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调研】推进产业扶贫 筑牢脱贫之基 ——巍山县探索和创新“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产业扶贫之路
全面脱贫全面小康目标顺利实现,居云南省第十次党代会确立的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之首。要确保决战决胜、如期脱贫,必须对以往实践经验加强总结,瞄准存在的问题强化探索。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被省委、省政府列为2016年首批脱贫摘帽县以来,牢固树立“发展产业是脱贫之本”的理念,积极探索和创新“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帮扶方式,使贫困户收入大幅增加,企业得到长远发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取得了三方共赢的良好效益。
“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帮扶模式简介
巍山县在产业帮扶中,坚持因户施策、长短结合,按照长能致富、短能脱贫的原则进行帮扶,培养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从2015年底开始,巍山县庙街镇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率先探索创新并推行“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的产业帮扶模式。对家庭条件较弱,自身发展不了产业、脱不了贫的贫困户,通过党委、政府牵线,采取“组织当红娘,企业农户双向选择;组织强保障,创新机制企农共赢;政府建平台,防范风险长远发展;企业尽责任,农户受益素质提升”的产业帮扶思路,走出一条“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的创新帮扶新模式。
巍山县“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的帮扶模式,首先以大理时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试点。经政府与公司多次协商,双方同意以建档立卡贫困户5万元的产业信贷扶贫资金投资给公司,帮扶期限为5年。每年公司以建档立卡贫困户注资额的10%分红给贫困户。在此基础上,推行“两协议、一承诺”帮扶机制,各村党总支部成立的农业专业合作社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与时代农业公司签订帮扶协议,贫困户向党支部作出承诺。村党总支部采取党总支部和驻村工作队提议初步帮扶对象,召开村民会议评议,确定企业帮扶的贫困户。
“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帮扶模式具体做法
组织当红娘,企业农户双向选择。由镇村党组织牵线搭桥,按照贫困户自愿、党支部审核、企业承诺等程序,选择确定公司与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帮扶对子,既尊重企业的帮扶意愿,又满足贫困户的脱贫需要,探索一条企业帮扶贫困户脱贫的新路子,让党支部一头连贫困户,一头连龙头企业。
组织强保障,创新机制企农共赢。创新机制,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为原则,构建“两协议、一承诺”帮扶机制,充分保障贫困户切身利益。各村党总支部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企业签订帮扶协议,政府为贫困户申报每户5万元的产业信贷扶贫资金。每年贫困户按投入本金10%的比例分取红利,每户每年可获利5000元。另外,贫困户向党支部作出承诺,规范使用帮扶资金,在资金积累的基础上发展长期脱贫致富产业。公司获得贫困户投入资金,经营实力不断壮大,资本不断累积,生产面积不断扩大。
政府建平台,防范风险长远发展。一是县委、县政府筹集信贷扶贫风险补偿金,为贫困户的产业信贷扶贫资金提供保障;二是乡镇政府强化对企业的服务和监管,乡镇相关部门及时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增强主动服务企业意识,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三是以协议形式明确企业对贫困户帮扶期满后一次性归还投入本金,同时可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和意愿,优先满足贫困户继续投入资金,保障贫困户长期收益。
企业尽责任,农户实惠素质提升。帮扶企业依托自身发展优势,积极参与到脱贫摘帽工作中,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在与贫困户的帮扶合作中全部承担种植养殖管理和市场风险,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及时足额获得分红。同时,解决周边群众的就业问题,增加劳务报酬收入和土地流转租金收入。企业还定期不定期向贫困户进行技术讲解与指导,传授种植养殖技术,给贫困户发送技术和市场指导信息,使贫困户掌握发展产业脱贫的技能。
通过大理时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前期积极有效的探索,总结试点经验,“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的帮扶模式在巍山县得到推广。到2016年底,巍山县已有24家企业参与帮扶工作,共计帮扶3041户贫困户,在年内完成分红3041户1520.5万元。同时,全县24家企业帮扶71个村委会,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98.79万元。巍山县建宏经贸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是大理州规模最大的帮扶贫困户龙头企业,到2016年12月底,完成1052户2016年度分红款574万元(含村集体经济收入48万元)。
“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帮扶模式取得的成效
巍山县“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的企业帮扶模式,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资产性收入、资本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三块收益”,实现贫困户短期能脱贫,长期能致富。
土地流转——资产性收入“一块收益”。企业采取土地租赁形式,推动水果蔬菜种植、农产品加工、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发展。通过土地流转租赁,贫困户收益实现连续递增,赚到土地流转的“一块收益”。
投资分红——资本性收入“一块收益”。构建帮扶机制,落实帮扶措施,各村党总支部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与企业和贫困户分别签订帮扶协议,贫困户向党总支部作出承诺,构建“两协议、一承诺”帮扶机制。采取“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模式,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5万元的产业信贷扶贫资金投入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将资金投入企业作为投资。明确帮扶期限,农户按投资资本10%的比例从企业分取红利,每户每年获利5000元,5年后投入资金全部归还农户,农户不用承担任何风险,赚到投资分红的“一块收益”。
解决就业——工资性收入“一块收益”。企业运行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用工及人力资源,农户在家门口就可就业,赚到劳动报酬的“一块收益”。
“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帮扶模式的启示
政府引导是前提。县委、县政府在脱贫攻坚中起着主导作用,只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引导,加强宣传管理,做到项目到户精准、资金兑付精准,充分发挥产业扶贫成效,贫困群众才能最大程度受益。
创新方式是关键。广大贫困群众贫困程度深、底子薄,自身发展能力较弱,只有不断开阔创新,探索帮扶思路,长短结合,整合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带动作用,才能拉动最贫困的群众逐步走向致富正轨,同奔小康。
发动群众是根本。广大群众是脱贫攻坚的主体,只有充分发动群众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才能实现扶贫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彻底改善贫困现状。
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是保障。在促成企农帮扶合作的过程中,基层党政组织积极主动作为、尽心竭力服务,为企业和贫困群众排忧解难,赢得了群众的拥护、企业的支持,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不断增强。
(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调研组) (调研组成员:杨文江 杨锡伟 蒋敏 黄有喆 王晓卫 马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