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泉人和他们心中的甘泉地图
每天都有不同的人到三碗水接水 都市时报实习记者 杨旈/摄
因为泉水甘甜,包子喜欢来妙高寺泡茶 都市时报实习记者 唐芸/摄
妙高寺的背水人 都市时报实习记者 唐芸/摄
在昆明加快发展的同时,一些老的东西并没有随着城市化的步伐流失。在昆明周边,仍然有这么几股可以直接饮用的山泉水。每天上山打水的人络绎不绝,甚至有人为了打泉水专门开车穿越大半个昆明。泉水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着这些打水人呢?
青龙泉水
可以直接喝的清泉水
沿着西山区宝珠寺宝花路右侧的水泥小路往上走,三五成群的人骑着自行车上山下山。来往的人群中,不间断有人挑着水往下走,或背或提,有的干脆用电动车拉,一路上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孙先生夫妇俩提着大大小小的空瓶子沿着路边右侧的石阶路往上走,没走几步,就有一个刻有“老青龙”三个字的水泥蓄水池。蓄水池里的一根管子,淌着手指般粗细的泉水。孙先生家住在联想科技城,专门开车来打水,平时煮饭、泡茶都是用从这里打的水。孙先生说,这里的泉水泡茶特别好喝。说着,他从一个纸袋里拿出几棵芝麻枯,“你闻闻,这个特别香,用这里的泉水泡出来很好喝。”孙先生来这里接水已有2年多,“打水的地方不止这一处,只是这里比较近,我们懒得上去,上面打水的人更多。”孙先生说。
此时,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挑着10多个矿泉水瓶旁边走过。老人姓杨,已快70岁,家住在药厂,上山打水已有10多年,每次上山都会挑50公斤左右的水,喝一个星期。跟着老人走了四五分钟,到了他要打水的地方。这里的水比下面的水更大一些,有两个水管可以接水,蓄水池上刻着“长水高山”四个字。老人说,这里叫“大青龙”,再上去还有个“小青龙”,听以前的人说这里的水是“龙”吐出来的,所以就有了这个叫法。
老人放下担子,把捆在一起的矿泉水瓶解开,拿出一块纱布裹在水管口上用于过滤杂质。“今年雨水特别多,泉水也多,下面的两家农家乐就在这里装了暗管接水。干旱的季节,这里的水只有筷子那么细,来接水还要排队,有时候甚至等上两三个小时,即便是天气不好,也会来挑水。”老人边接水边说。而此事,接水的人越来越多,两名男子拿着小矿泉水瓶来接水。
坐在石凳上排队的李女士从菊花村过来,第二次来此接水。她说自己之前跟朋友去张家村水库游玩,朋友就带她来这里接水喝,这里的水又凉又甜,跟桶装水一样可以直接喝。那次以后,她都会来这里打水带回家去。
下午5点多,打完水的人开始回家,而这时,还不断有人骑车上山打水。
妙高寺山泉
茶友圈公认的泡茶好水
妙高寺隐藏于城西北玉案山脉的三华山深处,是昆明一座有名的古刹。
上午10点,孙先生准备去妙高寺打水。他身背绿色布包,包里装着几只塑料瓶,左手拿着装满枇杷籽的红色手提袋。从公路左边一条不起眼的小道儿转上去,便是上山的小路。孙先生一边走一边将袋中的琵琶籽撒在路边的树丛里,他说等以后长出来,爬山的人就可以摘来吃。小路依着山,穿过一片松树林,迎面走来几个背水人,“背好水回去啦?”老孙问。对面的人“嗯”了一声说:“走了,下去了。”这是老孙上山经常会遇到的几个熟人。
一个半小时后,小路变为青石板路,道路两旁树木葱郁。顺着青石板路走10多分钟,便看到一座淡黄色的寺门。孙先生恭敬地对寺门鞠了一躬,方才进门。进门左转,牌匾上“妙高寺”几个大字映入眼帘。牌匾下,红色大门上的漆已脱落。右转进入寺院,四面的佛殿都已老旧,但却十分干净整洁。右边白色屋顶的佛殿前面,晾晒着切好的萝卜,一只小狗舒服地在佛殿门前晒着太阳。在寺里,老孙花8元钱买了斋饭。饭后,他从包里拿出准备好的几个塑料瓶,走出了寺门。
出寺门左转走一两分钟,便看见一个用木板和石头堆砌的“小木屋”,木屋顶上已放着一堆空塑料瓶,这里便是打水的地方。小木屋里有一根白色的水管,水管里流淌着筷子般粗的泉水,孙先生拿着瓶子排起队。他说,这里的水十分甘甜,所以只要有时间他都来妙高寺拜菩萨,顺便打水。打完水后,孙先生沿着打水的小路一直向前走。前面是一段通往富民的石板小道,这是他最喜欢的下山路。
徐大爷今年69岁,头戴草帽,腰板倍儿直,一笑就露出两排整齐的白牙。徐大爷家住虹山,每次来打水,他都要转两趟公交车才能到达山下。徐大爷来打水已有两三年的时间,每个星期他都要来妙高寺打两次水,每次背25公斤的泉水下山。喝茶、做饭的水都是用这里的山泉。徐大爷十分喜欢爬山背水,每次山上还要拿一把小锄头,一来可以当登山杖,二来山上有草药还可以挖一挖。爬山打水,是徐大爷最喜欢的锻炼方式。
烧水小壶、茶包、茶碗、茶壶……泡茶用具一应俱全,包子和好友冰湖在妙高寺里的小木桌旁悠闲地喝着茶。包子以前常和朋友游山玩水,后来因为上了年纪,索性加入了茶友圈,约人泡茶。妙高寺的泉水,是茶友圈公认的泡茶好水。包子喜欢来妙高寺泡茶,不仅是喜爱茶水,还醉心于妙高寺宁静的氛围。享受古寺的宁静,是包子最喜欢的事。
三碗水
承载着昆明记忆的泉水
在昆明周边,有一条在坊间比较出名的山泉水——三碗水。前往泉水的公路旁,开了不少农家乐供人们享受生活,而打水的人,一直都在。
虽有上山的路可以开车,但大部分车主会把车停在山脚,选择徒步上山打水,一来可以锻炼身体,二来可以呼吸新鲜空气。顺着路走,下山的人络绎不绝,有拉着打满水的小车的,有结伴爬山锻炼身体的。
顺着路走了20分钟左右,一座寺庙出现在眼前,这里便是三碗水。接水处的左边,有一个用石头砌成三个碗状、用来蓄水的小池子。当问起为什么要这样砌时,打水的张文秀阿姨说:“以前是为了马帮来这里喝水、吃饭和休息,后来为了方便,就用石头砌成了三个碗状。接近泉水口的那碗和中间那碗都是给人喝的,最左边那碗是给牲畜喝的。”
“这里是老三碗,水小,现在很多人打水都在里面打。里面有个新三碗,新三碗的水比老三碗的要大一点,也要好喝一点,顺着路进去一段就是啦。”说完,张阿姨拉着水回家了。顺着张阿姨说的路进去,里面有许多“迷你”庙堂,好几座庙堂旁都竖着碑文,上面是自愿出钱修建庙堂人的信息。
顺着三碗水拾级而上,灵感寺三个字映入眼帘。守寺的人说,灵感寺已有三四百年,因为是个小庙,上香的人不是很多,大多都是附近的人和来打水的人。寺庙旁边还有一条上山的路,周末来这里爬山和骑车的人很多。
三碗水,看着一代人的老去,迎接新一代人的到来。
都市时报实习记者 唐芸 郎梦岚 杨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