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桥铺路可从“好友”开始
在日前举行的全省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针对我省的一些政策和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发展优势,省委书记、省长陈豪指出主要原因还在于信息不对称。尽管身处信息时代,但欧美等地的企业家对云南仍然缺乏了解,我们的诸多优势和广阔市场并没有实现有效对接。
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有差异。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所以,要掌握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动权,首先就要主动了解潜在的合作对象,主动推销自己的产业,而不能坐等对方上门合作。对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企业家对云南仍然缺乏了解的现状,我们确实当告别历史遗留的被动开放传统,站在主动的位置,检讨自己在市场有效对接方面的不足。
需要思考的是,多年来,我省各级领导都比较重视对外宣传云南,招商引资工作一直抓得很紧。历届昆交会和南博会上,都不难看到各国友朋的身影,但为什么一些国家的企业家仍表示对云南缺乏了解呢?在我看来,主要是因为“政热经冷”所致。
说起云南地方政府与世界各国政府间的交往,感觉我们在外国的亲朋好友遍天下。比如,昆明在国外的友好城市,网上查得到的就有:日本藤泽、瑞士苏黎世、摩洛哥沙温、美国丹佛、澳大利亚瓦加瓦加、玻利维亚科恰班巴、泰国清迈、缅甸曼德勒等等,以及今年3月,才刚刚和昆明缔结为友好城市的法国“香水小镇”格拉斯。昆明的友好城市中不乏财大气粗者,但奇怪的是,鲜见这些友好城市来昆明投资个什么重大项目。而一些海外友好城市对到处旅游的云南人来说,仍然是陌生的存在,“友好”似乎更多体现在政府之间的友好往来,不关民众和企业多少事。
我想,友好城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反映出的恰是思想的封闭和信息资源的浪费。不能进行招商、旅游等方面互动的陌生友好城市,就像微博、微信里的“僵尸好友”一般,长期不交流只会令双方尴尬。但如果有一方积极主动开展对话,或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昆明的友好城市——法国格拉斯,这个不起眼的法国小镇拥有超过1万亩的花田面积,在1730年,法国第一家香精、香料生产公司诞生于此,目前世界顶级品牌香水的香精都出产于此。与之相对的是,昆明斗南花卉市场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但我省在香料生产方面还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与格拉斯结为友好城市,有望把昆明及云南丰富的花卉资源优势和法国的芳香产业品牌、技术优势进行互补和融合,促进双方共赢。
实现中外企业产业信息有效对接,“请进来”和“走出去”需并行。目前,省内大型国企“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但中小企业由于实力较差、信心不足,还需政府“扶上马、送一程”,将我省的诸多优势与国际市场实现信息有效对接是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应有之义。
(来源:云南省人民政府网)
转载地址: http://www.yn.gov.cn/yn_ynyw/201610/t20161026_27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