停车场,肆意妄为、横冲直撞。比如北大附小前面,5条行车道完全被占据。公共汽车也无法进站,只能在大马路中间“卸人”,让本来就拥挤不堪的北京交通雪上加霜苦不堪言。(4月22日《中国青年报》)

    不只是在北京,接送孩子的大军在全国各城市普遍存在。家长们风雨无阻,场面蔚为壮观。接送孩子的大军,让校园周边交通堵塞是不争的事实。为维持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各地警方不得不在学生上学、放学高峰,临时增派警力,以疏解道路拥堵状况。

    目睹此景,驻布鲁塞尔教育参赞陶洪建十分感慨:“连家都不知道回、或者不会回家的人,长大了还能顶天立地?如此接送,瘫痪的可能不光是交通。

    的确,家长疯狂接送孩子,甚至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的一种常态,无疑折射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中的诸多问题。

    回到改革开放前,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道路交通状况普遍比较差。中学生甚至小学生步行上学算不上什么新鲜事。为什么如今城市的道路交通状况改善了,特别是在公共交通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家长们却对接送孩子乐此不疲?

    追根溯源,应试教育难辞其咎。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整个社会都围着升学率转。衡量学校好坏的“硬指标”就是考取多少清华、北大,考取多少本一、本二,其它的都是可有可无的虚幻指标。于是,就出现了以半军事化管理、绩效量化等现代公司的管理手段作为基本特点的衡水二中这样的教育怪胎。最近,该校的一组“监狱照”在网上再度引发热议。照片上的衡水二中,走廊与楼外的空间,被大面积的铁栏杆完全阻隔,栏杆上挂有大量的高考冲刺横幅,远处看来和监狱极为神似。

    家庭教育观念也很扭曲。家长乐于接送孩子,理由千千万万,除了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更主要的还是为了让孩子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这样娇生惯养的后果,使得很多学生的身心素质都很脆弱,令人担忧。学生们小小年纪,已经近视、肥胖缠身。自己不会走路,不会洗衣服,更不会做家务。不少学生在进入大学,甚至大学毕业进入社会之后,生活都不能自理。殊不知,让孩子自己上学,自己走回家,不仅培养了孩子的独立精神和自由人格,也是一种长期的体育锻炼,这何尝不是更可贵的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很多教育名言,比如“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还特别强调知行合一,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理所当然包括让学生自己学会走路。因此,改变当下中国家长疯狂接送孩子的怪象,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整个社会、学校、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让教育回归“培养大写的人”这一初衷。

编辑:张钊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