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手段+因地制宜 昆明生态治水打开新思路
晋宁区上蒜柴河水库旁,有几块由大棚、沟渠和沉淀池组成的新型试验田。这个通过生态潭、仿肾型收集处理打造的种养“共生”的污水零排放示范工程,可以实现面源污染输出有效削减30%~50%的目标。近年来,昆明市在河道综合治理中,不断尝试科技治河治水措施,因地制宜“一河一策”推进治理,使治理和环保可持续发展有机融合。
构建农业零排放新模式
种养“共生”示范工程,是云南大学联合云南环境科学研究院等正在开展的大面积、连片农田面源污染综合控制研究及工程示范。该研究工程采用种养结合的新模式,不仅在河道治理上成效明显,种养结合增加的渔业收入等部分,综合收益也预计增加30%以上。
“滇池作为我国高原湖泊富营养化污染的代表,农村面源污染一直是困扰和影响水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控制因素。研究数据显示,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占滇池入湖污染总负荷的30%~35%。”长期从事滇池水环境研究的云南大学教授段昌群表示。
在昆明河道综合治理进程中,农业生产与水体保护就是一对矛盾。特别是在农业集中生产区,由于生产经营大量存在,季节性面源污染也是主要问题,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势在必行。
据悉,除了柴河流域的试验基地外,云南大学相关课题组还在滇池流域范围内观音山、柳坝等开展相关试验,研发“集水控蚀、节水减肥及蓄废削污”等面源污染削减和控制技术,构建滇池流域高集约化循环农业零排放新模式。
构建新型农业生产方式,推进科技治水成效,是我市正在开展的重点工作。上月底,市农业农村局专门赴高新区南冲河、晋宁区柴河等流域,调研河道周边农业种植现状,并计划制定2019年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案。而在本月初市领导巡查柴河流域综合整治情况通报会上,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科技局目前也正在和相关科研单位积极协调,通过推广新型种植、养殖技术,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2019年度昆明市计划实施滇池保护治理项目共156个,其中,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项目也是主要的7大类治理项目之一,针对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昆明市将强化科技支撑。
优化生产生活方式实现源头控污
科学治水,已经成为河道综合治理中的重要一环。去年初,昆明市下发的《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明确提出,将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等各种技术手段,实施污染源头控制和河道综合整治。今年,昆明市将在深化河长制工作方面,推动实现河长制工作内涵由单纯治河治水向整体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等“六个转变”。
在官渡区云溪社区,工作人员正在巡查五甲宝象河的河道水质情况,河道挂壁上,是去年修缮完成的雨污分流全新管道,通过完善雨污分流管道、提升改造排涝泵等项目,可削减辖区内河道雨季污染源。这只是宝象河“一河一策”源头控制的一个体现。宝象河河道综合治理正由单纯治河治水向整体优化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了削减主要居民区河道面源污染负荷,依托官渡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针对辖区内新建和改扩建项目,也要求其实施海绵城市基础工程,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官渡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采访中,记者在白云路偶遇了一段城市道路更新改造项目,全新铺设的人行道上,是可以实现自然渗透和雨水收集的新型地砖路面和涵水区。而邻近的街道上,正在开展下水管道清淤工作。
采用技术手段因地制宜开展的治理新思路,也将成为昆明未来河道综合治理成效巩固的有力保障。(昆明日报 记者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