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中国戏剧的活化石阳宗“关索戏”
(征集整理处 梁莹)随着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的提高,云南省档案局(馆)根据实际需要,结合档案工作特点,积极参与到保护与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中,针对音乐舞蹈、口头传说、还有各具风格特色的民族风俗等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征集整理。
2015年3月4日的我局征集处工作人员来到了云南省澂江县阳宗镇小屯村,这里热闹非凡,村民聚集起来准备着阳宗镇一年一度的“大香会”,“大香会”上演着一个古老的故事,它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三国蜀汉风云,操刀立马,笑傲江湖的时代,这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索戏。关索戏浅浅淡淡地把历史拉得很近很乡土,在祈神赐福、驱鬼逐疫的原始渴求里,展示着其原始面貌的美丽,所以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
小屯村的关索戏是以关羽的三儿子关索为主角而展开、正面歌颂三国时期蜀国英雄人物的“傩面戏”。 “傩”源于古时的巫术,据民俗记载,早在商周时期中原地区出现的带着面具驱鬼辟邪的原始祭祀活动,戴上面具人民就变成神,模仿神的动作,借助这种神秘力量来驱鬼逐疫。祈福求愿,已达到人们的美好愿望。
关索戏分为仪式性演出和戏剧性演出。仪式性演出从正月十四开始到正月十六日全部演出结束后的装戏箱、送药王,均有其固定的程序后要求。戏剧性演出,情节简单,语言通俗易懂,多为武戏,有唱有武打。
关索戏演员是世袭的,别人不可替代。就是说,父亲演关索,只能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如果没有儿子就传给较亲的侄儿,传男不传女。现在小屯村演关索戏的演员有8姓,共32人。
演出结束后我们有幸采访到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周如文,他已经唱了三十年的关索戏。他介绍,关索戏演出现场并没有用固定的戏台,演出形式,仍保留着较原始的风貌,演出时一般头戴面具,按照角色性格边唱边舞,戏班子一路走一路演。
周如文说他从小就喜爱关索戏,小屯村关索戏代代相传,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了,传承到他时已是第四辈了。关索戏之所以能够一直的延续下去,全凭村民们对关索戏的爱好和热情,就算是在最困难的时期,村民们也愿意自发去跳。周如文还说他愿意把自己的所学所用全部传授给后备,把小屯村的关索戏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