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看云南】宾川扶贫也扶智 龙头企业带来先进葡萄种植技术

04.03.2017  17:37

萂村的葡萄示范基地,节省土地还能套种葱蒜等作物。记者江枫/摄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江枫 怎么有效破解群众脱贫增收难题?宾川县大营镇萂村,通过推进“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扶贫扶智,积极探索建设葡萄产业扶贫示范基地,这种共建共享、多方共赢的扶贫模式,覆盖了全村141户贫困户,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宾川属于典型河谷气候,利于种植鲜食葡萄。萂村党支部结合实际,牵头成立了宾川县天子农业专业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200亩,并抓住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滇西扶贫示范基地建设的机遇,引进宾川县华侨庄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科技、管理及市场销售服务,协调贷款1500万元,建设了200亩根域限制栽培“阳光玫瑰”葡萄示范基地,同时套种姜蒜等各种特色蔬菜,保障141户贫困户实现增收并脱贫退出。

    据介绍,基地每年预计产生500万元纯利润,其中100万元作为基地还贷资金,剩余的400万元,60%用于贫困户分红,20%作为合作社管理运营费用,1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8%作为基地运营机动资金,2%作为华侨庄园技术支持服务费用。

华侨庄园的葡萄博物馆,可以进行各种葡萄科技的探索。记者江枫/摄

    土地流转、基地务工、利润分红的模式,调动起了贫困户的积极性,有效改变了他们“懒散混、等靠要”的状况。一位在华侨庄园工作的农户说:“我们一家三口人,以前靠种植玉米、烤烟、水稻为生,一年才收入万把块,勉强能维持生活。两年前我和妻子到华侨庄园工作,管吃管住,每天工资不低于100元,老家的土地租给别人种植,一年下来有7万元左右的收入,生活变化很大。

    华侨庄园在当地扶贫扶智方面贡献较大。庄园董事长孙永斌毕业于云南大学,数年前与朋友到宾川建立庄园,他们在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王世平等11位岗位科学家指导下,运用先进的葡萄根域限制栽培技术和科学管理模式,在萂村建设了“阳光玫瑰”葡萄示范基地,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核心开展产业扶贫。

    通过打造科技示范园,引进国内外先进种植技术、灌溉技术、设施设备和全国顶尖的专家团队,华侨庄园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服务宾川农业产业发展,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水平。庄园提供的无土栽培、葡萄根域限制栽培、朝夕式育苗等葡萄种植管护技术,更省地、节水节能和高产。2014年至今,庄园已免费开展教育培训100余场,培训人数接近1.5万人,为贫困农户学习技术提供了机会和平台。2016年,华侨庄园接收了50名贫困群众到庄园工作,包吃包住,每天工资不低于100元,帮助贫困农户提升葡萄种植技能,解决他们的增收和脱贫问题。

    在产业扶持资金整合方面,华侨庄园与宾川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合作,把农户的5万元产业发展资金与庄园的资金需求结合起来,通过给予建档立卡贫困户定期分红和参与经营的模式,解决了边远山区贫困户难以发展产业和庄园发展缺乏资金两个难题。

    华侨庄园还依托棚户区改造项目,采用3D数控打印集成房屋技术,将华侨农场棚户区建设成了商住一体的美丽新侨乡。而他们依托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宿文化等侨乡特色文化打造的侨乡风情旅游小镇,则融合了一二三产业,利于带领侨民侨眷脱贫致富。

编辑:廖拓溪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