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闯出增收致富路

10.08.2015  12:35

扶贫开发,闯出增收致富路

 

云南4年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83.18亿元,让44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但目前仍有93个尚未脱贫的片区县及重点县,居全国第一位,农村贫困人口574万人,居全国第二位。

为了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省干部群众正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地找特色、抓产业、搭平台、促增收,在云岭山水间奏响与贫困决战的最强音。

综合扶持    实施六大工程

南美拉祜族乡是临沧市临翔区唯一的拉祜族民族乡,拉祜族群众占七成多,九成以上人口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300元。在扶贫开发中,南美乡把“扶贫开发”“美丽乡村”和“旅游小镇”建设结合起来,“三合一”摘穷帽,完成项目投资3.8亿元。2014年,南美乡农民人均纯收入5084元,成为祖国西南边疆的一颗美丽珍珠。

经济发展是减贫最根本性的手段,但还不足以完全消除贫困,需要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扶持。

我省贫困地区为“整体性、民族性和素质性”的贫困交织,是集“边疆、山区、民族、宗教、贫困”为一体的扶贫开发地区。区域扶贫开发工作首先聚焦连片特困地区,瞄准这些地区发展面临的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不足、基本公共服务不完善、金融“贫血”、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等“短板”问题,将更多资金、项目、力量和金融、文化、教育、科技资源倾斜配置到这些贫困地区,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大建设、特色产业大发展、基本素质大提升、社会服务大改善、生态文明大创建、村庄建设大变化六大工程,优先扶持贫困的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创造有利于“造血式”扶贫的大环境,项目资金优先保障水、电、路、能源、住房、素质提高、产业发展7个扶持到村到户项目的需要。

为了实现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以片区规划为统领,科学谋划,组织编制完成“十二五”时期4个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省级实施规划和91个县级实施规划,全面启动乌蒙山片区、石漠化片区、滇西边境片区和迪庆藏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建立了省级领导挂片联县制度;聚焦深度贫困群体和人口较少民族综合扶持;以实施规划为平台,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工作倒逼制,列出任务单,排出时间表,明确部门责任,逐年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督查考核片区实施和行业扶贫10项重点工程任务。截至2014年,累计投入各类规划项目资金7408.62亿元,规划执行率达68%,居全国前列。

精准发力  打造5大品牌

曾经饮水不便、出行困难、住房破旧、收入微薄、脱贫无望的永善县务基镇白胜村,依托扶贫资金项目有针对性地发展脐橙产业。几年时间,种植脐橙总面积达3000余亩,年均总产值达2000余万元,脐橙产业成为白胜村民的“摇钱树”,产业强村、旅游活村、科技兴村、环境美村的现代观光农业雏形已基本形成。

扶贫攻坚,底数清、问题清、任务清、对策清、责任清是基础。

云南建立扶贫大数据,夯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础。

全面开展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完成贫困户、贫困村、贫困乡和贫困县的数据采集和录入工作,识别出476个贫困乡、4277个贫困村,建档立卡195万户、700万人,排查出贫困群众对易地扶贫搬迁和扶贫安居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启动建设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建立贫困户、贫困村电子信息档案,详细记载了每家每户的人口结构、文化程度、致贫原因等具体情况,与全国联网运行,覆盖全省,实现精准扶贫数据共享,为聚焦发力、精准脱贫提供数据支撑。强化建档立卡成果应用,对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运用扶贫大数据,在摸清底数、区分类型、找准问题的基础上,分类施策、因户施策,“量身定做”个性化扶持措施,做到扶贫对象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精准发力,不仅要弄清“扶什么”,而且要明确“怎么扶”,内容精准,方式更要精准。

如果说,片区扶贫是大水“漫灌”,精准扶贫是“滴灌”,那么在扶贫攻坚新时期,在大水“漫灌”的基础上,更加需要好钢用在刀刃上的精确“滴灌”。

云南紧紧瞄准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全力打造出响亮的扶贫开发“五大品牌”:整乡推进、“雨露计划”、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安居工程,找准“”根、寻找“”源,对症开药、精准施策,用产业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金融资源、干部结对帮扶、考核验收等“八个进村到户”精准发力。

整乡(村)推进筑平台,加大投入,每个乡镇补助2000万元,整合其他渠道资金,开展整乡推进与基层党建“双推进”,集中力量解决项目乡镇的贫困问题。2011年至2014年,整合投入各类资金267.11亿元,启动实施166个整乡推进项目,完成2800个行政村、9350个自然村整村推进。涌现了以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为代表的一批成功典型。

雨露计划“拔穷根”,围绕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两个方面,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有1人接受免费职业教育或技能培训,组织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72万人,投入雨露计划专项资金9366万元,加强素质教育,突出技能培训,扩大培训规模,增强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能力,切断贫困代际传递。

产业扶贫“换穷业”,围绕高原特色农业,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安排11.74亿元财政专项产业扶贫资金,让每个建档立卡贫困乡有支柱产业、村有特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强化县域主导产业向贫困乡、村、户的延伸覆盖,积极引进和扶持一批扶贫龙头企业,培育一批村集体经济,培养一批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一批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基地,提高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把企业、合作组织、技术部门、原料基地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一起,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程度、组织程度和受益程度。改进扶持方式,探索建立产业发展基金,稳步推进贫困村互助资金发展。探索了豆沙镇、永宁乡、紫溪彝村、诸葛营村、马鞍底乡等一批旅游扶贫新经验。

金融扶贫“增投入”,截至2014年,安排财政专项贴息资金10.2亿元,推动232亿元贴息贷款投放贫困地区。投入1.89亿元开展互助资金试点。加大金融扶贫改革创新力度,完善金融扶贫措施,开展扶贫到户小额贷款风险补偿金试点,安排试点项目专项扶贫资金1亿元。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在发展、住房改造、疾病救治等方面提供支持,提高建档立卡扶贫对象的获贷率、受益率,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以内的低利率扶贫到户贴息贷款,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到户贷款申贷满足率达到70%以上。

安居工程“治穷窝”,整合资金,大幅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安居房建设补助标准,着力解决好贫困群众基本住房困难问题,全面完成105万户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搬迁85万人,全面提高贫困农户生活质量和水平。全面启动实施182座“溜索改桥”项目。协调争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6250万元,加快贫困革命老区建设发展步伐。

挖掘潜力  激发群众活力

岩头村是西畴县西洒镇龙泉村委会的一个小山村,因坐落在悬岩之上而得名。从2003年起,14位村民挥动铁锹、举起铁锤,苦干整整11年修通了简易进村路。西畴县从2007年起到现在,已修建1420公里农村等外硬化路,让18万多群众从中直接受益。在修路的3.771亿元总投资中,政府补助仅有6745万元,群众自筹、投工投劳折价达到3亿多元。目前,西畴县村委会通路率达100%,村民小组通公路率达96.3%,农村等外公路路面硬化率达65%。

扶贫开发的实质是扶持贫困人口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最终达到形成自我发展能力的目标。在这一渐进过程中,项目建设虽然是关键,但群众的主体作用更具有不可替代性。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这是西畴县干部群众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发扬的实干精神。在这一精神指引下,广大贫困群众拿出自家的钱,没钱的出劳力,男女老少齐上阵修道路、盖房、建水利等等,在外界帮扶下,依靠自身的努力去改善发展条件,创造更好的生活。

广大贫困群众是扶贫开发的主体,全省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在新时期扶贫开发中,树立起战胜贫穷,改变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坚定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贫穷,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的信念,凝聚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强大正能量。干部群众扶贫开发的责任意识和主动意识不断增强,实现以群众为主体实施扶贫开发项目,依靠群众力量办成群众受益的事。

减贫时间表决战的疾鼓已擂响:

2015年至2018年每年减贫100万人,2019年减贫94万人,2020年减贫80万人;着力推动88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片区重点县2020年脱贫摘帽;努力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4年基础上翻一番,保持年均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

我们坚信,全省减贫脱帽定能如期实现。让小康阳光照亮贫困群众每一张面庞。

出处: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