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云岭跨越发展新引擎

18.09.2017  19:59

2017年9月7日,国务院批复设立云南滇中新区整整两周年。

越来越密集的航班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一架架腾空而起,蓝天白云下,滇中新区各项目建设工地热火朝天,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联结这片482平方公里热土并向昆明主城与整个滇中城市圈延展的骨架公路建设全面铺开,正在成型成网成体系;集合航空、高铁、地铁、公路等立体交通优势的长水综合交通枢纽正加紧规划建设……

重圆云南人汽车梦的新能源汽车基地落户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携虚拟现实产业等高新前沿技术而来的中关村在新区布局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普洛斯、新加坡丰树物流等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青睐新区……

仅用239天,昆明综合保税区就在杂草丛生、沟壑交错的荒地上高质量建成并顺利通过国家十部委联合验收;临空产业园仅用60天就完成土地征收,是昆明市一次性整村搬迁征地最多、速度最快的项目,创造了新的“昆明速度”“新区速度”;安宁工业园区成为全省首家产能过千亿元的工业园区……

中铁电建大型盾构机、聚光科技环保监测设备等一批填补云南空白、代表云南产业优势和发展新动能的产业、项目相继投产……

近日,国家发改委对全国18个国家级新区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统计排名(雄安新区未列入本次统计)显示,滇中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排名第5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排名第5位。

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开拓创新精神,滇中新区正奋力承担起云南跨越发展新引擎的重任。

变不可能为可能变可能为现实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滇中新区开发建设,高位统筹建立“省级决策领导、新区独立建制、市区融合发展”的管理体制,确立将新区打造成“改革创新试验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开发开放先行区、山水林城和谐、生态宜居宜业的国际性现代化新城区”的战略定位,要求新区通过与昆明市紧密联系、融合发展,共同形成引领、推动滇中突破崛起、云南跨越发展的“核心引擎”。

重要的核心引擎,意味着更快的发展速度、更好的发展质量、更优的发展环境。

为此,滇中新区自加压力提出发展愿景: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国家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门户地位基本确立,功能现代、经济发达、宜居宜业的国际化高新产业新城初步建成。到203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

这样的发展目标,在很多人眼中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国家级新区已增至19个,滇中新区发展面临“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又添新兵”的态势,到了“等不得,坐不住,慢不起”的关键时期,必须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勇气,更需要科学谋划、苦干实干、超常规发展。

为了“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把可能变为现实”,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要求全区拧成一股绳,每个部门都是促进局,人人都是战斗员。新区各级各部门全部签领军令状,细化目标任务和完成时限,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倒逼进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2016年末,滇中新区向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交出了第一份成绩单:2016年,滇中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1亿元,同比增长8.8%;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17亿元,增长32.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8亿元,增长77.2%(扣除特许经营权一次性出让收入28亿元,完成48.8亿元,增长12.6%);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内资743.8亿元,增长74%;实际利用外资1.78亿美元,增长256%,圆满完成了“一年打基础”的各项目标任务。

今年上半年,滇中新区保持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50.07亿元,同比增长10.6%。

规划引领明坐标基础先行强支撑

新区开发建设伊始,百业待兴、百事待举。如同绘制一幅壮美画卷,匠心独运谋篇布局至关重要。为此,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提出,把滇中新区的发展放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的大格局中来思考谋划,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好新区各类规划。

在规划编制上,滇中新区坚持用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来体现滇中特色,邀请新加坡雅思柏设计事务所等国内外著名设计单位参与新区规划编制工作,确定了新区“两片区,十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目前,已完成《新区总体规划(2015—2030年)》修编,上报省政府审批。初步实现近期重点建设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同时,推动多规同向、多规同步,初步构建起具有“全域覆盖、多规合一;山水统筹、产城融合;低碳智慧、绿色发展”鲜明特点的规划体系。

规划引领,明确发展新坐标;基础先行,强化发展新支撑。”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提出,把基础设施建设摆在新区开发建设的首要位置,制定三年路网建设规划,全面加快以道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畅通新区各片区与昆明主城区之间多方式、多方向、多路径的联系通道。

两年来,滇中新区完成投资380亿元,启动176个总里程835公里的道路项目建设。随着新320国道(空港段)、长嵩大道、小龙高速公路相继建成,截至目前,新区共有46条、总里程246公里的道路建成通车。预计到今年底,新区建成道路将达到52条,累计通车里程将达到315公里。

与此同时,新区市政骨干道路与地下综合管廊、园区道路与片区开发同步建设,启动临空产业园等3个园区开发建设,初步拉开新区城市建设发展框架。

着力培育新产业聚集发展新动能

围绕《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发展任务和领域,结合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滇中新区重点聚焦现代服务、石油炼化、汽车及现代装备制造、临空产业、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七大产业,构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我省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围绕滇中新区产业发展规划,全区掀起了同步建设临空产业园、航空物流园、汽车工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国际科技创新园、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等一系列工业园区的高潮。

构筑产业体系,形成投资洼地,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滇中新区以服务新区经济发展、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为主线,不断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全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综合试点工作,巩固提升以相对集中审批权和审管分离为核心的审批体制改革,以新区行政审批局为载体,有效承接70项省、昆明市级审批职权。同时,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全流程跟踪服务。两年来,新区完成审批3799件次,其中投资项目1718件次,项目总投资1446.5亿元,审批时限提速50%以上。

良好的区位优势、投资环境和政务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驻足新区。而新区也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新区开发建设的生命线,按照“引新、引高、引强”要求,围绕新区产业发展重点,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加速产业集聚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新活力。两年来,新区完成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内资138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4亿美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41个、正式投资协议198个,引进世界500强企业8家。

市区融合优势互补凝聚发展新合力

滇中新区两年来的建设成就令人瞩目。新区人说,市区融合发展发挥了催化剂的作用。

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提出,昆明市与滇中新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协力推动发展共谋、规划共绘、基础共联、产业共兴、市场共筑,通过实现规划一张图、基础一张网、产业一条龙、市场一体化,最大限度地释放发展力、解放生产力、激发创造力。

按照“市区融合发展”要求,昆明市与滇中新区成立市区融合发展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例会机制。为让新区轻装上阵,昆明市承接新区范围内的908项社会管理职责,昆明市国土、环保等7家单位加挂滇中新区相应牌子,不断强化新区与昆明市在交通规划、融资支持、项目用地、土地收储等方面融合。共同建立新区产业与昆明市和滇中城市群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作配套机制,形成差别竞争、错位发展、互促并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并与滇中城市群各州市协同构建区域生态同保共育机制、环境监测预警机制、污染联防联治机制,共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