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劲鼓拂云岭 云南着力推动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盯紧督严,一抓到底。
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纪委决策部署,言出纪随、寸土不让,坚决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有力促进了全省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好转,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肯定、拥护和支持。
督责加压,严明纪律规矩
“作风建设应从落实主体责任抓起”,对此,我省态度坚决、要求明确、施措有力。
省委制定《省级领导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办法》,建立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以上率下,带头改进作风。同时,以落实主体责任、执行作风建设规定等为重点,强化约谈工作,今年以来,省委书记约谈中管和省管领导干部107人(次),各州市党政“一把手”开展提醒谈话、诫勉谈话3062人(次),有力带动了约谈工作常态化。
全省各级纪委突出党内监督专责机关的作用,以严肃问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以严明纪律保证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以严密措施推动“四风”方面突出问题解决。5年来,63名州市和省政府组成部门党政“一把手”向九届省纪委全会述责述廉,完成应述对象全覆盖任务。近13万名科级以上干部在各级纪委全会和年度责任制考核会上述责述廉。省纪委对978名省管干部开展任前廉洁谈话,对责任制考核不合格、基本合格的57家单位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
纠风治弊,强化“知止”氛围
“2014年,仅在元旦、春节、五一3个节日期间,大理州就派出39个明察暗访组对作风情况进行督查,发现违反工作纪律问题55个,公车管理方面问题79个,并逐一给予严肃处理。”
这是我省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的一个缩影。
5年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坚持“下发一个通知,开展一次检查,发出一批通报”,划出红线、严明纪律,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狠刹公款吃喝、公车私用、滥发钱物、借婚丧喜庆敛财等歪风。全省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2570起,处理3638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215人。省纪委点名道姓通报顶风违纪典型29批131起。
与此同时,切实维护民生民利,“五级联动”监督平台办结群众诉求140万余件,“四位一体”金色热线解决咨询投诉6288件。针对重点领域和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深化“六个严禁”专项整治,认真组织开展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清退会员卡、狠刹“会所中的歪风”、整治奢华浪费建设、清理办公用房、清理违规悬挂或套用军警号牌、规范机关事业单位津补贴、纠正和防止“不作为乱作为”、整治和清理“裸官”和清理整顿领导干部在社会组织、企业兼职问题等专项整治。截至目前,通过“六个严禁”专项整治,已查处问题1133个,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08人、组织处理836人。
建章立制,扎紧制度笼子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省以改革精神推动作风建设制度化,进一步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以前早上8点半前或11点后到机关单位找人办事楼在人空,现在随到随在;以往打牌赌酒现象突出,现在不见了……”《德宏州治理庸懒散慢六条规定及实施细则》出台后,当地干部作风发生了转变。据悉,作为当地治理庸懒散慢“最严禁令”,细则明确并重申严守工作制度,对禁赌、廉洁从政等均做出了严格规定。
除了各州市的“自主动作”,根据中央精神并结合以往工作实际,省级层面修订完善和制定出台了严禁收受红包、借机敛财、公车私用、公款旅游、公款吃喝等一系列制度规定,有效遏制了“四风”蔓延势头,为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力扎紧了制度笼子,为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进一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云报全媒体记者 杨富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