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膜下滴灌技术示范推广,深入推进冬马铃薯增产模式攻关主要做法

22.07.2015  00:41

  陆良县冬马铃薯生产潜力大,特色明显。2009年以来,持续严重的干旱灾害,限制了冬马铃薯种植区域和种植面积的扩张,产业优势和潜力未能充分发挥。为破解干旱这一制约冬马铃薯生产的主要瓶颈问题,自2013年以来,积极开展冬马铃薯膜下滴灌抗旱栽培技术试验研究,并于2014、2015年集成应用“膜下滴灌+脱毒良种+测土配方施肥+高垄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模式,首次在全省率先扩大示范该技术13505亩,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强化农艺工程配套。一是针对不同区域田块走向、地势高低、水源等因素,通过实践摸索,提出统一采购、统一安装、统一行向、统一墒宽的要求,尽量做到方便施工、工程实用、管材节约。二是针对示范区创建目标,提出统一良种、统一节令、统一规格、统一施肥、统一覆膜、统一专人管水、统一病虫防治的要求,确保示范区马铃薯长势和生育进程一致,田间管理方便并降低管理成本,缓解劳力,提高技术示范的节本、增产、增收效果。

     二、强化技术集成 根据气候特点、目标产量和前作类型,重点抓好测土配方施肥、合理密植、科学布管、节水滴灌和综合病虫害防治等膜下滴灌配套综合栽培技术,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生产模式,确保了膜下滴灌技术的示范效果。

    三、强化试验示范。重点在冬马铃薯高产创建、增产模式攻关和高产攻关核心示范片,通过开展试验示范研究及筛选,做到“示范一点、成功一方、带动一片”。

     四、强化技术宣传培训及田间服务指导。大多农户对冬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认识度不够,为确保技术到位率和应用效果,科技人员按照技术方案,通过宣传发动、举办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现场指导等方式,把技术、农资、信息送到农户手中,做到户均有一位技术明白人。在冬马铃薯生长关键时节,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观摩,开展技术交流,总结先进组织方式和生产技术模式,营造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