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广播电视台 陈春晓:把新闻写在大地上 写进人民的心坎里
我从事记者这个行业有七年多,这几年我一直忘不了一个小姑娘跟我说的话:姐姐,你会不会忘记我。
和这个小丫头的缘分要从2012年的冬天说起。当时,共青团贵州省委推出了冬衣暖寒冬活动,打算为大山深处的留守儿童募捐一万件冬衣,我就跟随其中一路调研组前往月亮山腹地的污讲小学。污讲小学有190多个孩子,其中168个都是留守儿童,而且不少孩子脚上穿着凉鞋。孩子们告诉我,他们一般只有两双鞋,一双布鞋,一双拖鞋。这里雨雾天气一来,多说一个月,少则三五天,孩子们的布鞋穿不了一天就湿透了,没有别的布鞋换洗,只能改穿凉拖鞋。与缺少物资、克服艰苦的学习条件相比,孩子们更需要的是关爱。这一点,我是在一个叫龙桥凤的小姑娘身上发现的。当我们离开的时候,凤儿和伙伴们一起把我们送出寨子很远很远。她不停地问我一个问题,并且还会变着法儿地问:姐姐你会不会忘记我,如果你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孩子会不会忘记我,你认识别的小朋友了会不会忘记我。姐姐,如果我长大了考上了贵阳的大学,我去找你,可是你变老了我又怎么认识你呢?那一刻我明白了,孩子们就怕被大人遗忘。
如果在“走转改”之前,提起贵州的留守儿童,我想到的也许就是一串串数字,比如贵州有130多万留守儿童,政府要节约财政开支百分之五用于教育等。但通过走基层,你摸过他们那冰凉的小脚丫,听了孩子们的心里话,留守儿童不再是数字,他们就是凤儿,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
现在这所学校的孩子随着贵州省的生态扶贫移民工程都来到了县城,与父母团聚了。在大山里除了这些孩子们让我牵挂之外,还有一群干部,令我敬佩不已,他们就是贵州省黔南州敦操乡的“背篼干部”,而认识那些干部,最初还是缘于背篼。
当时,在敦操乡有17个村民组不通公路,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有时候为一包盐、一把面条,老人们要走四、五个小时的山路到集镇去买。为了让百姓们少受累,干部就在每个星期三走访的时候帮着百姓们送生活用品,并且还形成了制度。每次送东西,一个干部背的东西都有将近五十斤重。由于路远难行,有些干部双肩都脱了皮。三天下来,我们才了解到,背东西只是他们的一项工作,而当时干部们最着急做的事情是劝村民种高粱,但敦操乡20岁以上的百姓,平均文化水平不超过小学三年级,他们根本就没有一点抗风险能力,用乡干部胡荣忠的话说,这里百姓们不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是风险最小化。此时我才明白,在东部地区的乡干部忙招商、建项目时,而敦操乡的干部不得不背起背篼,从捎带一袋盐、一瓶酱油、一把面条开始,逐步搭建起干部和百姓相互信任的桥梁。
三进三出敦操乡,一百多个小时的素材,敦操乡背篼干部的事迹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连续播出五集。我闭上眼,浮现在脑海中的,依然是背篼干部的笑脸、百姓的期待和那重重大山的影子。
作为一名记者,我们的位置应该是: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在路上心里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会有群众,在现场才有感动。在这条路上,我们既要做社会的瞭望者,也要做大地的丈量者。脚下沾有泥土,心里沉淀真情,走近你、读懂你、为了你、依靠你。请相信我们会一直在路上。
好记者
陈春晓
2007年进入贵阳电视台。2010年11月被单位派到中央台贵州记者站帮忙学习三年。三年里,贵州省88个县她走访了近60个,有33条走基层节目在中央台播出,其中贵州的《背篼干部》系列在中央台新闻联播连续播出五集。
纪君评:
大山深处、荒漠地区,道路艰辛挡不住他们前进的脚步;留守儿童、贫困村民,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用心灵倾听百姓心声、用双脚踏进田野调查、用镜头捕捉时代变迁,他们重任在肩。
编辑:廖拓溪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