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环保产业需优化投资结构

18.03.2015  18:43
   在明确的产业政策信号驱动下,投资环保无疑也能挣钱。有测算认为,未来三年中国环保产业投资将超过10万亿元,将其比作一场投资盛宴并不为过。但同时也要看到,在过去三年环保投资中,每年新增1000亿元,其中近50%都由政府主导资金投入,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资本尚未充分入场。
   环保产业不是一项短平快的热钱生意,投入与回报周期都有独特的产业要求,只有构筑符合市场需求的投资结构才能兼顾环保产业的市场化与公益性。目前投资结构失衡成为阻碍环保产业发展与转型的硬伤,实现环保投资与回报的闭环过程亟须解决“谁来投资”和“往哪儿投”的投资主体及对象问题。
   不同于一般的市场化产业,环保产业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同时是一个跨领域、跨部门、跨地域的新兴产业,目前中国环保产业聚焦在大气、水和土壤三大治理领域。环保的公共属性使得政府在环保产业前期启动阶段承担了大部分成本,但是如何将投资持续力更强的社会资金引导进环保产业规划中,才是政府必须解决的职能转型问题。政府的直接投资虽然能够实现短期的治污效果,但是当财政承受力出现下滑时,报复性污染反弹将会加剧。环境污染的来源说到底是来自现代工业市场的过快发展,调动市场治污积极性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企业出于对自身成本业绩的考虑通常对环境保护难以主动承担责任,环境污染负效应的外部化带来的市场失灵让政府主导环保具备了必要性,但是政府主导的环保投入难以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和解决投资激励问题,同时迫于地方GDP增长压力,即出现了环保治理的政府失灵。面对政府与市场治污的双重失灵,专注于环保治理收益的企业开始出现,市场主导演化而来的环保企业则能够凭借产权界定明确和资源配置高效的优势克服政府失灵的顽疾。
   政府与市场相互借力振兴环保事业的合作模式已然是各国治污的首选,但模式的持续运营需要通过环保投资结构的再造来实现。具体从两个方面的优化入手,一是环保投资主体结构的再造,从建立多元化投资主体为突破口,要培育包括政府、私营企业和外资为主的多元的环保投资主体,在形式上可以采取合作PPP投资方式等,在方式上可以采取建设-运营-转让、建设-委托管理、转让运营、委托处理等方式。二是环保投资使用结构的优化。长期以来,政府主导下的环保投入侧重于对治污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对孵化环保创新性企业与污染治理管理能力则没有侧重扶持,对硬件建设的重视远远超过对环保软实力的重视程度。对培育环保产业市场活力的缺失导致整个产业的投资动力不足。所以在明确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同时,政府要发挥政策扶持优势,将政府财政对环保的投入重心调整到对市场竞争活力的充分调动。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当环保产业投资比例占到一个国家GDP的2%到3%才能达到投资的理想水平。但是光有量的积累是不够的,投资结构的优化才会让环保产业的投资效率与资金规模的增长成正比。环保产业是中国的新兴经济领域,不是简单的炒作概念,不能走过去以基础设施硬件投资拉动区域经济的老路,否则环保产业盛宴只会是昙花一现。作者:刘艳       来源:经济参考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