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杭州峰会开幕在即。作为峰会的议题之一,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备受瞩目。中国研究机构2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不断完善经济收入与社会发展的制度结构和空间结构,从制度设计和空间优化两个方面来减少不平等,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样板”。
由中国社科院主办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研究书系》首批成果发布会28日在北京举行。该系列报告围绕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消除极端贫困、战胜不平等和不公正等17项目标,客观评估中国已经取得的成绩和未来需要做出的努力,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政策参考。
报告提出,在发展理念上,中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从整体和全局进行制度设计和创新,在收入分配与再分配上进行积极政策干预和引导,提高不同人群之间在经济收入上的平等程度,大力推广和发展教育,确保人人都有公平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统计显示,2015年,中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88%,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04.0%;基本上消灭了青壮年文盲,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平的教育与发展机会,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报告显示,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上,中国重点探索建立经济社会协调运行的新机制,不断舒缓和解决不同社会人群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控制和消除各种不平等的现象,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在精准扶贫以及收入分配的顶层设计过程中,中国重视依靠科技创新及其推广应用来消灭贫困、减少不平等,这一模式可以给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
据报告引用对中国家庭进行追踪调查的微观家庭调查数据,2012年,中国收入最低到最高的五档家庭对应的家庭平均收入分别为3400元(人民币,下同)、15700元、30200元、49500元和110200元,2014年分别为4500元、19100元、35200元、56000元和117600元,增长率分别为32.8%、22%、16.4%、13.1%和6.6%。
报告还显示,“十三五”规划期间,中国将着力减少文化生态与卫生消费方面的不平等,通过公共资源均等化等具体的举措,缩小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等在内的公共服务水平的地区差异,努力向公共资源地区配置的均等化目标迈进。
来源:中国新闻网
附件:
社科院报告指中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样板” -
昆明00:05 30.08.2016 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